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咬著牙,好不容易有人过来问,他想把这个买家给放走。
最后,他闭了闭眼,狠心道:“再多加两分,这一船都给你拉走。
陈光明听闻,停下脚步,转头看了看船主,“行,就按一毛二算。”
船主鬆了口气,“这一趟出来连保本都难,你们动作快,我这就安排装货。”
陈光明点点头,对著陈父等人招手示意。
陈父等人走过来,脸上还有些迟疑。
大舅也询问道:“光明,这些鸡苗靠谱吗?怎么看著病的。”
陈光明听闻给了几人一个安抚的眼神,嘴上道:“就一毛二分一只,回去先养养看,
养活一半就能接受。”
见他这么说,几人虽然有些疑虑,但还是选择了相信,打算把这些鸡仔抓出来。
卖家见此鬆口气,脸色缓和,还不忘再三叮嘱:“养的时候注意保暖,不要让它们受凉。”
“多谢提醒。”陈光明笑著答。
这个老板看著挺实诚,不是没有合作的可能。
货郎也不是不能挑著这些鸡仔去卖。
现在市场已经放开了。
而家庭养殖副业可是受到上头鼓励的行业。
以前想要买鸡仔,就只能通过村社或者供销社买。
现在將鸡仔挑著去村里,应该也会有不少人买。
陈光明心中琢磨著,落在装著鸡仔的鸡笼上。
“老板,这些鸡身子弱,就不要来迴转移了。”
“你这鸡笼直接给我挑回去,一个鸡笼算你两块。”
陈光明想了想道。
这些鸡笼看上去確实很精致。
总共有三层,单层差不多能容纳20只鸡苗。
不过这一批鸡苗看著很弱,一层就只有十来只。
“行。”老板脸上露出喜色。
他这里差不多五百只鸡苗,可以卖多少。
鸡笼就有十个,可就价值二十块了。
虽然鸡苗上面亏了点,但是鸡笼能赚回来不少。
这么想看,他看陈光明的脸色就好了很多。
陈父、陈光年和两个舅舅已经分別在数小鸡仔的数量,数完后是516只,陈光明直接付了钱。
其他鸡贩见了都羡慕不已。
陈光明直接买下五百多只鸡仔,算得上大手笔了。
“小伙,你还需不需要鸡仔,如果也能一船买的话,我还能给你便宜些。”之前那个鸡贩开口道。
陈光明心中一动,笑道:“行啊,那也按一毛二?”
“瞎,怎么可能这么低。”
“我们的鸡仔可都活蹦乱跳的,最多按一毛六给你,这个价格绝对是这儿的最低价。
”鸡贩道。
如果能够整船出的话,他每天能运一船来。
这样比散卖省时省力的多。
“嗯,確实不错。”
陈光明想了想,“回头我再问问有没有要鸡仔。”
“我这里鸡仔绝对好,绝对不会让人失望。”
“知道知道,如果有人要鸡仔,我明天再带人来。”
陈光明笑道。
他决定回去合计合计。
隨后,五个人挑起鸡笼,直接离开了这处市场。
“光明,这些鸡苗真没问题吗?”大舅忍不住询问。
一只只需要一毛二,这价格確实低。
但如果养不活的话,再低的价格也没有用啊。
“应该没问题,这些鸡苗不是病了,只是应激反应。”陈光明开口,但他也不敢把话说的太满。
本身就连健康的鸡苗也有很大养不活的机率。
他能做的就是儘可能让这些鸡苗活下去。
“大舅,你就不用担心了。”
“之前说好了成本我来出,你们负责养就行。”
“这些鸡苗出了问题,有我兜著呢。”
陈光明再次安抚道。
一百块钱不到的成本,他还是付的起的。
但如果能够把这批芦黑鸡苗养活的话,就算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都足够把钱赚回来,还能赚不少。
“我不是这个意思。”大舅挠挠头。
不过有了陈光明的话,他安心不少,选择了相信。
很快,他们把鸡苗挑回了山坳里。
“这批鸡苗需要保暖,需要垒个鸡舍,然后在里面烧上炉子。”陈光明开口道。
“放心吧,鸡舍已经准备好了。”大舅笑道。
为了方便在果园那边养鸡,他们已经在果园周围用木头搭了鸡舍和住的草屋。
陈光明听闻放心下来,大舅和二舅准备做的不错。
没多久,他们就到了山坳。
余家村的村民们见到他们,都出来瞧。
“哎哟,这么多鸡苗啊!”
“志林、志华,你们这是打算在村里搞养鸡啊?”
