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书匣子!怎、怎么开了?”李振脸色煞白,手忙脚乱地打开那个本应锁好的小木匣,里面除了几本书,空空如也!存放银两的锦囊也不见了!
“我的也是!银袋!我的盘缠和…和路引、书院荐书全不见了!”张祥瀚也慌了神,几乎將行李翻了个底朝天,却一无所获!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两人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路引、荐书、证明举人身份的文书,还有大半盘缠,对於远行在外的书生而言,这些便是身份和前途的保障,如今竟不翼而飞!
“昨夜入睡前明明检查过,锁得好好的!”李振声音发颤,难以置信地看著自己被撬开的精致皮箱。
“定是遭了贼了!这客栈有贼!”张祥瀚又惊又怒,猛地捶了一下桌子。
动静惊动了隔壁的秦思齐。他闻声赶来,见状也是大吃一惊。他立刻检查自己的行李和文书,却发现一切完好无损,银钱文书俱在。
“思齐兄,你的没事?”李振急问,语气中带著一丝难以置信。
“无恙。”秦思齐眉头紧锁,沉声道,“看来贼人是衝著上等房去的。或许……是因我住的是中等房,贼人以为无甚油水,未下手?”他心中闪过一丝疑虑,但此刻无暇细想。
李振跌坐板凳上,满脸绝望:“这可如何是好!没有路引和荐书,莫说去白鹿洞书院,便是沿途关卡都难以通过,寸步难行啊!”
张祥瀚亦是面如死灰,“难道要流落在此不成?”
秦思齐果断道:“二位兄台切勿慌乱,当务之急是立刻报官!我等皆是有功名在身,且在九江府地界遭此窃案,更是欲往白鹿洞研学之人,官府绝不会坐视不管。”
事已至此,別无他法。秦思齐让秦实诚立刻去客栈掌柜处说明情况,並要求保护现场(虽则贼人恐怕早已远遁)。隨后,他陪同六神无主的李振、张祥瀚,带著各自的书童,急匆匆赶往县衙。
来到县衙前,秦思齐整了整衣冠,对值守的衙役沉稳说道:“劳烦差大哥通稟县尊老爷,湖广举人李振、张祥瀚,秦思齐有要事求见!我等乃赴白鹿洞书院研学之士,昨夜於潯阳客栈遭遇窃盗,丟失重要文书银两,恳请县尊为我等做主!”
衙役一听是三位举人老爷,而且还是去白鹿洞书院的学子,不敢怠慢,立刻入內通传。不多时,便有人引他们进入二堂。
德化县县令姓周,约莫五十岁年纪,听闻是三位举人,尤其是还涉及白鹿洞书院,立刻升堂处理此案。(明代规定,秀才以上功名者见官不跪,且涉及士子案件,地方官需慎重处理。)
三人进入公堂,依礼见过县尊。周县令態度颇为和蔼,赐座后便询问详情。
李振和张祥瀚强压惊慌,將昨夜入住潯阳客栈上等房、今晨发现文书银两被盗的经过详细陈述了一遍,並强调了丟失物品的重要性:路引、荐书、证明举人身份的户帖副本、若干银两。
秦思齐则作为旁证,补充说明了住宿安排和自己倖免於难的情况,並言明三人此行目的是前往白鹿洞书院游学。
周县令听完,面色凝重起来。三位举人在本县境內,尤其是准备前往白鹿洞书院这样的文教圣地之前遭窃,此事若处理不好,不仅影响士林声誉,也显得他地方治理无方。
周县令安抚道,“此事既发生在本县,本官定当竭力查办,务必追回失物,严惩窃贼!”他隨即按照明代司法程序,首先吩咐刑房书吏详细录下李、张二人的口供、失物清单(包括文书样式、银两数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