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礼的第二天。
京郊,743基地。
如果说一天前,这里还只是一个戒备森严的绝密单位。
那么此刻,它已经彻底变成了一座充满了狂热与激情的“科学圣地“!
整个基地,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一个个往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国宝级科学家,此刻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穿著统一配发的蓝色工作服,眼睛里闪烁著兴奋的光芒,在各自的岗位上疯狂忙碌著。
“快!'青鸟二號'的算力再给我开放百分之十!我要模擬'磁约束线圈'在超高压下的形態变化!“
“报告!'能量导管'前百分之三理论已解析完毕!数据完美!和雷总师给的'天书'分毫不差!“
“太不可思议了!这个理论模型,简直……简直就是艺术品!它解决了我们过去三十年都没能解决的'湍流效应'问题!“
此起彼伏的报告声、兴奋的吶喊声、仪器设备高速运转的嗡鸣声……交织成了一曲气势磅礴的“科学交响乐“。
以钱振邦、袁济苍两位泰山北斗为首的所有科学家,都处於一种极度亢奋的“狂信徒“状態。
那场“拜师礼“,不仅仅是形式,更是一场思想的洗礼!
它彻底统一了所有人的认知,將所有人的智慧,拧成了一股绳!
他们自发地组成了十几个攻关小组,吃住全在基地,一个个顶著黑眼圈,手里端著能当饭碗使的巨大搪瓷缸子,里面泡著能苦掉牙的浓茶,夜以继日地解析著那部“天书“。
每个人都坚信,在“雷总师“那神明般的指引下,一年之內建成“人造太阳“,绝对不是梦!
整个基地里,到处都瀰漫著一股“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昂扬到了极点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钱振半作为“核物理与能源组“的组长,更是身先士卒。
他和他带领的那个由国內最顶尖核物理学家组成的团队,已经整整三十六个小时没有合眼了。
但钱老精神矍鑠,不见丝毫疲態。
他站在巨大的全息光幕前,手里拿著一只已经修復並全面升级的“青鸟二號“终端,亲自指挥著团队,对“天书“进行著逐字逐句的解析。
“第二十七號能量导管的理论模型,验证通过!“
“'超导磁体'第三层结构,解析成功!“
“等离子体约束场方程,推演无误!“
每当一个理论节点被成功攻克,整个核心实验室里,都会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所有人都感觉自己仿佛正置身於一个伟大的神话时代,亲手將传说变为现实!
团队的士气,高涨到了无以復加的顶点!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种无往不利的巨大喜悦中时,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拦路虎“,悄无声息地,出现了。
当他们攻关到反应堆核心,一个名为“中子规整环“的关键部件时,麻烦,来了。
“嘶……这个结构……“
钱老眉头紧锁,死死地盯著光幕上那个缓缓旋转的、造型並不复杂的圆环三维模型。
根据“天书“的理论描述,这个部件,是维持反应堆內那上亿度等离子体,进行绝对稳定燃烧的最后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一道保险!
它的作用,就是吸收掉那些因为磁约束不完全而逃逸出来的高能中子,吸收率,必须达到惊人的——99.999%!
並且,它自身的结构,在这种堪称毁天灭地的中子轰击下,还不能有任何一丝一毫的损耗!
“启动逆向解析!“
钱老当机立断,下达了指令。
“青鸟二號“终端立刻爆发出璀璨的蓝光,庞大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在光幕上飞速刷新。
它正在对这个“中子规整环“所需的製造材料,进行原子级別的成分与结构解析。
几分钟后。
数据流停止了滚动。
一份详细到了极点的材料成分与结构报告,出现在了光幕上。
然而,在看清报告上结论的瞬间,整个实验室里那热火朝天的气氛,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掐灭了。
死寂。
针落可闻的死寂。
所有科学家,都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呆呆地看著那份报告,脸上的兴奋和激动,一点点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无法理解的茫然,和一丝丝……正在悄然蔓延的恐惧。
“这……这是什么东西?“
一个年轻的科学家声音乾涩地开口,打破了沉默。
报告显示,这种製造“中子规整环“的材料,是一种地球上任何已知元素列表里,都从未记载过的特殊合金!
更要命的,是它的微观结构要求!
“原子……必须呈绝对完美的……正二十四面体晶格形態?“
“任何一个原子的……晶格错位,都將导致材料在超高能中子轰击下,瞬间……链式崩解?“
钱老一字一句地,念出了报告上那令人头皮发麻的结论。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里迴荡,显得那样的乾涩和无力。
在场的都是顶级专家,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段话意味著什么。
这意味著,这种材料,在理论上,就不可能存在於现实世界!
“我不信邪!“
钱老的牛脾气上来了,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不甘!
他立刻通过绝密通讯频道,联繫上了远在另一座城市的,华夏材料学领域的泰山北斗——李院士。
“老李!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马上组织你最强的团队!给我算!!“
钱老几乎是吼著,將这份材料的参数,传了过去。
电话那头,李院士在听完钱老的敘述后,也陷入了长久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