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又要赚大钱了
箩筐很快都装上了拖拉机。
陈光明先收了十块钱,另外八块送到再付。
“让准备的证明都准备好了吧?”他询问道。
这个点去镇上,肯定会被人拦住盘问一番。
“放心,全都准备好了。”村长道。
隨后,他把东西递给陈光明。
陈光明检查后,放下心来,把证明收好。
这一次除了陈光胜和陈光年外,还有另外的一个村干部负责带路和货物的交接,全都坐在车斗的边缘。
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拖拉机噠噠噠的发动起来,
这里距离镇上有一段距离,差不多要开一个多小时,所要消耗的时间都要赶得上去马屿镇的时间了。
如果是靠腿,要走上大半天的时间,一天根本就没办法来回,这也是这边的物资这么短缺的主要原因。
不然竹下村也不会捨得叫拖拉机,直接挑到镇上去卖就行了。
没行驶出去多远,竟然就遇到了稽查队社卡,把拖拉机拦下来要检查,这种拖拉机对他们来说可是难得的肥羊。
陈光明停下拖拉机。
稽查队的几名工作人员穿著统一的军绿色制服,面带严肃,手持检查证件,拦在路中央。
见拖拉机停下,其中一名中年男子走上前来,看了眼车斗道:“出示你们的通行证明和货物手续吧。”
陈光明稳稳地从口袋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证明文件,这些全部都是村里之前开好的。
工作人员拿了介绍信查看,轻轻点头。
这时,跟车的村民也把集体开的自產自销和代销等证明拿了出来。
稽查员接过文件仔细查看起来,不时对照货物清单与车斗里的竹篓,说道:“现在镇上物资紧张,你们这样运输必须经得起检查,货物有没有超出申请范围?”
“没有超额。”陈光明连忙开口,“这些都是经过审核允许运出的东西,一点都不少。”
他说著拿了烟出来散给大家,“同志们放心,我们都是帮集体做事情,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稽查队长接了烟,看了眼陈光明,“这烟不错啊。”
“哈哈,队长喜欢我这里还有两包。”
陈光明连忙又拿了两包烟出来塞过去。
这年头出门在外还是要打好和这些稽查员的关係,不然就算你真的没有什么问题,对方硬想找麻烦,你也没辙,只用两包烟就跟这些稽查员打好关係,赚到了。
另一名年轻稽查员突然盯著车斗上的竹篓,“你们这些竹筐都是卖的吗?卖给谁?有没有销售合同?”
那村干部看上去很沉稳,沉著回答,“这些是我们村自產自销的农副產品,要送到镇上的供销社卖掉,我们带了相关交易证明,你可以看一下村里的介绍信。”
见他们准备充分,没有明显漏洞,稽查队长沉吟片刻,然后招呼手下收回证件,说道:“好,你们手续齐全,这次就放行,记住不得擅自私运。”
“了解,谢谢检查同志。”陈光明笑著点头。
隨后,稽查队缓缓让开道路,拖拉机重新发动起来,继续向镇上驶去。
车斗上的几人都鬆了一口气,这个年代,每一次运输確定都充满了不確定和风险,幸好提早做足了准备。
村干部忍不住多看了几眼陈光明。
这年头能够开拖拉机的,確实都有两把刷子。
这为人处世方面就没的说。
陈光明也看了眼坐在自己旁边的村干部。
这个村干部处理的事情不错,见到稽查员也没有丝毫怯场,难怪村里会让他跟著一起去供销社送货。
这种人就算没有就在村里,出来办事情也绝对是一把好手,以后倒是可以多接触接触。
“光明,每次遇到稽查队员都要塞烟吗?”
