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
方林看向屋內的摆设。
梁奋斗是功勋卓著的第一代国產数控工具机参与者,还是国有长子企业的高级工程师。
生活条件相对较为充足。
但不是所有的技术人员和科学家,日子都能像梁奋斗这样舒服。
“老梁,小方说得也没错,该讲奉献的时候咱们肯定要讲奉献,但是现在一切都在向钱看,自己的日子也要过起来。”
听到方林愿意给出的丰厚待遇,梁奋斗的爱人动了心。
工资加津贴,一个月起码七百元。
这笔钱放在哪里,都是一笔巨款。
部级干部一个月也才两三百。
况且不偷不抢,凭本事挣得,有什么不能拿的。
“你们女人啊,眼睛里只有钱。”
梁奋斗摇头嘆气。
“那还不都是为了咱们家,你女儿儿子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哪一样不要钱,没钱能行嘛。”
爱人白了梁奋斗一眼。
死老头子搞了半辈子科研。
就不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有多贵。
梁奋斗尷尬地说道:“小子,如果人人都按照我这个標准,你们小集体恐怕……”
“梁工,这点您不用担心,你別忘了我和风雷公司的关係,给他们代工一些商品,钱不就赚回来了吗。”
大笔资金躺在风雷公司的帐户上,方林现阶段的任务是钱,暂时不用为挣钱的事情发愁。
但是沃尔玛的电磁炉订单,已经让方林实现了財富自由。
方林通过空头协议的方式,从风雷公司拿到了一笔技术研究资金。
当成了小集体的流动资金。
新型发动机是方林的一次小尝试,用来检验四轴加工中心的精度。
事实证明,国產四轴加工中心的精度,丝毫不亚於进口工具机。
未来,方林还会研发更多的发动机。
除此之外,组建科研顾问团,集中大批科学家是方林当下最重要的工作。
没有之一。
梁奋斗,大批工具机专家。
人在海外的计算机泰斗倪教授,躺在医院等著手术的晶片巨佬黄大姐。
以及芳纶纤维技术的半个专家,杨林。
这些人的加入。
能够为方林减轻大量的工作压力。
“也罢,我就当一回財迷。”
梁奋斗喝光杯子里的豆浆,准备去小集体打电话摇人开会。
十分钟后,方林启动汽车。
先將梁奋斗送到小集体,隨后开车去计算机研究所报导。
找到所长丁永康,匯报了黄大姐住院的事情。
又將黄大姐的工作安排交给所里。
得知黄大姐伤得这么严重,需要进行引流清创手术,丁永康嚇了一大跳,马上將昨天几个人叫到办公室。
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
这帮人开车耍威风,黄大姐吃苦头进医院。
一人一份检討,谁都別想跑。
作为计算机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黄大姐不爭不抢,一门心思搞科研。
人缘属於全所最好的一位。
消息如同一阵风,瞬间传遍了整个研究所。
到了下午,几十號人准备一块去探望今天手术的黄大姐。
其中也有刘忠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