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又上报纸了
今年的梅雨季节似乎来的特別晚。
但是雨下起来之后就真的下个不停。
陈光明其实想过做雨衣,但是因为技术和材料的原因,最终还是放弃了,最后这个雨季什么也没干。
当然作坊还是一直开著。
他知道在梅雨季结束之后,天气就会变得炎热。
这个时候刚好把夏季的衣服做出来。
陈光明就打了好几个夏天衣服的板子。
夏天的衣服製作起来比较简单。
现在作坊里不管是那些婶子还是小姑娘,都已经能够熟练的製作新款的夏季衣服了。
陈光明就让大家都只製作新款衣服,那些老款的批发款式的衣服就先不做了。
而新款衣服和老款衣服最大的区別就在於商標,
上次他申请商標之后没多久就下来了。
但是陈光明没有声张,只是每一件作坊製作出来的衣服,都打上了新的商標,这些衣服更具有辨识度。
而那些仿製他家里新款衣服的作坊,自然而然的也把这个商標复製在了衣服上,然后更多的传播开来。
又是个把月时间过去。
梅雨季节终於渐渐过去了。
原本空旷的大街也渐渐的恢復了生气。
陈光明就去了百货商店谈夏季衣服的事情。
本来双方就已经是老合作关係,谈的非常顺利,
等到谈好了之后,拖拉机就把夏季衣服运到了百货商店,这些最新款式的衣服毫无疑问的受到了追捧。
大姨父不断收集著坊间的消息。
果然没多久之后,就有作坊开始仿製他们家的最新款的夏季衣服。
夏季衣服仿製起来比春季衣服还简单。
当然不管这些作坊怎么仿製,上去跟陈光明这边靠著板子严格做出来的衣服还是有著非常大的差距。
粗略可能看不真切。
但只要把两件衣服放在一起还是很容易就能看出来,现在仿製衣服在镇上已经没什么市场了。
当然他们没有在镇上卖,而是运到了其他的乡镇。
“光明,我们不管管吗?”大姨父忍不住问道。
“嗯,我们先不管。”
陈光明眯著眸子,心中早有成算了。
这些做纺织的新款夏季衣服现在只是在其他的乡镇卖,现如今在镇上的衣服出售並不会造成太多影响。
等他也想把生意做到其他乡镇的时候,这些带有商標的仿製衣服,反而会成为他的助力。
大姨父听完以后点点头。
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要让新款夏季衣服在镇上传播就可以了,其他乡镇他们现在確实也没能力管。
而且现在市场上面管的严,他们也不太敢把生意做到其他的乡镇去,就更不用说其他县城了。
“不急,市场的风向很快也会变的。”
事实上也正如他说的一样。
上半年的严查让本来已经渐渐发展起来的温城民营经济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市里的注意。
他们也意识到了,绝对不能让民营经济失去信心,不然他们之前付出的那些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在这种情况下,风向开始慢慢转变,
陈光明明显能感受到,这段时间的查处力度已经在下降,只要不是太过分,都不会查的太严。
但就算如此,很多的商贩还处於观望的状態。
他们不敢赌。
怕这些只是暂时的,一个不小心自己也会被抓进去,毕竟在之前的时候谁也都没有想过会有这一天。
但陈光明知道机会已经来了。
他知道天亮前的黎明已经到来。
形势已经发生改变。
虽然,现在全国各地还处於严查的状態中。
但是温州地区却早已经做出了改变,这也是温州地区能够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摇篮的主要原因前世的时候,就看到过一篇刊发在报纸上的关於四千精神文章,其中就描绘了温州地区这段时间的民营发展歷程。
他这边才刚想到那篇报纸,大姨父忽然急匆匆的走进来,他的手里面也拿著一份报纸。
“光明,你快看看。”大姨夫把报纸递过来。
陈光明接过来,发现这是县里的报纸。
他的目光就在报纸上扫过。
往期的报纸他也都有看,很多时候报纸的封面上都是关於严查的內容,还有上面最新的政策。
但是这一份报纸上並没有记载关於严查的內容,反而在头版的下面一点,他发现竟然有关於自己的报导。
这是上一次他收村里的那些农副產品的报导。
曹干事过来询问完后就没有后续了。
