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但是目前最大的瓶颈是更改程序的技术,这个技术需要极好的数学功底和工具机实践目前来看,暂时只有林哲可以做。
李厂长决定,让林哲带领一组学徒工,改造几台工具机,专门生產简单工件,林哲负责统筹,並继续进行研究。
虽然只是阶段性成功,李厂长还是向部里进行了匯报,可惜目前的技术大突破的报告太多了,这个报告放在这些里面,显得微不足道。
李厂长的后台就是自己的老丈人,是部里的副部长,在某次家宴中听到李厂长的匯报后,副部长说:“你们这个报告是真的做出来了,没有吹牛。”
“这绝对没有,我们那负责技术的两个人,特別轴,一点都没夸大,说什么科学要严谨,数据一点没造假。”
“现在上上下下有这股风,我看不能长久,你们这个东西,虽然小,但是对厂里是有意义的,有精力,还是要继续支持。”
因此李厂长在厂里没有大肆宣传,只在小范围內进行了讚赏,但是福利待遇没有落下。
今年的物资供应比去年紧张,不过厂里前几年就开始弄附属农场,主要是提供养猪,
做豆腐,做豆油等副食品。
全厂一万多人,如果要满足所有的人的肉食需要,显然是做不到的。但是满足其中一小部分,却是绰绰有余。
这些农场生產出来的副食品,厂里的人进行私下分配,当然没有人敢干,厂领导们的共识是这些东西必须全部用在厂內,但是全场平均分配,杯水车薪,起不到什么作用。
最后在后勤部的建议下,厂里决定每天发出500-600张餐券,用这个餐券可以去特殊食堂免费吃一顿大餐,至少保证每个工人每月至少有一次吃的机会。
剩余的餐券就作为奖励,奖给厂里的骨干工人和重要人员,当然分配权都是在领导手上。像易中海、刘海中这样的高级工人,技术科的技术员等,平均每个月可以分配3-4
张。
当然领导干部们就可以分配到更多了,具体是多少,就没有人能说准,就是肯定不允许每天去。
平时林哲大概在车间分配2-3张,在技术科那边也可以分2-3张,数量已经比较多了,
这次技术更新,李厂长特地找来林哲告诉他:
“小林,这次做的非常好。不过现在技术改进只完成了一半,还要继续努力啊。
作为奖励,厂里决定保证你每月至少有10张餐券,要再接再厉,爭取为厂里作出更大的贡献。”
林哲赶紧感谢道:“谢谢领导,我一定听听领导的命令,努力工作,儘快完成。”
目前,基础粮食定量是可以保证的,用餐券吃饭,主食也是需要提供粮票。
但是普通人现在缺的是肉和油,猪肉的定量越来越少,而餐券提供的大餐,保证至少有一个大肉菜,多油多肉,吃的饱,吃的有营养。
所以,很多工人如果分配到餐券,会把打到的餐带回家全家人加餐。就这一点,让閆埠贵知道后,每次看到有人打菜回来,就恨不得打开看看,最好能尝一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