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车厢浮世绘
林哲挤进去包厢,包厢里已经坐了两个人:
靠窗的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呢子中山装熨得笔挺,正用钢笔在文件上批註;
对面坐著个戴眼镜的学者模样的人,膝盖上摊开一本俄文期刊。
林哲放下箱子,搓了搓冻僵的手:“同志,请问这里是6號包厢吗?『
中年人抬起头,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带著审视:“是的。你是..:“
“第三钢铁厂技术员林哲。“他掏出工作证,“去上海出差的返程。
2
眼镜学者闻言抬起头:“钢铁厂的?我是南京大学物理系周明远。
这时包厢门又被推开,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农挤了进来,身后拖著几个鼓鼓的麻袋:“劳驾让让..:“浓重的河北口音。
“这位老同志是?“周教授问道。
“俺是保定红旗公社的王德贵。“老农把麻袋塞到铺位下,“去上海学习新式农具使用。“
他布满裂口的手从怀里摸出介绍信,上面盖著公社的大红章。
林哲刚想帮忙安置行李,包厢里又进来个穿旧军装的男人。
他左脸颊有道疤,一进门就利落地敬了个军礼:“赵铁柱,原志愿军炮兵团,转业到石家庄机械厂。“
最后进来的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蓝布袄外罩著件半新的呢子外套,手里紧紧著个牛皮纸信封:
“我叫方卫国,上海光明中学高三学生..:“他的声音有些紧张,“父亲调任bj工作,我跟著去备考...“
六人正寒暄著,包厢门再次打开。一个三十出头的女同志站在门口,白大褂下露出深蓝色列寧装:“请问这里是...“
“请进请进!“周教授连忙起身,“您是...“
“陈玉梅,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医生,去bj参加医疗培训。“她晃了晃胸前的工作证,
红十字药箱隨著动作发出玻璃瓶碰撞的轻响。
林哲注意到李处长(那位穿呢子中山装的)在听到“医生“时,下意识摸了摸左胸口袋。而老赵的目光在陈医生的药箱上停留了几秒。
“都站著做什么?“王支书拍拍铺位,“挤挤都能坐下。这年头能坐上臥铺都是缘分。“
列车开动后,王支书从麻袋里掏出几个烤红薯,表皮焦黑,冒著热气。
“自家地里偷种的,“他压低声音,布满老茧的手指开红薯,橙黄的在昏暗的车厢里格外鲜艷,“农技站说这是新品种,抗旱。“
红薯的甜香在包厢里瀰漫。李处长推了推金丝眼镜,从公文包取出个铝製饭盒。
掀开时油脂的香气立刻盖过了红薯味,白米饭上整齐码著三片红烧肉,肥瘦相间,酱色透亮。
“部里特供。“李处长语气平淡,却特意把饭盒往中间放了放。
林哲注意到他手腕上的上海表在晃动,錶带勒出的红痕还没消退。
方卫国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突然起身:“我、我去趟厕所...“
“坐下!“老赵一把拽住他,从军装內袋掏出个布包,层层打开是半块发黑的窝头,“掺了榆树皮的,尝尝?“窝头上还留著牙印。
陈医生默默打开药箱,取出几支葡萄口服液:“备考的学生最需要营养..:“
天刚蒙蒙亮,列车在德州站临时停靠。
林哲被窗外嘈杂的人声惊醒,掀开窗帘一角,看见月台上挤满了人,几个铁路职工正从货车上卸下几麻袋杂合面,扯著嗓子喊:
“凭车票购买,每人限两斤!不要粮票!『
包厢里,王支书已经一骨碌爬起来,拉著布鞋就要往外冲:“俺得给村里梢点回去!“
“等等。“林哲从铺位下抽出个布口袋,“人多,我帮您一块儿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