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明就笑著说,“都是市里面托人找来的。”
“市里的啊,那难怪了。”
在大家的想法里面,市里的肯定都是好东西。
大家听说是市里的样式,学起来就更认真了。
特別是那些年轻的姑娘。
“这些姑娘个个勤快,以后咱村可真有奔头了。”
婶子见了都很满意。
一些家里还有儿子或者侄子单著的,就更上心了。
绝大部分人的目光都在往张婷表姐那边瞄。
陈母不动声色的看著。
现在村里人一个个条件都好起来了。
如果是以前,张婷嫁给谁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现在,她眼光也变高了,加上自家在后面撑腰给张婷底气,倒是要好好挑一挑了。
隨著机器节奏越来越快,新作坊內瀰漫出一股淡淡布香味,还有刚裁剪过剩余布料飘散出的丝丝尘埃。
婶子们脸颊被机器风吹得微红,但她们一个个满怀斗志,没有一个人喊累,有钱赚一个个眼睛都发亮。
很快到了午饭时间。
大家就先散了回去,等吃完饭再继续过来干。
“等把这一批秋衣干完,我们接下去也要尝试做袄了吧?”陈母询问,现在有布料了,可以提早准备。
做衣服这一行,可不是完全跟著季节走的,而是要赶在季节到来前做出足够多的衣服来。
就像是冬天前的秋日里面,就要提早把冬衣做出来,很多人家都会在冬天来前买过冬需要的冬衣。
夏天也是这样。
春天就要做出来,春末就能开始卖了。
“嗯,確实。”陈光明点头。
想要做衣,还需要准备好足够的。
也是计划內的东西,想要弄到不是容易的事。
他要好好计划一下。
很快吃完饭,作坊里再次热闹起来。
一台台闪烁著金属光泽的缝纫机不停运转起来。
婶子们儘管劳累,却露出满足的笑容。
这一件衣服就能拿到八毛钱,一天只要做出十件成衣来,就能赚到八块钱,不会比村里的货郎们差了!
她们现在可是为自家人的幸福生活拼搏,用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家里肯定会越来越好,
陈母则走来走去,把每个人需要的线和辅料都准备齐全,边做衣服边管理作坊,对陈光明道:“放心,我会每天监督质量,不会有丝毫马虎,把作坊立起来!”
她知道,接下去一点时间,布料都是充足的。
这种情况下,就会不断有成衣做出来。
那怎么把这些成衣卖出去就至关重要,想要让成衣卖出去,最重要的就是衣服的质量,肯定要好好把关!
“行,那就辛苦娘了。”陈光明点头。
把作坊交给陈母,他是一百个放心。
“小翠,把这条袖口收紧一点,不然秋天穿不暖。”陈母凑过去教一个村里姑娘如何调整裁剪,“你看这布料手感真不错,比平时那层薄布强多了。”
“嗯嗯,我记住了。”小翠认真点头,其余人也互相帮衬,有经验多的人指导新人,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陈光明看了一阵,就放心出去了。
隨著时间一点点过去,一件件衣服被製作出来,从剪裁到缝製,婶子们每一步都显得格外用心陈母就拿给陈光明看。
“摸起来柔软又结实,这批货真不错!”她笑道。
陈光明点点头:“確实都是上成货,我已经找到了更多货源,只要我们开工顺利,很快就能扩大规模。”
胡青山做事情確实靠谱。
料子都是挑好的买的,而且卖给他价格也不贵。
他根据陈母的反应估算了一下。
四十匹布完全可以做八百件左右的秋衣一件秋衣的成本算上布料、运费和人工,差不多是一块钱左右,他打算给胡青山的价格是两块钱一件。
一件秋衣他能赚一块钱。
等把这些布料都做成秋衣,他就能赚八百!