陈光胜忍不住询问道。
他以后也有开拖拉机的准备,想要提早学起来。
但是想到陈光明之前的应对,他又有些发忧。
如果刚刚是他,遇到这些稽查员的盘问,肯定一下子就露了怯,根本就不可能跟陈光明一样应对自如。
“还是要看情况。”
“可以先散一轮烟,如果对方暗示了,就对给点。”
陈光明开口。
这种愿意暗示的,反而是最好对付的。
如果真遇到那种想要刷业绩的,就真的麻烦了。
陈光胜著眉点点头,还是感觉有些难办。
“光胜给你先学好开车,这些可以慢慢学。”陈光明笑道。
毕竟再过几年,拖拉机都可以隨便开了,根本就不需要像现在这样小心翼翼,那才是真正的黄金年代。
拖拉机继续行驶著,用了接近两个小时终於到了镇上,隨后拖拉机缓缓驶入镇上的供销社大院,院內人来人往,显得非常忙碌,很多都是跟他们一样来卖货的。
陈光明和村干部一同下了车,把装满竹筐的箩筐一件件搬下车斗,整齐地码放在拖拉机旁边等著人来。
只是这里的人太多了,一时半会儿根本轮不上他们,几个人就只能在拖拉机旁边等著。
陈光明见还有一段时间等,就先去外面看看能不能买点什么当午餐。
供销社边上几乎是整个镇上最热闹的一片区域,他就买了几个肉包回来,分给大家一起吃。
“多谢。”村干部客气道,咬了口,他发现里面竟然有肉,又意外的看了眼陈光明,
没想到他这么大方。
看来开拖拉机確实很赚钱。
陈光明閒看没有事,就跟村干部攀谈起来。
村干部也说了不少竹编的事情。
又等了好一会儿,仓库管理员带著帐册过来。
村干部把证明文件递给供销社的负责人李大哥,李大哥仔细核对了货物清单和证明文件,又逐一点验箩筐数量和质量,確认无误后,他招呼几个伙计开始验收。
“这些竹筐质量不错,是今年新做的吧?”李大哥边看边问道。
“是的,都是我们村里年轻人一起编织的,今年竹子生长得好,加上手艺传承,有不少创新改良。”村干部有些骄傲,
他们村做箩筐的手艺在镇上也是拿得出手的,这也是他们能够拿到供销社生意的主要原因。
当然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竹子和箩筐都不是计划內的东西,像是衣服和布料等计划內的东西,拉生意才难。
称重结束后,李大哥在帐册上详细登记数量、规格以及单价:“这次你们带来的共有四百个箩筐,每个按市场价五毛计算,总计两百块钱。”
“好的。”村干部应下。
供销社给了钱后,马上安排专人將箩筐搬进仓库,並准备將货物放入镇上的销售网络中。
整个交易流程井然有序,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或纠纷,使得大家都鬆了一口气。
陈光明趁著这个时间,早就暗中把箩筐的数量数好了,刚好四百个,所以每个箩筐的价格是五毛。
“竟然这么低。”陈光明眯起眼。
这箩筐可不好做,一般人一天只能做一个,只有少数人一天才能做到两个,所以这每个人赚的真的少。
一天最多也就赚个一块钱。
比起来村里的子们帮忙做衣服,就算是做儿童开襠裤都有三块钱,做衣服的话一天更是能赚五块。
当然,这也有批发价和供销社压价的关係。
毕竟供销社代表著合法,其他的就是投机倒把。
正常的货物卖给供销社价格是最低的,但这也是正常人能够接触到的最简单的途径,
特別是大量出货的情况下,黑產和灰產可不是一般村民能够接触到的。
他感觉自己如果能找到门路的话,卖的价绝对比五毛要多很多,回头他感觉自己可以试著找找门路。
箩筐本来也是生活必需品,肯定不愁卖!
“辛苦你们等那么久了。”
村干部不好意思道,结了剩余的八块钱。
陈光明接过钱,“潘大哥不用这么客气。”
只是开著拖拉机运货,去掉油费都能赚十五块,这钱都比得上去山上卖一天货了,確实赚的不错。
难怪都说在这个年代,只要有一辆拖拉机,躺著都能赚钱!
“还有这五毛,是买包子的钱。”潘大哥又道。
他不愿意占陈光明的便宜。
陈光明见此也收了,没必要跟对方客气这些。
等处理好后,陈光明开著拖拉机回去。
等他们回到村子的时候都已经下午两点多了。
村里人见到他们回来都鬆了口气。
现在时间还有点早,陈光明也跟看进了村。
竹下村几乎家家都在做箩筐。
每个人赚五毛一块的,一家人都收入也很不错。
跟陈光明让村里人做皮质纽扣的模式差不多。
村长询问了路上的情况。
知道一切都顺利后,他鬆了口气。
以前的时候遇到供销社找问题的情况也不是没有,这一次倒是出乎意料的顺利了。
这种情况下,村里大家就能赶赶工,儘量多做些箩筐出来,让拖拉机一趟拉过去,还能省点路费。
虽然租拖拉机的价格要十八块,但也能为他们省去了將箩筐送到镇上的时间,让他们能多做些箩筐。
“村长,今天要不要让我带一批箩筐走?”
就在此时,陈光明忽然询问道。
听到他的话,村长愣了一下,没理解他的意思。
“你是说再送一趟?”潘大哥开口。
现在下午两点多,倒是还能再送一趟。
但送完箩筐回来,差不多七点多了,时间有点迟。
只要还是没必要。
明早的时候,把箩筐一次拉走就行了。
现在再送一次,不是还要再多付一次租车费?
“我们本来就要路过镇上。”陈光明笑著说。
当然,他说的镇可不是高楼镇,而是马屿镇。
“你们自己顺路送了?”村长迟疑。
“是啊。”
“顺路我可以只收十块钱。”陈光明答道。
村长看了眼潘特,感觉不靠谱。
他不確定对方能不能把箩筐卖到供销社去。
如果对方直接开著一拖拉机的箩筐跑了,他们去哪里找人,这事一听就不太靠谱。
陈光明马上看出了他们在想什么。
“村长放心,我可以直接先把钱付给你。”
“你先付钱?”村长眸子闪了闪。
“是,你可以当是直接把箩筐卖给我,我再自己去供销社卖,就权当是赚十块钱的中间费。”
“这样你们也不用辛苦的再去卖货了,我也不用再辛苦的来回跑,你们收到的钱还一分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