陈光明都已经快忘记这件事了,没想到这么久时间之后,报纸上竟然刊发了关於他的报导。
他忍不住陷入沉思。
“光明,这是一件大好事啊。”大姨夫非常高兴。
在他看来,陈光明的事情能够被刊发在报纸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肯定也是认可陈光明那些举动的。
他马上就想到了陈光明之前说过的那句话,市场风向很快就会转变,这或许就是一个信號。
“嗯,时机已经到了。”陈光明也笑起来。
他知道现在严查肯定还不会结束,但是报纸愿意刊发他的事情就已经代表了一种態度。
倒卖这些事情或许还不行。
但是像陈光明这样老老实实的民营活动肯定还是被支持的,只要大家规规矩矩的做事情,就不怕被查。
大姨夫听了他的话以后,整个人也激动起来了。
这段时间周围的气氛確实有点压抑,
就在两人说著话的时候,村长和干部们也看到了这份报纸,看到陈光明又上报纸了,他们脸上也露出了与有荣焉的表情,报纸上可还有不少关於三家村的內容。
他们作为三家村的村长和干部肯定也有一份功绩。
再三確认之后,他们就把这份报纸贴在了宣传栏上,打算让村里的村民们也全都看看。
没多久就有村民看到了。
一下子村民们全都议论纷纷起来。
这都已经是陈光明第二次上报纸了。
第一次的时候是因为万元户,而这一次则是因为帮助十里八乡售卖农副產品,带著村民们致富而这一次他们也都参与其中。
靠著陈光明的农副產品回收站,村民们靠著种地都已经赚了不少钱,接下去都打算接下来再多种点地。
大家都在说陈光明厉害,只要跟著陈光明干就能够发家致富,以后的日子肯定也会越过越好。
“陈老二,光明真的越来越有出息了。”
“是啊,是啊,德顺,你也厉害,这农副產品回收站没有你把关还真的不行,报纸上都提到你了。”
田间地头,大家都在恭维著陈父,好话全都一箩筐的往外冒,给陈父老脸上都夸出了一朵。
“哈哈哈,都是靠著大家帮忙。”
陈父笑著说著客气话。
这段时间他管农副產品的收购问题,也是越发的顺手起来,有种自己种地的本事终於有用武之地的感觉,每天做起事情来都精神抖数的。
当然除了他之外,好兄弟们也都帮了大忙,
陈父这话把大家都给夸了。
大傢伙也都高兴的笑了起来,与有荣焉。
另一边的作坊里面。
有人看到了报纸回来跟大家说,
大家都停下手上的活计,短暂休息的同时也都在说这件事,夸奖陈光明真的是做一行成一行。
先是製衣作坊和运输队,现在连农副產品回收站都做的这么成功,甚至都上了报纸,真的太厉害了。
林雨溪和陈母也被大家围著夸。
现在婆媳两个一个人管著帐,一个管著作坊生產。
配合得非常好。
现在製衣作坊都不需要陈光明去过多的担心了。
“你们两个命真的好。”有婶子羡慕道林雨溪和陈母自然也是这么感觉的。
“大家都是有福气的人,以后大家肯定也能过的越来越好。”林雨溪笑道。
经过这段时间的锻链,她说起话来也越发的好听了,毕竟经常要跟大家对帐,接触的人多了也会讲了。
“是啊,是啊,大家都是有福气的人。”
“还是要靠著光明答谢,光明能更好,我们肯定也能跟著沾光。”大家纷纷笑起来,气氛融洽。
在十里八乡他们村可早已经是有名的富裕村了。
这些时间他们也都赚到了钱,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原本发愁的媳妇儿都有了著落,生活都有了盼头。
“好了,好了,大家赶紧干活吧。”
“光明可是说了百货商店的夏季衣服卖的好,大家也要抓紧点,多做一些衣服出来,大家也能赚更多。”
“好好好,赶紧去干活。”
婶子们相互聊了一会儿,就又回到自己的工位上继续做衣服,做的衣服都是按件计数的,都是为自己做,做的多赚的也多,她们做起来也都动力满满。
林雨溪和陈母看著这一幕也很满意。
隨后,林雨溪就笑著跟大家说:“大家这段时间辛苦辛苦,光明说了等忙过这一阵给大家包个大红包。”
大家听到有红包,一个个更有精神了。
陈母听闻之后,等两个人都出了这些作坊后,忍不住问林雨溪,怎么还要给大家发红包?
其实製衣作坊里面的工资已经不低了,那些纺织厂里面的工人工资都没有这么高,红包其实没必要。
“娘,这是光明之前说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