按照他的估算,一个婶子一天能做十件。
粗略算,二十一台缝纫机,一天就做二百一十件。
每天赚两百一十块,陈光明已经很满意了。
小作坊就是走量的。
接下去如果能够买来更多的缝纫机,做出来的衣服越多,他赚钱的速度也会越快。
等算好帐后,他满脸都是笑。
林雨溪知道后也非常的高兴。
每天赚两百多块不少了,再还是拖拉机租金和从那些货郎们身上赚到的钱,一天都能达到三百块了。
这还是陈光明不需要那么辛苦的情况下。
算是一笔比较稳定的收入了。
相比起出去拉货,林雨溪更喜欢发展作坊赚钱。
陈光明也是暂时鬆口气。
想要赚大钱还是要靠作坊,这是接下去的重点。
“爹,我们还得抓紧时间把围墙修起来。”陈光明道。
现在新作坊里面的东西太多了,仅仅是那些缝纫机,整个作坊都值上千元了,更不说那些做好的货。
现在围墙都没有建起来,他也有些担心。
“放心,我已经联繫好了几个乡亲兄弟,他们后天就过来帮忙围墙和修房顶。”陈父自信满满道。
最近这段时间,他也打算睡在新作坊这边看家了。
第二天天刚亮。
新作坊又开始了一天紧张而有序的工作。
陈光明则没有继续在家里带著,开著拖拉机一起去了飞云镇,拿著第一天的两百多件秋衣去给胡青山看。
“这么快就做好了?”胡青山满脸惊讶他接过秋衣,仔细端详起来。
面料细腻柔软,针脚均匀紧密,做工远超他预期的粗糙手工品。
轻轻抚摸几下,他忍不住抬头看向陈光明,“这质量完全不像刚起步的作坊能做出来的,手艺真不错!”
他又拿起几件仔细检查袖口和领口的缝合处,“线头处理得很乾净,没有多余线头跑出来,也没有瑕疵,这样的秋衣穿著一定舒服耐用,拿出去肯定好卖!”
显然,对这批秋衣,他是满意的不得了。
陈光明见此鬆口气,开始和胡青山讲价格,
他开始报的价格是三块钱一件。
胡青山则开始还价,最后谈下来两块二的价格。
这比起陈光明最开始的最低价还要高了两毛钱。
真的是意外之喜。
胡青山也很满意,眼里满是欣赏和讚许,笑道:“光明啊,你们这批货卖出去肯定有市场,这质量,对得起价格!看来你们真是用心在做衣服。”
“那是当然了。”
“我们可还要靠著这批秋衣打开市场。”
陈光明笑道:“那接下去可以恭喜青山哥发財了。”
“一样一样,大家都发財。”
两人对这笔交易都满意的不得了。
陈光明一口气出了两百件秋衣,赚了两百二十块。
隨后,他又拉了满满一车布料出来。
按照他的预算,四十匹布料差不多能做四天时间。
所以他们约好三天之后再来运货。
等把事情都说好后,陈光明开著拖拉机返回。
在路上遇到两波社卡的,全都交了茶钱后,他们非常顺利的就通过的卡口,向著三家村的方向行驶过去。
回去后,他说了消息。
大家连忙都加快效率进行成衣的製作。
陈母更加受到鼓舞了。
婶子们做的也更刻苦了,每天都能製作很多成衣。
很多货郎也见到了,想要买成衣出去卖。
陈光明半推半就的就卖了出去,刚好让这些货郎先一步打开市场,他才能有机会下场赚大钱。
等到四天后。
陈光明再次去了胡青山那边。
从胡青山的嘴里他得知,自己这批秋衣卖的確实非常不错,如果接下去都是这质量,可以长期进行合作。
这下子,胡青山这边的路也走通了。
陈光明完全放下心来,接下去耐心搞生產就行了。
等他回到家的时候。
新作坊外面的围墙都已经建好了。
陈父这段时间也是春风得意。
先是卖鸭子跟著赚了一大波,但是帮陈光明干活每天都还有钱拿,陈父確实是赚到了。
现在新作坊建好了,陈光明就把拖拉机都停在了作坊院子里面,接下去他也会把各种物资存在这里。
等到第二天。
大哥和光胜哥要开著拖拉机先去镇上菜头哥那里装货,陈光明也跟了过去。
不过这一次,他没有打算跟车。
而是在马屿镇上下来,打算先去一趟张有財那里,再催一下缝纫机的事情。
“放心,货已经发出来了。”
“三天后,你还在老地方等就行了。”
张有財开口道。
他算算自己卖给陈光明的缝纫机数量,暗自吃惊。
这么多缝纫机都能开两个作坊了。
但是陈光明竟然还要,他感觉陈光明真的已经把作坊做起来了,让他都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每卖一台缝纫机,他都能得到一些分成。
“多谢有財哥。”
“我接下去还需要一些小商品。”
陈光明道。
张有財摆摆手,“我们也是在互助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