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进年货赚钱
陈母没一会儿就送走了姐妹。
隨后她又回到缝纫机前,打算多做几顶帽子。
直到晚上。
陈母一共做了三顶帽子,赚了三块钱。
林雨溪把帽子收好,打算明天带到集市上去卖。
新婚第二天晚上。
陈光明跟林雨溪回到屋,就迫不及待钻到被子里。
“唔,慢点。”
陈光明可是忍了一天了。
“今天还要用这个吗?”林雨溪疑惑道。
“嗯,还是先用著吧。”
“最近有点忙了,我们不急著要孩子。”
陈光明劝道。
林雨溪听了张张嘴,她最近身体其实好多了。
“那等年后吧。”
“年后没那么忙了,我们再要孩子。”
距离过年確实没几天了。
最近確实也有点累,可以稍微缓一缓。
“这么想要孩子?”
“嗯,想的。”林雨溪认真的点点头。
如果没有孩子,她总有种自己是外人的感觉。
虽然一家人对她都很好。
“娘也想要孩子。”她又补充道。
白天的时候,娘就拉著她说,让她赶紧生一个。
“行,年后我们就生一个。”
“不过你的身子弱,如果真怀上了,要好好休息。”
陈光明满脸认真。
现在林雨溪的身体確实比那时候好很多。
但他不想一点点意外出现。
“嗯,都听你的。”
林雨溪感受到陈光明的关心,心里暖洋洋的。
“先別管孩子了,先管管我啊。”
陈光明凑上去可怜兮兮,有些不满道。
林雨溪羞红脸,闭上眼睛任由自家男人去了。
良久后。
陈光明才心满意足的呼出口气。
他感觉自己还能行,就又给媳妇翻了个身。
呼,有老婆就是好啊。
幸福的感觉。
一夜好眠,转眼到了第二天。
林雨溪身子已经舒服多了,坚持要去摆摊。
她很想早点把兔皮帽子卖出去。
陈光明就骑著自行车送著林雨溪去了集市。
林雨溪熟练的把小商品摆出来。
隨后她把兔皮帽子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兔皮帽子確实很吸引人。
十块钱一顶也不贵。
林雨溪刚刚摆上货,就有人过来问。
有些人感觉贵了,想要砍价。
林雨溪一直没鬆口,还说只剩下三顶兔皮帽子。
接下去每天也只有三顶。
这是陈光明教她的,却意外好用。
没多久,三顶兔皮帽子就卖了出去。
等到回家,林雨溪还是满脸兴奋,说著今天的事。
“真这么好卖啊!”
“那我赶紧去多做一些兔皮帽子。”
陈母兴奋的不行。
“行,娘先做著。”林雨溪高兴的点头。
没多久,陈光明送完野味也回来了。
现在已经快过年了,什么东西都在涨。
野兔和野鸡这些,每斤都还涨了接近一毛钱。
“过年了,確实什么都在涨。”
“回头去多买点肉,我们做酱油肉。”
“不然真等到过年那天,人多买不到还贵。”
陈母精打细算道。
以前的时候,也就过年的时候吃一顿肉。
现在生活好了,肉能经常吃到,就想著做酱油肉。
在他们这儿,酱油肉也算是標准的年货了。
“我回头就去买。”陈父应下。
陈光明在一旁点点头,转眼也快过年了,真快啊。
对於挑货郎来说,过年也是个赚钱的好机会。
加上现在市场又放开一些,他感觉可以大胆一点。
年货可以备起来了。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陈光明跟著一起进了山。
这一次,大家去的位置靠近水头镇。
陈光明又带上两个表弟,一起去了水头镇。
“表哥,不去镇上吗?”余平询问。
“嗯,先去找一个人。”
没一会儿,他们就到了厂。
对陈光明的到来,周老板也意外。
“好久没见了,最近哪里发財啊?”周老板打招呼。
“就到处乱跑。”
“这不是过年了吗?就回来了。”
陈光明半真半假的讲著。
“確实,过年还是要在家里过。”
两人閒聊了一阵,陈光明才道:“我想要进点乾货去卖,不知道你这里有没有什么门路?”
周老板之前就收穫山珍。
“你想要什么?”周老板直接问道。
“鰻。”
鰻在甌越方言中与丰满谐音,寓意生活富足。
在浙省沿海。
更是春节“不可或缺的美味”,象徵“年年有鱼”。
同时,地方上鰻是为“款待客人”,尤其在春节期间用於祭祀祖先和宴请亲友,是家里必备的年货。
“这个啊,我们这儿靠海,確实有。“
“不过这玩意儿价格可不低。”
周老板跟陈光明交谈一阵,去打了电话。
没一会儿,他回来说了价格,“那边要一块一斤。”
“这么贵?”
“没办法,现在快过年了。”
“而且那边有条件,需要一车拉,一千斤左右。
听了周老板的条件,陈光明陷入沉思。
水头镇就靠近海边,鰻价格肯定不会那么高。
但是在马屿镇虽地处山区,过年时也有晒鰻鱼拳的习俗,作为春节招待客人的必备年货。
他已经打听过了,现在镇上鰻鸯卖到两块五一斤。
只要卖的出去,一斤能赚一块五,利润非常恐怖。
但是现在,他进货就要先拿一千块。
这可是一笔极其大的支出,存在的风险也很大。
只是考虑了一会儿。
陈光明直接道:“行,就按他们说的办。”
“好。”
“那我让那边送货过来。”
“明天你带著钱和人来厂里取货就行了。”
周老板一喜,对陈光明刮目相看。
他没想到陈光明竟然这么爽快,这可是一千块啊!
如果这笔买卖能成,那边给的抽成也很丰厚。
两人谈妥后,陈光明带著两个表弟离开了厂里。
刚好厂里有拖拉机去镇上,他们就搭了顺风车。
“表哥,你们说啥了?”余平询问。
刚刚两人说的闽南话,他们根本听不懂陈光明就把事情简单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