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的矿洞里,我们寻找光明,无畏且坚决。”
歌曲很短,短到云悠顺手就能把它给背下来。
它的曲调也很简单,通篇都充满了向上的朝气,虽然也有些许悲伤,但却挡不住歌声的激昂。
云悠听过这首曲子。
或者说,凡是出生在底层平民家庭的孩子,都多多少少听过这个曲调。
它叫做【开拓之歌】,是一首在21世纪50年代谱写成的民歌。
那个时候,巢都刚刚开始大规模的扩建,不仅上城需要重新建设,就连底城区,也被纳入了重修的计划。
而建设,则需要大量金属和特种矿石作为支撑。
於是,在50到60年代,巢都底城掀起了一次“下矿热潮”,无数私人和官方承包的矿洞在同一时间开业,矿工的需求也大量增加。
可以说,在那个时代,只要有著一副勉强健康的身体,只要能挥得动镐子,那便有机会成为一名矿工。
虽然在上城人眼里,矿工这个灰头土脸的职业实在说不上体面,收入也低到发指,但在吃不饱穿不暖的下城人看来,这確实是个宝贵的机会。
更何况,那时的矿老板还会不断宣传矿工的收入,把这份又苦又累的工作吹到天乱坠,说什么一天只用干14个小时,一个月能休息半天,一人干活就能养活全家..:
於是,大量底城百姓涌入矿坑,踏上了这条艰难的道路。
云悠的老爹云江,就曾做过一段时间的矿工。
但很显然,这份工作,並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优渥。
工作环境艰难不说,各种工业疾病、极致的劳累、差到连狗都不吃的伙食...一切都是那么的糟糕。
唯一值得拿出来说的是,矿工们能拿到的钱,確实比其他工作要多上一些。
但工资再高,也得能顺利拿到手上,那才算得上是收入。
巢都里的矿老板家大业大,在遇到漂亮妞和奢侈品时都能一掷千金,阔到不行...可唯独在发工资的时候,就成了比旷工更困难的穷鬼。
於是,为了对抗老板们,矿工自发组成了一个个“开拓小队”,不仅在下矿的时候能互相照顾,还能为彼此討要工钱。
而在这些开拓小队中,“重锤先锋队”,则是最特殊的一个。
他们的技术无比精湛,凭藉著老练的经验,能轻鬆攻克任何矿道上的难关,哪怕遇到再诡异凶险的矿坑,也能凿出一条开拓通道,供后人使用。
但这並不是他们特殊和出名的原因。
重锤先锋真正宝贵的地方在於,他们会无偿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同行旷工,帮他们追回工资,给他们站台,顶住来自上层老板们的压力。
在那个时代,比起一些人终生都见不到的见习死神,这支近在哭尺的开拓小队,反而更像是矿工们的守护神。
他们的【掌锤图腾】,在底层甚至比见习死神的三项图案更受欢迎。
为了纪念他们,矿工们便自发性地编写了一首【开拓之歌】,用以歌颂重锤先锋的美名。
於是重锤先锋自己,也索性將这首曲子当成了队歌,每次下矿的时候,都会高声诵唱而如今,云悠三人面前的这些手长老茧、衣著朴素的矿工,唱的就是这首曲子。
所以,在听完曲子的那一刻,他们的身份,已经不再模糊。
这些人,这些被困在阳山镇...被打扮成了镇民的矿工,正是重锤先锋的那群开拓者在20年前,他们来到了这里,自此便被困在了这里,一直被困到了今天。
他们忘记了很多东西,记忆、身份、目的...但却从未忘记自己身为重锤先锋的开拓精神。
属於一个“人”的不屈精神。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们才会向云悠这个帮他们“解脱”::.表达感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