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全族!供我科举 > 第58章 利益之网

第58章 利益之网

秦思齐只觉得耳畔嗡嗡作响,赵明远的声音忽远忽近。“发什么愣呢?“赵明远用摺扇敲了敲他的肩膀,扇骨上镶嵌的翡翠在阳光下泛著油腻的光,“走,我带你去见我爹。“这位紈絝子弟此刻已经完全恢復了往日的倨傲,方才树荫下那个战战兢兢的少年仿佛只是幻觉。

秦思齐的视线落在赵明远腰间晃动的玉佩上。那枚象徵“孝廉方正“的玉佩隨著主人的动作不断翻转,赵明远说,去年父亲给巡抚送了一尊白玉观音,才换来这块凭证玉佩。

“以后你就跟著我混。“赵明远揽住秦思齐的肩膀,丝绸衣袖上的金线刺绣硌得人生疼,“我爹说了,你这脑子要是走不通科举,经商准能赚大钱。“他突然压低声音,“那两千两银子,让我爹出!“

街对面绸缎庄的伙计正在卸货,一匹匹杭绸从马车上滚落,展开的瞬间如同泄地的水银。秦思齐望著那些流动的银光,想起先生说过的话“商人重利轻別离“。但赵明远现在是个例外。

“让我想想。“秦思齐轻轻挣脱赵明远的手臂,“若是...若是真混不下去了,再投奔你。“

赵明远不以为然地撇撇嘴,正要说话,却见秦思齐突然转身:“走,我们去李通判府上。“

“李文焕家?“赵明远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声音陡然拔高,“他不是去东林书院了吗?连封信都不来,还有林静之...“话未说完,他突然意识到什么似的瞪大眼睛,“等等,你该不会是要...“

秦思齐已经大步走向停在街角的马车。车辕上掛著的铜铃隨著他的动作叮噹作响,像是某种无言的催促。

李府的青砖照壁在暮色中泛著冷光。门房接过名帖时,眼睛在两人身上来回扫视,特別是看到赵明远腰间玉佩时,嘴角微不可察地笑了笑。

“两位公子请隨我来。“穿过三道月洞门,秦思齐注意到每道门楣上都刻著不同的箴言“清慎勤“、“端方正直“、“明镜高悬“,字跡苍劲有力,与衙门匾额如出一辙。

偏房里点著芸香,赵明远刚坐下就忍不住扭动身体,檀木椅上的雕硌得他坐立不安。

“听说上月李大人审茶盐案...“赵明远凑过来耳语,却被突然进来的丫鬟打断。小丫鬟捧著茶盘,递给二人,便离开。赵明远在也不敢说话了。老实起来。

足足等了半个时辰,当管家终於来引路时,穿过迴廊,来到书房里沉水香浓得几乎凝成实质。李通判背对著门口站在书架前,正在翻阅一册《洗冤集录》。听到通报也没有转身,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等候。书案上摊开的案卷墨跡未乾,硃笔批註鲜艷如血。

赵明远缩在角落的绣墩上,活像只被嚇的鵪鶉。他不断偷瞄李通判,不敢言语。

秦思齐静静站著,目光落在书架上那排崭新的《大丰律》上。这些装帧精美的典籍与屋內陈设格格不入,像是从未被真正翻阅过。

“说吧。“李通判突然开口,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公堂上传来。他依然没有转身,只是抬手取下书架最高处的一个黑漆木匣。

秦思齐从怀中取出那封信,双手呈上:“谢大人引见之恩。“他的声音在寂静的书房里格外清晰,“但学生以为,读书人当以真才实学为本。“

木匣“咔嗒“一声打开。李通判终於转过身来,严肃的面容上突然绽开笑容,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像是终於等到鱼入网的渔夫。这个笑容让人看起来莫名让人脊背发凉。

“好一个真才实学。“李通判用信笺轻轻拍打掌心,“你在县试的答卷我看过,'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他突然逼近一步,“可你没写后半句——'民无信不立'。“明明知道考试答案,知道考了第几名。但还是问秦思齐考了第几名。

