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怎么说,新生的狮虎豹兽,还真就在极寒的环境下生存了下来。
可惜,它没有进化,而是返祖了。
接著。
陈佑又孵化了好几个狮虎豹兽族群,分別对其进行不同环境的模擬。
结果都跟这次差不多。
没有一次进化,只有返祖。
最牛逼的一次,是激活了洞狮的基因,那体现才叫一个嚇人。
经过这些实验,陈佑算是看明白了。
三螺旋基因结构,想要进化是真的难,但要是基因中储存足够的基因信息,那么拥有三螺旋基因结构的生物,基本上就能够適应任何环境。
这个適应包括有氧无氧,陆地和水下,极寒和极热,失误的充足与否。
反正只要有相关的基因信息,生物就可以適应相应的环境。
这个適应速度,可比进化快多了。
生物的进化是需要时间的。
而適应环境,只要在短时间內不死,就可以转化完成。
这种自適应基因算法的改变,有好有坏。
可能这种算法不利於生物的进化,也不利於物种的多样性培养。
但却对虫族的某些单位很重要。
有了这个基因,只要给虫族单位的基因信息中填充足够的基因组,那么虫族单位就能够適应任何环境。
除此之外,对於植物来说更重要。
原本就拥有很强生存能力的植物,要是配合上三螺旋基因结构和海量的基因信息,那基本上就不会死。
对了。
还有一点,那就是三螺旋基因结构,是没有生殖隔离的。
但所有与三螺旋基因结构生物进行交配繁殖的物种,生下来的永远是三螺旋基因结构的生物。
並且这个三螺旋基因结构的生物,会吸收另外一个物种的基因池,
具体会不会进行另外一个物种的基因表达,完全看当时的环境更適合哪种基因。
可以说,三螺旋基因结构的发展,不是朝著进化去的,而是朝著掠夺去的。
不断的吸收其它生物的基因信息,可以隨时调整自身的基因信息,让三螺旋基因结构的生物,
拥有超强的生存能力。
就是有一点。
一旦遇到物种不丰富的环境,又无法自行进化,那么三螺旋基因结构的生物,潜力就变得十分有限。
可以说,上限基本被锁死。
物种越多,基因越强,那么三螺旋基因结构生物就越强。
反之则越垃圾。
“这么看来,三螺旋基因结构非常適合菌毯这种虫族单位。
毕竟虫族本身对进化的需求很大,不能被三螺旋基因结构限制住。
但菌毯不需要进化,它需要的就是適应性,给虫族提供后勤保障。”
陈佑把三螺旋基因结构的各项算法与代码都保留下来,然后导出菌毯的基因代码,开始对其进行修改。
修改的同时,把他目前手中掌握的接近两百万种基因数据,全部都储存进去。
最后,通过榕树基地,对那边的菌毯进行改造,使其变成三螺旋基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