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说,就是每节浮舱长12米,总共7节,拼出一个84米长的平台;每节用高锰钢造壳体,內部分6个水密舱,侧壁预留管线;设计配套滑轨与可拆底板,方便通用化维修。
这样一个,估计可以维修8000吨以下的中型货轮,如果再模块化改装一下,万吨左右的也可以试试。
以后如果成熟的话,可以用几个拼在一起,搞成万吨货轮的浮动船坞。
林哲躺在山腹中的温泉里,看著上面洒下来的阳光,仔细地感应著周围,並没有发现有人关注自己。
上次特地让赵主任多弄了点吃的东西,但是林哲都没有做饭,自从宋盈离开后,林哲就吃炼製的丹药,每天一粒,再也不饿,气质更为出尘,毕竟不用排泄了。
想到这,林哲从温泉里爬了出来,真舒服啊,除了少了个女人帮自己洗澡穿衣服。
隨便穿了件衣服,两三步走到九龙塘大屋。
感应了一下,发现还是没有人,也不知道她们平时什么时候安排人来打扫,下次问问,別碰上了。
上到二楼书房,整座大屋又恢復了林哲个人独居的科学宅男的房子的样子。
换了一套麻的家居服,林哲去了无线电实验室。坐到实验室台前,林哲才想起自己的上次还打算研究一下无线对讲机,这次在小汤山也看见有人在用,但是需要一个人背著,太麻烦了。
以前用的是真空管,现在已经发展成电晶体了,用电晶体代替真空管,至少可以小型化吧。
而且上次已经想过一段时间,正好今天把它给完成。
第一个难点就在於如何让设备同时收发信號而不互相干扰,这两天其实林哲已经想到了,突破点在於变频,让收发电路工作在不同频段,用石英晶体振盪器做精確频率控制·—.—·
金属滑动的咔嗒声在静夜里格外清脆。13.8mhz的中频放大,配合lc滤波电路,示波器上的波形突然变得乾净锐利。
林哲一个难点一个难点的克服,一直到半夜,才终於开始组装样机。
他修长的手指像外科医生般精准,將黄豆大小的锗电晶体焊在覆铜板上。当他把自製环形天线接上示波器时,萤光屏上突然跳出完美的正弦波。
只要理论止確,一切都不成问题。
等到天光微亮的时候,林哲已经组装好几组,预计通话距离三公里,续航十二小时,
重量不到警用设备的三分之一。
走出实验室,外面天光微微亮,微风袭来,正是练拳的好时机。
林哲也没有像以前那样跑到海边,就在院子里练起来,形意,八卦,太极,再练了枪和剑,直到天光大亮,满身大汗才停止。
林哲走进客厅,自己从冰箱里拿了瓶汽水,然后打电话给雪晴。
是张接的电话:“郭宅,请问您哪位。”
“张婶,我找雪晴。”
“姑爷,早,您稍等,我叫小姐,她已经起来了。”
雪晴拿起电话,刚说了一声“小哲,一一“找个人过来帮我洗澡,陪我睡觉,困死了。”说完就掛断了电话。
雪晴拿著电话面面相,这死鬼。很想过去,但是今天已经约了人。
对张道:“等一下送月姨去大屋,让她带姑爷的早餐一起过去。”
“是,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