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期间,林哲去过港岛几次,每次都是1-2天,有时候去可颐那,有时候不去。
他已经拿到了玻璃钢的数据,还调配出几种比较好的配方,钢厂这边建了一个小的生產线,可以生產一些用,也卖出了些,但是品质和成本和进口的相比,並无什么优势。
可颐已经弄到了一个方吨货轮,用的是何俊杰那边的贷款,付了20%的首付。
船厂的大部分技工都去进行了修理,甚至影响了部分订单的交付,但是无论经验还是技术都提升了不少。
自从林哲要求的技工手册严格执行以来,不但半自动缝纫机和半自动拉链机的生產精度提高了,而且柴油发动机和齿轮机的精密度也提升了很多,加上最新的精密机械用钢的应用,逆向仿製总算成功,至少可以代替二手的进口產品了。
船厂试用之后,也非常高兴,终於有了一个稳定的发动机来源了,不仅降低了成本,
还增加了標准化作业,提高了速度。
在同样成本之下,高速渡轮的航速达到了25节,大马力拖船的拖力达到了50吨,性价比在港岛上可谓一枝独秀。订单不断。
船厂又新增了一个船坞,產量提升了50%。
另外根据林哲的设计,用了新生產线的玻璃钢,生產了一种快艇,速度达到了30节,
很大可能会被水警採购。
万吨货轮修理好之后,已经进行了一次试航,港岛→东京(日本)→釜山(韩国)→
港岛。
先运纺织品到东京,卸下货后装上钢材到釜山,放下部分钢材,再运一些海產品,钨矿回港岛。
最后一程利润不高,但不计算货轮的折旧修理费用,整个航线也盈利了30多万,如果搞熟悉了,可以提高到50-80万。
但是林哲一直没有想到好办法去广川,只能和秀兰写信,因为不能写的太过分,反而更增加了两人之间的思念和感情。
时间逐渐到了9月份,秋粮上市后,粮食供应不是增多,反而控制的更严格了,人人都知道情况可能会更差。
院子里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蔬菜,林哲小院子里面的蔬菜和瓜果成了所有人眼红的对象。
这天,林哲一进四合院,閆埠贵带著一批人,围住了林哲,林哲问道:“閆老师,您带这些人,有什么事情吗?”
閆埠贵道:“小林,你在院子里种了那么多蔬菜,瓜果,大家都没有吃的了,是不是分给大家一些。”
林哲笑道:“首先,院子里面是我家的地,是有房契的,而且种蔬菜瓜果的时候我也劝过你们,可以先种一些,是你们自己不愿意的。说嫌麻烦,每天工作那么忙,回来哪有时间弄啊。
这事情我不止对一个人说过吧,周大哥也在,我和您说过吧,我还说,我还剩下些种子,你可以拿过去用。
而且,你们现在种的这些菜的种子也都是我给的啊。”
周家媳妇说道:“那是两回事,都是一个院子的,总不能真看著我们被饿死吧。大傢伙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