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初二回娘家
转眼就是新的一年。
初一拜庙门,初二拜丈人。
陈光明和林雨溪初一的时候没有出门。
两人早上又温存了一番后,打算把钱算一下。
在之前卖鰻眷前,他们一共赚了两千块左右。
然后拿了一千五百块钱去进了一千五百斤鰻。
之前都有帐本记下来。
他们算一下,总共赚了一千一百六十七块钱。
其中大部分都一块五给了陈明勇、林晓和耗子等二级挑货郎,剩余的则都是林雨溪的摊位卖出去的。
再加上林雨溪最近卖兔皮帽子和小商品也赚了些。
夫妻俩一起数了钱现在他们手头已经有三千三百多块了。
“这么多钱!”
林雨溪满脸激动。
虽然有所预料,但真看到这么多钱,还是很兴奋。
可惜鰻就过年几天好卖。
如果每天都能有鰻眷卖的话,钱还不是隨便赚。
“三千块啊,倒是可以买个二手拖拉机了。”
陈光明心里琢磨。
只是现在就算有钱了,也没有买拖拉机的门路。
这事儿不能急。
“媳妇,我感觉我们需要庆祝一下。”
陈光明嘿嘿一笑。
林雨溪听了,脸一下子红了,但还是乖乖闭上眼。
初二一大早。
陈光明就陪著林雨溪回去。
拜年礼自然不会少,陈光明礼节一直很到位。
特別要提一下的是。
林雨溪的后妈还是在年前进了门。
这个后妈是隔壁村的寡妇,带著一个十岁的女儿。
林雨溪进去后什么都没有喊,
送了节礼拜了年,陈光明和林雨溪就直接回去了。
林父倒是很想留两人吃饭,但还是被拒了。
以前家里条件差。
回娘家的时候不在家里吃饭很正常。
但是现在家里条件都好了。
加上女婿有出息,林父还是捨得这顿饭的。
但女儿女婿不愿意留下吃饭,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家里。
陈光年和陈大嫂也回娘家了。
陈母也在收拾著。
她今天也打算回去一趟。
以前条件差,她已经很多年没有回去了。
今年家里条件好了,她也想回去看看。
“么儿,雨溪,你们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陈父疑惑道。
陈母却心中瞭然,警了眼没脸色的陈父。
“刚好,要不要陪我去外公外婆家?”
“你也很久没去了,外公外婆肯定想你了。”
陈光明听了直接应下,“好啊。”
外公外婆还是很疼他的。
他记得外公外婆家种著很多果树。
只要他过去,就会摘很多果子给他吃。
对小时候的他来说,去外公外婆家等於有好吃的。
“刚好带雨溪给他们看看。”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上次结婚没有下山。
“好。”
陈母满脸都是笑容。
林雨溪也很高兴的点点头。
她能感受到,自己在融入这个家。
“那行,我去准备一下,保管娘这次回去风风光光的。”
没一会儿,东西都理好了。
陈光明和陈父各自挑著一个箩筐离开村。
外公外婆家住在山坳里。
还有有一段山路,去一趟並不容易。
一直到了快中午的时候,他们才到了山坳里。
余平和余安两兄弟早就眼巴巴等著了。
姑姑在他们走之前说过,今年肯定会回家看看。
现在初二了,他们一早就等著了。
“来了。”
余平忽然开口道。
余安也发现了一行人,“表哥好像也来了。”
“太好了,我们赶紧下去。”
两兄弟连忙跑下山去接人。
“姑姑,姑父,表哥,表嫂。”两兄弟问好道。
“臭小子,赶紧来帮忙。”陈光明笑道。
“好好好。”
两兄弟连忙接过箩筐。
陈光明轻鬆了,牵起媳妇往山坳里走去。
很快就进了村子。
陈母就不时的碰到一些熟人。
“阿香,你回来了啊。”
“真的好久没见了,我都差点认不出来了。”
村里人见了都和陈母热情的打招呼。
特別是那些跟陈母同岁的妇女,热情的不得了。
很多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陈光明,好奇的打量著。
这段时间。
余家两个小子去山外面赚钱的事,早传开了。
余平和余安回来也都是说去找小姑了,然后说表哥怎么怎么厉害,带著他赚了很多钱什么的。
不过,两兄弟根本不肯说怎么赚钱,让村里人都好奇不已,都想著能不能见到余家的这个能赚钱的外孙。
陈光明全程保持微笑。
他能感觉这些人正在打量著自己。
不知道是不是重生后记忆变好了缘故。
这里很多人他竟然还记得。
不过,他之前来这里的时候还小,很多人肯定都不记得他了,很难把他跟小时候的样子联繫到一起。
陈母也不断和相熟的人打招呼。
她明显也能感受到,村里人变得比以前热情了。
以往她一个人回来的时候,这些村里人也只是点点头或者停下来简单打个招呼,哪里会主动凑上来说话。
看来村里人也都知道她们家里变好了。
当然,仅仅看打扮也能看出来。
今年家里赚了钱,年前大家全都买了新衣服。
她身上穿著的布料就是今年最新的款式,价格老贵了,如果不是么儿直接去付了款,
她是真不舍的买。
村里人也都在说她有福气,这一身大红色绣衣她们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肯定是商场里的稀罕货。
“听说你儿子很会赚钱。”
“说说都怎么赚钱的唄?有机会也带带我家娃?”
这些妇女们热情的跟陈母攀交情。
陈母听了这话,虽然一直笑著,但就是不接话。
赚钱的事情怎么能乱说。
不过,今天么儿的安排,真的让她感觉舒服。
幸好这次带了么儿来。
不然他们两个独自回来,肯定就走个过场。
就在此时,外公外婆和两个舅舅也过来了。
大家聚在一起,又是一阵寒暄。
这个时候也有村里人凑上来,好奇的想要看看箩筐里带了什么,有些村里人还不客气的想掀开箩筐看看。
隨后,他们就看到里面的鰻、酱油肉、酱油鸡、山珍,还有菸酒、饼乾和果等东西,装满了一箩筐。
“哟,带了这么多东西啊。”
“都说你们家今年发了財,果然没错啊。”
村民们都羡慕道。
陈光明心中一笑,把装著饼乾和的袋子交给陈母,让她给这些乡亲们分一分。
这次他专门多装了点东西,就想让陈母风光一下。
他可是知道的。
陈母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弟弟。
两个姐姐嫁的近,经常会有回来。
陈母则是有好多年没回来了,村里不少人说閒话。
刚好趁看这个机会,堵一下村里人的嘴。
陈光明准备的东西,確实给陈母挣了脸面。
外公外婆听到乡亲们不断说著他们有福气,女儿女婿这么孝顺,外孙又有出息,也笑开了。
等饼乾和果分的差不多了,外公和外婆迎著一家人回了位於半山腰的家里。
余家现在还没有分家,现在还住在破房子里。
这种情况跟之前的陈家一样,全都没钱盖新房子。
外婆回到家后,就连忙让儿媳妇去煮麵。
今天她们都知道陈母一家人会回来,都等在家里。
毕竟今年余平和余安每人都给家里赚了好几百回来,一家人都记得这个情,不好意思怠慢了小姑子。
现在看到陈光明也跟著来了,脸上笑容更甚了。
“光明,这是你媳妇吧?”
外婆牵著林雨溪的手,笑的很和蔼。
林雨溪连忙也喊了外婆,老太太笑眯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