“啊?有哦,全新的,要不然我让人带买一套衣服。”
江祖坪先是一愣,紧接著眼晴一亮,见叶柯投来疑惑的目光,赶忙解释道:“我们弯弯这边,
熟悉店家会有上门服务,不过要加钱,我刚好经常在一家店买过衣服,那边也有男装,你看?”
“我不看,你让他们隨便送一套过来吧。”叶柯摆了摆手,他本就对穿著不甚在意。
对於江祖坪会为他挑选出什么样的衣服,想来眼光应该也不至於那么差吧,
隨后,叶柯顺著江祖坪所指的方向走进卫生间。
一踏入其中,便能看出这里的用品显然是特意为客人准备的,整齐摆放的洗漱套装、崭新的拖鞋,无一不彰显著江祖坪的贴心。
毕竟客厅外的卫生间是公用的,而江祖坪刚刚选择在臥室里的卫生间洗漱。
叶柯对此倒也不介意,大不了洗完澡裹上浴巾就是了。
“那我就让人送来啦。”
江祖坪站在客厅,朝著卫生间的方向喊了一声,隨后便拨通电话,仔细地向商家描述著大致的尺码和款式。
十多分钟的光景,淋浴的水声渐渐停歇裹著白色浴巾的叶柯从卫生间走了出来,水珠顺著他稜角分明的下頜滴落,在结实的胸膛上豌出晶莹的痕跡。
他抬眼望去,只见客厅沙发上整齐地摆放著一套叠好的衣物,甚至连裤都细心地准备了一盒,显然是江祖坪特意叮瞩过的。
而此时的江祖坪,目光与叶柯不经意间相撞,像是被烫到一般迅速移开。
她脸颊緋红,双手不自觉地绞著衣角,局促不安地说道:“我也不知道你尺寸,就大概买了一下。
你试试看,不行就先凑合一下。”
虽说这是在自己家中,可面对如此隨意又充满魅力的叶柯。
江祖坪反倒像是个害羞的客人,连说话都变得磕磕巴巴。
叶柯嘴角勾起一抹坏笑,目光灼灼地看著她,语气带著几分暖意:“你挑的,就是我的尺寸。”
这话一出,江祖坪的脸瞬间红透,如同熟透的苹果,结结巴巴地想要反驳:“要不然你还是试一下吧“嗯,我试试看。”
叶柯似笑非笑地应了一声,突然伸出手,一把拉住江祖坪纤细的手腕。
江祖坪惊呼一声,还未等她反应过来,便被叶柯拽著往臥室走去。
明明心里清楚叶柯的“小心思”,可江祖坪的双脚,却像是不受控制一般,乖乖地跟在叶柯身后。
心跳如擂鼓,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一场旖旋的氛围,在空气中悄然瀰漫开来寒风裹挟著细碎冰晶掠过北电的红砖灰瓦,將校园悄然笼罩在一片银装素裹之中。
转眼,新一年的脚步又悄然而至。
看著玻璃上凝结的霜,叶柯停下手中的笔,思绪不禁飘远。
从大一到如今大二,他真正在校园里度过的时光,竟显得如此短暂。
下半年开学时,他不过在北电这里待一个月,然后就继续《入师》拍摄。
而后就是从弯弯返回,再到现在临近春节,算起来前后也只待了两个月时间。
倒是一旁的朱亚文倚在窗边,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著玻璃上的冰棱,忍不住泛起文艺青年特有的惆悵:“呀,又下雪了,可惜今晚没有羊肉火锅吃了。”
似乎声音里带著几分遗憾,就连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薄雾。
曹真闻言,眉梢挑起,挤眉弄眼地凑过去调侃道:“你很馋么?”
语气里满是戏謔。
“屁话,你不馋么?”
朱亚文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又將目光转向叶柯,眼神里多了几分期待,“晚上整点?你可別说又没有空。”
在他印象里,即便回到北电,叶柯也总是行色匆匆,像一阵抓不住的风,常常神龙见首不见尾。
正在低头奋笔疾书的叶柯顿了顿,皱眉微皱不解:“说什么,再说一遍,我刚刚没听到。”
事实上,自弯弯归来后,叶柯便一头扎进了新剧本的创作中。
这次,叶柯准备的新电影剧本,打算从低成本起步,作为自己新晋导演的第一步。
至於奖项与票房,那只能说是听天由命了。
“啊?我说晚上要不要一起,我们哥几个整个羊肉火锅。”
朱亚文凑近了些,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叶柯手中写满字跡的本子。
確认对方並非开玩笑后,立刻来了精神,朱亚纹鸡贼地压低声音,像发现宝藏般凑到叶柯耳边:“叶哥!又在写新剧本么,这次带我飞?我还想演个死尸!”
他的声音里带著抑制不住的兴奋,尾音都跟著上扬。
罗晋和曹真听到这话,也立刻围拢过来,眼睛亮晶晶地盯著叶柯,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他们心里都清楚,跟著叶柯拍戏,或许就能打开通往更大舞台的门。
毕竟如今在北电02届,叶柯早已声名远扬,
而且好像在外面,只要提起跟叶柯同寢室,那些剧组总会给到不少关照。
而叶柯也知道这件事,也不拒绝。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正常的人情往来,大家相互帮衬,又不是做什么坏事。
“羊肉火锅,好啊,去唄。”
看著三人期待的眼神,叶柯唇角勾起一抹温暖的笑意,“八字没一撇,再说再说。”
他心里其实也没底,这部才刚开了个头的剧本,究竟能写成什么样?
而且这次作为导演,他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只专注於演戏,当个“甩手掌柜”。
“嘿嘿。”
“嘿嘿。”
“嘿嘿!”
三人相视一笑,如同痴汉一般,但又默契的心照不宣。
他们太了解叶柯了,只要没被直接拒绝,就意味著还有希望。
想起上次在《入师》剧组的经歷,朱亚文三人至今仍记忆犹新。
在那里,他们亲眼目睹了不同剧组的天壤之別,更深刻见识到叶柯惊人的演技。
那种差距,早已不是当初刚开学时以为的“差一点”,而是如同云泥分隔,遥不可及。
记得刚入学时,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还能互相打趣、较量。
可如今,看著叶柯在柏林电影节捧回影帝奖盃,在剧组里游刃有余地塑造每一个角色。
他们才真正明白,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竟能在短短时间內变得如此巨大。
这份差距,不仅源於天赋,更来自叶柯日復一日的努力。
也正因如此,如今同届的同学见到叶柯,眼神里除了羡慕,更多的是由衷的敬佩。
每次相遇,大家都会热情地打招呼,话语间满是对他羡慕或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