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进了百货商店,对前面的柜员道:“同志你好,我找汪泽洋同志。”
“你找我们经理有什么事?”
百货商店的柜员比起供销社的柜员要客气的多。
“你就跟他说一下,是蔡衣龙师伯让我来找他的。”陈光明笑道。
上一次在武馆开门的宴席上,蔡师伯介绍他认识了不少人,其中就有这位百货商店的经理。
没一会儿,带著一副圆框眼镜的汪泽洋从里面出来。
见到陈光明后,他的脸上露出笑容,“陈师弟,欢迎欢迎。”
陈光明连忙上去叫了师兄。
“来来来,到我办公室坐坐。”汪泽洋热情道,
等两人进了办公室,汪泽洋又去泡了茶,两人坐下来閒谈。
“汪师兄,我这次在外面收了不少的碎布和旧衣服,想要问问这里收不收。”
陈光明开门见山道。
“有证明吗?
“嗯,队社给我开了介绍信。”
陈光明连忙把生產队开局的证明拿出来。
“有介绍信就好办了。”
汪泽洋把陈光明带到了碎布收购处。
他扶了扶圆框眼镜,指著墙上道:“陈师弟,公家的收购价可都钉在墙上了。”
陈光明看过去。
纯碎布的价格是每斤一毛二。
旧衣的价格高一些,能订到一到三毛。
完整旧衣则是分三等价。
除此之外,每一种布还分为三个级品。
此时余平和余安也已经把板车推了过来。
碎戴著套袖的验货员连忙上去验货。
昨晚的时候,陈光明已经把布料这些都分好了。
见到这一幕,负责验货的周同志,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他用铁鉤子扒拉布堆,挑起块巴掌大的劳动布:“这片够裁两个工具包衬里,可以算二级品......”
话音未落,汪泽洋咳嗽一声:“小周啊,没看见人家带著大队介绍信吗?就按一级品统收。”
周同志一愜,马上顺著应下来。
隨后,他直接给这些货都分別过了称。
“总共83斤4两,这是收购单。”
汪泽洋在三联单上盖了戳,忽然道:“仓库里刚好有一批废旧布料要处理。”
“多谢师兄。”
“那我这些就都换成旧布料吧。”
陈光明的眼晴一亮,连忙感谢道。
旧布料可是好东西,可以不用券就能购买,寻常情况下很难接触到。
这种是只有內部有人才有机会买到的好东西。
汪泽洋点了点头,让陈光明跟著自己去领旧布料。
百货商店后仓的霉味混著樟脑丸气息扑面而来。
汪泽洋的进去后,掀开了防尘的油布,露出布捆,道:“这些劳动布染缸跑色了..
””
陈光明指尖在布面摩,除了跑色了外,质量完全没问题。
如果计划好的话,这些布还是能做出不少成衣的,完全到不了报废的程度。
当然,按废旧布料处理也完全没问题。
“师兄,这些我都要了,你看看需要补多少价。”陈光明主动道。
“嗯。”
汪泽洋显然早有成算,“每尺补三分钱差价,开票写废料再利用..:::
陈光明会意,连忙掏出了备好的黄皮信封:“这是补给师兄的差价,麻烦师兄给开个票。”
“行。”
汪泽洋脸上露出异色。
陈光明可没有数过去,直接就掏了个黄皮信封。
从信封的厚度,他大概能看出里面的钱肯定比他报的价高。
就跟蔡师伯说的一样,这个小师弟是个懂规矩的,来的时候就已经做足了准备。
他想到这里,脸上的笑容更甚了。
將黄皮信封收好后,他在三联单上盖了公章。
“行了,东西搬走吧。”
陈光明又连连道谢,让余平和余安搬东西。
將所有的东西都搬到了板车上后,他告別了师兄,拉著东西往回走。
这一次的收穫比他想像之中的还要多,他现在就想快点把东西都拉回家去。
只是在回去的路上,他又遇到了设卡的稽查队。
年轻队长还记得陈光明,上前问道:“这一次运的是什么?”
陈光明不慌不忙的笑道:“一些废旧布料。”
“这是百货商店开出来的票据,这个是生產队的介绍信。”
年轻队长把东西都拿过来看了下,又让队员去板车上进行检查。
“我这可是在支援社队企业建设。”陈光明又笑著给自己戴了个帽子。
之前是响应变废为宝的號召,现在是支援社队企业建设。
年轻队长深深看了眼陈光明,硬是抓不到一点把柄,这样的货郎可真不多见。
他挥了挥手让巡查员放行。
陈光明笑著道了谢,拉著板车离开。
等回到村,他才鬆了口气,总算是把旧布料拉回来了。
现在天气暖和了,不少村民在家门口边晒太阳边敲纽扣。
见到陈光明回来了,都会笑看打招呼。
“光明,你这拉的什么啊?”
