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好啊,叛徒终將遗臭万年
江陵,城郊,田地。
艷阳灿灿,却人头攒动。
整个江陵稍有身份的人,此时都匯聚於此。
刘备坐在伞盖之下,望著前方,两方人马,正在犁地。
一方用当前直辕犁,一人控犁,一人牵引两头耕牛,往前耕地。
一方用新制曲辕犁,一人控犁,亦控耕牛,往前耕地。
两方同时出发,起初,两边並未有差异,但时间渐长,一人一牛曲辕犁,竟超过了两人两牛直辕犁。
刘备等人当时就坐不住了,纷纷起身张望,
潘看向身旁桓阶,阴沉道:“看到了没有,此物实在太过骇人,一人一牛竟然比两人两牛耕地更快,农人负担大大减轻,岂会再依附我世家?”
自从那日和赵少杰打赌后,潘一直密切关注赵少杰动向。
得知了曲辕犁的存在,真心如死灰。
是以,才有当日爆发。
桓阶也瞪大双眼,哀声道:“农人不依附我等也能生存,实非我等之福曲辕犁唐代定製,成为彻底摧毁世家豪门根基,一头牛一个人可以耕种更多田地,太平年月,
普通人自然不会依附世家。
等到黄巢崛起,世家覆灭,社会形態大为改变,世家再没復起,反是中小地主隨之崛起。
诸葛亮看了一眼潘,嘆息道:“世家看来只能走少杰规划的道路。”
他自己是不怎么在意世家地位的。
但赵少杰也告诉他,没了世家,中小地主虽然看上去是社会进步,但也使得汉人没有了古代必有的军事贵族。
中小地主无法组织人力,当朝廷衰落之日,蛮夷入侵,无法抵挡,竟让汉人两次亡国。
所以,世家类似的组织还必须得有。
“承明,表奏准备好了吗?”诸葛亮询问潘。
潘溶答应道:“已经备好。”
“明日公议。”诸葛亮道。
潘睿应道:“喏。”
正在此时,一人一牛曲辕犁的一方,竟在折返回来的途中,而两人两牛的一方,竟还在对面地头调整直辕犁,甚至多了一个人帮忙。
人力和耕牛都减少了一半,耕地效率却提高了一倍。
刘备按捺不住,起身说道,“我去试试!”
旁人还未劝阻,刘备已经脱掉鞋子,捲起袖子,跑到田地中,从农夫手中接过曲辕犁,按照农夫提点,刘备亲自耕种。
“竟然不累?”刘备然道。
农夫道:“不累,当真不累,往日耕地,还要压犁,犁地三五亩人就累的不行,用新犁,只要扶住,调整方向就好,我看用新犁,我能每日耕地十亩。”
“你不累,牛也累啊!”刘备笑道。
农夫一愜,笑道:“啊,是也,牛会累。我竟不如左將军懂耕地啊!”
待刘备耕地归来,眾人纷纷上前打量曲辕犁。
“主公,天佑我等!”
“此物推广开来,必然解放更多人力。”
“我看多用木质,少量铁质,应该不会耗费多少钱。”
人群议论中,廖立、张存两个人也无话可说。
此物太骇人了。
刘备清理乾净之后,重新回到伞盖下面,喝了一口茶,本来想吃,想起赵少杰尿病警告,
又没动,笑道:“少杰、诸葛夫人还有实验室工匠记功!”
赵少杰、黄月英以及隨行的工匠上前施礼,“谢主公。”“谢將军。”
庞统迟疑了一瞬,上前道:“主公,此物一旦铺开,极容易仿製,如果被曹操、孙权、刘璋治下的人学去,我等优势不在。”
“以我看来,当隔绝外人来我荆州!”
不少人出言赞同。
刘备看了一眼诸葛亮、赵少杰,缓缓道:“此物大为减轻农人负担,若行天下,对百姓不是好事儿?至於是曹操、孙权,刘璋治下,难道不是我大汉百姓?”
“送给他们!”
刘备其实也想过,等统一天下再推广,但知道歷史的他,反而对自己要求更高。
眾人闻言,纷纷伏拜在地。
“主公仁德!”
赵少杰看看左右,也跪了下去,当然,十分鬱闷,哪怕是爸爸,也不用动不动下跪啊。
刘备摆摆手:“起来吧。”
眾人起身。
为了庆贺曲辕犁问世,江陵城中,又是饮宴。
“你这小子,脑子里装的什么?”张飞抱著酒杯走到赵少杰面前,哈哈大笑。
赵少杰看了一眼张飞,得意道:“知识!”
张飞忽然压低声音:“少杰,你做诗那么多,能不能与我两首?我知道,此事太过,但土人君子都瞧不起我,以我无文采,不愿交往,我若有了诗词,他们必定待我上宾。”
赵少杰忽然眼前一亮,说道:“可以。”
“你当真答应?”张飞不可思议道。
赵少杰大笑:“我骗过人?”
“好,你与我一首诗,我把前日主公赐我的金百斤,银百斤,蜀锦百匹,全部给你!”张飞高兴地手舞足蹈。
那日,赵少杰对诸葛亮坦白身份。
刘备自觉亏待关羽、张飞,所以给两人各赐下金百斤,银百斤,蜀锦百匹,还有其他一些东西搞得关羽、张飞莫名其妙,封赏不是赐过了吗?
不过,两人对刘备忠心耿耿,亦臣亦友,刘备敢给,他们就敢要。
“那我就不客气了!”赵少杰同样敢要,反正他要了之后,也不是自己享受,主要还是投入到实验室中。
张飞低声道:“那你儘快写好,我背熟了,你再刻印出去,为我扬名。”
“不错,这是个好主意。”赵少杰狡点一笑。
他忽然发现,刘备这一方的人,好像诗词方面差了点,人不能光顾著自己,也得帮帮朋友。
饮宴之后。
赵少杰回到家中,就把自己关在书房。
琢磨了一会儿。
马上写下,石灰吟,刘备————
秋思,张飞—·
写好之后,翌日赵少杰就去工坊准备刻板,顺便查看活泥字的製作情况,可惜依旧不太好用,
只能放弃,继续用刻板印刷。
衙署大堂。
刘备还未过来。
桓阶看向潘,皱眉道:“若用阉奴替代汉民,生產效率会大大降低,承明,你此策不妥。”
“那怎么办?北方曹操迁移蛮夷越来越多,久必成腹心之患,我长於武陵,深知蛮夷脾性,畏威而不怀德,汉强他服,汉弱他反,今次曹军南下,武陵蛮立刻造反,难道还不能验证蛮人习性?
现在主公要析出百姓,归於官籍,多用阉奴,也不是尽用阉奴!桓公放心,我已有章程。”潘阴沉说道。
桓阶嘆了口气,轻声道:“也罢。”
说话间,刘备唱名而进。
眾人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