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一身素白布衣,袖口绣著几朵淡青色的杏,朴素却不失雅致。
“姑娘,我这腿疼了十几年了.....”一名佝僂老者拄著拐杖,颤巍巍地坐下。
女子轻轻点头,指尖搭上他的手腕,一缕温和的灵力悄然探入。
片刻后,她取出一枚银针,手法嫻熟地刺入老者膝侧三寸。
“老伯,忍一下。”
银针轻颤,老者原本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
不过片刻的功夫,他竟能自己站起身,走了两步,惊喜道:“神了!真的不疼了!”
女子微微一笑,声音轻柔:“回去后还是要多注意身体,老伯。”
老者千恩万谢,从怀里摸出几枚铜钱,她却摇摇头:“不必,举手之劳。”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日都在古槐下上演。
-不管是孩童跌伤,妇人久咳不愈,等小毛病,还是受重伤濒死,都能快速治癒。
不少中毒的修士慕名而来,寻求治癒。
城中的百姓不知她姓名,只称她为杏林姑娘。
有人问她:“姑娘医术如此高明,为何不去大城行医?定能富贵加身。”
她只是摇头,微微一笑。
行至何处,隨心。
只是,若仔细查看便会发现,她指尖的灵力,纯净得不似凡人。
熬药时,水中竟隱约有冰蓝光华流转。
但镇上的人不会在意这些。
他们只知道,这位杏林姑娘,从不收钱,什么病都能治好,心地极善。
几日后,晨曦微露,青溪城的百姓们早早聚集在古槐树下。
杏林姑娘的药箱已经收拾妥当,素白的衣袂在晨风中轻扬。
她站在槐树下,眸光温润,向眾人微微欠身。
“诸位,叨扰多时,该告辞了。”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姑娘,別走啊!”一位老婆婆颤巍巍地拉住她的袖子:“青溪城虽说比不上修仙大城,但也算安稳。”
“是啊!您要是嫌诊金少,我们可以凑!”几个年轻汉子急忙说道。
镇上的富户也挤上前,高声道:“姑娘若肯留下,我愿赠您一座医馆,每月供奉金银,绝不亏待!”
杏林姑娘轻轻摇头,眼中含笑,却坚定如初。
“医者济世,本就不该图利,诸位的好意,心领了。”
眾人见她去意已决,纷纷嘆息。
这时,一名年轻男子从人群中走出。
是镇上书院的学子,不爱修炼,平日总爱来槐树下看她行医。
他攥紧了衣袖,耳根微红,鼓起勇气问道:
“姑娘.....我们还会再见吗?”
他喜欢她。
虽从未见过她的全貌,可那双如秋水般清澈的眸子,早已让他魂牵梦縈。
杏林姑娘微微一怔,隨即眉眼弯弯,笑了起来。
“隨缘吧。”
她的声音很轻,却如春风拂过少年的心头。
最终,她在眾人的目送中离去。背影渐行渐远,素白的衣衫融入晨雾,仿佛从未出现过。
少年站在原地,久久未动。
姑娘走出青溪城,嘆了口气:“苏清璃啊苏清璃,你又得换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