有閒逛的老太太好奇的询问道。
“一些废旧布料,拉回来看看能不能做成衣。”
陈光明笑道。
“哎哟,废旧布料?”
“光明还是有本事啊,这玩意儿也能弄到?”
老太太满脸惊讶,其他听到的村民也连忙都过去看。
这种废旧布料一些纺织厂和百货商店可能会放出来,但他们这些普通人哪里可能拿得到。
但是陈光明现在却是拉了一板车回来。
“这.......这莫不是劳动布?”
有婶子认出了这种布料,指尖沿著整齐的布边反覆摩。
当確认没有跳纱断线后,她就更惊奇了,“这布看著就像是新的一样。”
“还真的是,都是新的布。”
“不对,这里跑色了,但完全不影响用啊。”
婶子们確认了布的质量之后,一个个都惊呼起来。
只是跑色的布,这可比那些旧布能卖的上价的多,甚至规划一下可能做出新衣!
只是,这种跑色的布比旧布料还要难得,陈光明到底是什么拿到手的?
一位中年大婶感慨道,“你说现在都八一年了,这种好布料哪里找去?”
“是啊,咱们想买块新布都得排长队,还得凭票呢。”
另一位老伯摇著头,“哪像这回,光明一拉就来了这么多,好像捡了个宝一样。”
“这可不是捡的,我们手里有百货商店开的单据。”余平开口道。
老伯连忙道:“是是是,我们没说这布有问题。”
陈光明这一次让大家看布,就是想要证明一下这些布的合法性。
以后有人问起布的事情,自然会有村民帮忙解释。
免得以后有人看到他们在做成衣,还会猜测这些布料的来源。
“大家先让让,我们先把布料推回去。”余安开口道。
大家连忙说是。
陈光明几个出去累了一天了,是要回去歇著。
等他们离开了,这些叔婶们还在议论著。
“有了这些布,是不是又能做成衣了?”
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大家马上就想到了那些做一件五毛钱的练功服。
瞬间,这些婶子们酸了。
她们手头没有缝纫机,想要接活都不可能。
这样的话,她们又只能眼睁睁看著其他人赚钱了。
不行,要儘快弄台缝纫机回来。
这些婶子暗自想著,隨后完全坐不住了。
此时,陈光明已经把布拉到了老宅。
老宅里面不时的响起一阵踩缝纫机的声音。
见到陈光明拉著板车进来,大家都好奇的看过去。
这一看不得了。
“哎哟,这么多的布料。”
“光明,你哪里找来的啊?”
“是啊,是不是又接到什么活了?”
婶子们见了,一个个都惊呼了起来,非常兴奋。
有了这些布料后,是不是又能有成衣可以做了?
上一次,一件成衣赚五毛,她们现在都还记著呢!
“没有接到什么货。”
“这些都是我从百货商店收来的废旧布料。”
陈光明道。
子们听了,脸上有些失望。
陈母已经去扯这些布料了,一扯竟然扯不开,再看看这些布料的成色和质量,完全不像废旧布料。
“原来是走色了啊。”
“这种情况我们以前在队里裁缝点的时候也常见到,只要好好规划,还是能够做出成衣工服的。”
“是啊,这些布也太好了吧?”
“光明到底是从哪里弄到的啊,这关係不一般啊。”
子们满脸羡慕的开口。
这些布只有这一点瑕疵,她们都感觉做了衣服就能穿,对她们来说根本算不得是废旧布料。
“哈哈,那就要麻烦娘和子们了。”
“如果能够用这些布料製作出完好的成衣,我一件可以给到六毛钱。”
“但如果做出来的是次品成衣,那就只能按做次品衣服的价格,跟儿童开襠裤一样给一毛五的价格了。”
陈光明等的就是这句话,笑著开口。
听到这话后,子们的目光都是闪了闪。
做一件就有六毛啊!
她们的目光落在一旁被摊开的布料上。
隨后,她们的脑子里面都开始规划起来。
想要赚更多的钱,就只能想办法做更多成品出来。
六毛和一毛五,可差了足足四倍!
陈光明见到这些子们都在思考,脸上露出笑容。
“子们先规划著名。”
“如果能够规划出最好的方案,就告诉雨溪,我到时候再额外补一块钱给她。”
子听了,眼睛就更亮了。
一个个全都迫不及待的应下来,用心思索起来。
將这些事情都布置下去,陈光明才回了新家家里。
家里。
陈父和陈大哥正在製作定製的萝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