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科技全面普及半个月后,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上午。
京郊一號工人社区,赵铁柱家。
“叮咚——”
门铃响了。
正在陪女儿玩全息拼图的赵铁柱,有些疑惑地起身开门。
这个时间点,会是谁?
门一打开,赵铁柱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如同被施了定身法。
他的嘴巴一点点张大,眼睛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和一丝……惶恐。
门外站著一位老人,身著一套洗得有些发白的普通便装,脸上带著和蔼的微笑,眼神却蕴含著一种久居上位的、不怒自威的气势。
他的身后,只跟著一个同样穿著便装、拎著一个普通公文包的年轻人。
儘管老者已经刻意收敛了所有的气场,但那张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最高新闻里的脸,赵铁柱就算再过一百年也绝对不可能认错!
华……华老总!
华锋!
这位在华夏拥有著无与伦比的威望,象徵著共和国最正直、最较真、也最严格的“监督者”,竟然……竟然就这么站在了自己家的门口!
“您……您……华老总!”
赵铁柱的舌头打了结,憋了半天,才从喉咙里挤出这几个字,声音都变了调。
“呵呵,小同志,你好啊。”华锋的笑容很温和,丝毫没有架子,“冒昧来访,没有打扰到你们吧?”
“不打扰!不打扰!绝对不打扰!”
赵铁柱的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弯下了腰,用一种近乎於“请”的姿態,將华锋迎进了家门。
正在厨房准备午饭的张翠兰听到动静,探出头来,一看之下,手里的锅铲“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社区的干部很快就得到了消息,火急火燎地赶了过来,一个个额头上全是汗,想要“匯报工作”。
但都被华锋笑著摆手拒绝了。
“我今天不是来视察工作的,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头子,想来一个普通工人的家里,串个门,吃顿便饭。”
他环视了一下赵铁柱家窗明几净、充满了科技感的环境,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在沙发上坐了下来,把一脸好奇又有些害怕的小女孩拉到身边。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在学什么呢?”
“我叫赵小萌……华爷爷好!”小女孩显然在全息课堂上认识这位老人,奶声奶气地回答,“老师在教我……可控核聚变的基本原理。”
华锋的眉毛,不自觉地挑了一下。
可控核聚变……原理入门?
他看著这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在全息投影的帮助下,像模像样地为自己解释著“磁约束”、“托卡马克”这些连他自己都听得一知半解的名词,那复杂的能量环路和粒子对撞模型,在女孩的手中仿佛变成了最有趣的玩具。
华锋的內心,掀起了惊涛骇浪。
震撼!
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的震撼!
他奋斗了一辈子,他们那一代人,勒紧了裤腰带,豁出了一切,才勉强摸到了可控核聚变的门槛。
而现在,这项足以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终极技术,其基础原理,竟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里,孩子的启蒙读物!
这……这是何等的光景!
他心中,涌起一股后继有人的、巨大的欣慰。
午饭时间到了。
张翠兰有些手足无措,她想拿出自己最好的手艺,为这位传说中的大人物做一桌丰盛的菜餚。
“小张同志,別忙活了。”
华锋却笑著拦住了她,指了指厨房里那个银白色的“百味阁”,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和期待。
“我今天啊,就想尝尝这个高科技的玩意儿。”
他顿了顿,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追忆的、温柔的光芒。
“就……就来几道最普通的家常菜吧。西红柿炒鸡蛋,多放点;醋溜土豆丝,醋要后放;还有……一个葱烧海参。”
他一边说,一边凭藉著记忆,向ai管家“小羲”,详细地描述著自己老伴儿生前做这几道菜时的口味习惯。
“小羲,记下了吗?就按照我说的这个……这个习惯来做。”
几分钟后。
当那几盘和记忆里別无二致的家常菜被端上桌时,当华锋夹起一块金黄色的炒鸡蛋,放进嘴里,尝到那股熟悉的、带著一丝丝焦香的甜味时……
这个在任何狂风暴雨面前都未曾弯过腰的、坚强了一辈子的老人,虎目之中,瞬间噙满了泪水。
他咀嚼著,动作很慢,很慢。
仿佛要將这穿越了时空的味道,永远地烙印在灵魂深处。
老伴儿啊……
你看到了吗?
你以前总说,等以后国家富强了,日子好了,就天天给我做这道菜。
现在,日子好了。
好得……好得超出了我们当年最大胆、最疯狂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