村民们见了,一个个全都满脸惊讶。
平时家里养个十来只鸡不稀奇,但余志林和余志华兄弟,竟然一下子挑了好几百只鸡仔回来!
大舅和二舅两人满是笑容。
现在对他们来说也是难得的高光时刻了。
“是啊,打算养养看。”两人对村民不断笑著。
他没有把陈光明合伙的事情说出来。
这个是陈光明交代的,外村人不適合参与进来。
“还真的打算搞养殖啊!”
“这么多的鸡仔如果全都出栏,该值多少钱啊!”
“是啊,是啊,两兄弟可真出息了。”
村民们不断议论著。
也有人看到了陈父和陈光明。
上一次陈父挑著那么多东西回来,他们还印象深刻,阿香嫁了个好男人的消息早就在村里传开了。
还有陈光明。
余平和余安两兄弟每次回来都能带回来很多东西。
而陈光明的名字也在他们嘴里传遍了村子。
没多久,村长也赶了过来。
“你们是打算在村里养鸡吗?”
养殖可是上头特別鼓励的行业,如果有人能在村里搞养殖的话,大家都能学学,带动村里的发展。
大舅又解释了一遍,“养殖可没那么简单。”
村长听了直点头,让两个人先试著,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都可以跟村里提,村里肯定支持。
告別村长,两个舅舅一边和村民说著话,一边往家里去。
外公和外婆也听到消息迎了出来。
见到女婿和两个外孙都来了,两个人就连忙招呼家里的媳妇去做点心,家里又是一通忙碌。
“这些小鸡仔,看著有些不大行啊。”
等到鸡笼被放下,两老人凑过去仔细看著。
隨后他们也发现这些鸡仔状態不太对。
“路上顛的,应激了。”
“你们看看这鸡的爪子,不是病了。”
陈光明解释道。
“那就好,那就好,不过这是什么鸡,看著和土鸡有点不一样。”外婆疑惑道。
“娘,这是芦鸡,比一般的鸡卖的贵多了。”
大舅笑道。
前些天他去畜牧站了解了养殖的消息。
芦鸡他就刚好了解过。
这种鸡在平常可不常见,这次也是凑巧遇上了。
那个卖家应该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才让鸡仔出了毛病,不然肯定等不到他们,鸡仔就卖完了。
“这些可不止是普通的芦鸡。”陈光明在心里想。
不过芦黑现在名声不显,他也没必要提早说出来,等到鸡出栏的时候,他自然会想办法卖个好价钱。
根据之前商量的。
他负责前期投入和最后出售,两个舅舅负责养。
最后五五分帐。
把这些芦黑养大,足够大赚一波。
“我们要赶紧把鸡转移到鸡舍那边去。”
陈光明简单解释几句。
隨后,一行人一起去了果园那边。
鸡舍里面稻草这些都已经铺好了。
他们把笼子打开,这些小鸡仔就都挤在了角落处。
隨后他们又给炉子添了柴。
炉子烧起来后,鸡舍里的温度很快就上来了。
“大舅和二舅准备的很齐全啊。”陈光明笑道。
两个舅舅听闻都笑起来。
他们这段时间可没少往畜牧站跑。
该怎么从鸡仔开始把鸡养大,都学到差不多了。
只是在果园里面散养鸡畜牧站也没有教,他们只能先试试,真不行的话就再围块地来养鸡。
陈光明听闻也放心了。
就在此时,果园外也来了不少凑热闹的村民。
还有不少村民也想要鸡仔,想抓几只回去养。
“大家想要鸡仔?”陈光明询问。
马上就有不少村民点了头,现在的农村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只是要去供销社抓鸡仔价格很高。
他们就想著余志林两兄弟能抓这么多鸡仔回来,肯定不是通过供销社的路子,价格肯定能低不少。
“如果大家想要的话,我们明天走一趟帮大家买回来就好了。”陈光明笑著开口。
“真的?”
村民们的眼晴顿时一亮,“那价格?”
“我去养殖场抓,只需要三毛一只就行了。”
陈光明把价格说了。
听到这话,村民们眼晴一亮。
供销社抓鸡仔可是需要五毛一只。
陈光明三毛一只鸡仔,价格比供销社低多了!
他之前去的江边自由市场,价格可比正常供销社便宜的多,这也是自由市场能够存在的原因。
从自由市场买一只鸡仔可以一毛六拿,卖到这里就是三毛一只,一只他能赚一毛四。
每趟挑一百只鸡仔过来卖掉,就能赚十四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