秦思齐压著內心的恐惧回復者:“学生不才,侥倖得了案首。“

“侥倖?“李通判突然大笑,猛地收住笑声,“你是想图谋更大的利益。“

秦思齐感到有冷汗顺著脊樑滑下,但他依然挺直了腰背:“学生愚钝,请大人明示。“

“你的財富在这里。“李通判突然用戒尺指向赵明远,嚇得后者差点跪了下,“在你身边这些达官显贵之子身上。“戒尺又转向窗外,“在那你哪些族人身上...“

秦思齐不知何故,冒出秦夫子的面容,对著他说:“农门之子,必早具慧识,方可得资財之助。夫贫者,处身困境,若繁星隱於暗夜,欲求显耀,非得其径不可。如王戎早慧,七岁观道旁李树,诸儿竞逐取之,唯戎不动,言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验之果然 。其幼年便善察、能思,见微知著,此乃早慧之证。贫寒子弟,如无这般慧心,仅恃劳力,欲脱穷困,难矣。盖因世间资財,常聚於善用智巧者之手。穷人若能於幼学之年,敏而好学,洞察事理,知晓取捨,方能脱颖而出,引人瞩目,继而获人赏识,得资源之援。所谓 “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饰非”,早具聪慧,善於运用,方有机会突破贫寒之桎梏,於困厄中觅得生机,开启富足之门 。”

“但待有功成名就之时,藏拙著是必然,”当时不解其意,此刻却如醍醐灌顶。他抬头直视李通判的眼睛:“大人是说...“

“你比文焕聪明。“李通判从木匣中取出一份名册,“这是今年府试的考生名录,后面標註著家世背景。“他將名册推到秦思齐面前,“你可知为何歷代都有'结保'之制?“

赵明远终於忍不住插嘴:“不是为了防止冒籍...“

“蠢材!“李通判的惊堂木拍在案上,震得茶盏跳动,“那是让你们互相勾连,织就一张网!“他转向秦思齐,声音突然柔和下来,“你既然懂得在'子曰'前加'孔子',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

秦思齐望向名册,在烛光下隱约看见几个被硃笔圈起的名字。他突然明白了李通判的暗示,这些被標记的考生,或许就是赵家父子所说的那些个“名额“。成为我们的棋子,成为他们的把柄。

李通判已经坐回太师椅,正在用一块丝帕擦拭玉。谈话之间,月光从窗欞间渗入,將他半边脸照得惨白,半边脸隱在阴影中。

“学生...“秦思齐刚要开口,却被李通判抬手制止。

“回去想想。“通判大人最后说道,手指轻轻抚过名册上某个被反覆描画的名字,“想想什么是真正的'孔子曰。但我希望你这次凭藉,真才实学去考,放心,这次有寒门学子名额,只是名额不多罢了,大不了,下次继续...“

而后秦思齐问道:“我故乡,淤田案之事...”还没有等问完,就听到李通判说道:“这不是你该管的事情,科举才是...半个月后,会有结果,时辰不早,老夫就不留饭食。”

当两人退出书房时,赵明远已经汗透重衣。像是被上酷刑一般。秦思齐只感觉,被別人看透了,浑身如无衣裳一般。下意识紧了紧衣物。

(以 “星隱暗夜” 喻贫寒子弟的生存困境,强调 “非智莫达” 的必然性,呼应《墨子?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的思想,指出智慧是打破阶层固化的关键。

典出《世说新语?雅量》,王戎通过 “树在道边而多子” 的反常现象,推理出 “苦李” 的结论,体现 “察微 — 推理 — 验证” 的思维链条,与《中庸》“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的治学方法相通。

正面:“善用智巧者聚资財” 暗合《史记?货殖列传》“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 的商业智慧;反面:“徒恃劳力难脱贫” 批判《庄子?天地》中 “用力甚寡而见功多” 的反效率观,强调智力对体力的超越性。

1.“幼而敏学” 对应《三字经》“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的启蒙教育观;

2.“洞明事理” 化用《周易?繫辞》“穷理尽性,以至於命” 的哲学追求;

3.“得援资源” 则契合《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於物也” 的借力思维。)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姣姣美人总被强取豪夺【快穿】 教导培训?谁教你这么改机娘的? 七零不做冤大头,下乡赶山娶村花 修仙:记录美好生活 穿越女尊,对象天道包分配 开局成为老登让精神小妹崩 怎么办!高冷首长一亲就红温 暗恋对象又坏又撩,她招架不住 姐姐哭起来,更漂亮了呢 资本家小姐觉醒后,揣孕肚追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