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作休憩之际,林经说道:“於莉,相信一年之后,轧钢厂工人与四合院的邻里定会常来我们食堂用餐。”
林经深知轧钢厂的工友们一向与他交情甚篤,断不会捨近求远去別处用餐。
即便如此,他心里仍有些忐忑,只能静待工友们是否真会如约而至。
不过眼下最紧要的是准备过年所需。
林经心想,快到年底了,该置办些年货了。
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总得备些美味佳肴,等过年时让长辈和孩子们开开心心地享用。
每逢佳节倍思亲,林经期盼著新年能早日到来,这样他也能安心休整一番。
他对身旁的於莉说道:“要不咱们现在抽空去市场挑点年货?过年总得准备些好吃的,爸妈和孩子们都等著呢。”於莉点头应允,毕竟这对双亲寄居於此,过节自然也得添些好东西。
林经和於莉打算好好过个年,以往只是简单买些吃食应付过去,今年却不同。
两人走向市场时,遇见了傻柱和秦淮如,他们亲密牵手同行。
於莉对此颇为羡慕,她与林经已婚多年,夫妻间竟从未如此亲近。
秦淮如性格开朗,曾与多个男人交往,为抚养孩子学会不少,如今牢牢抓住傻柱的心,令对方一心想要与她成婚。
於莉觉得不可思议,傻柱年轻力壮,为何要选择带著孩子的寡妇?何况连他父亲何大青都不赞同,妹妹更不可能接受。
或许傻柱被冲昏头脑了吧。
但转念一想,这与己无关,多管閒事不如置身事外,等他们成婚时隨个分子便是。
此刻的甜蜜场景,反让林经夫妇心生羡慕。
林经上前打趣:“傻柱,瞧你乐呵呵的,是不是有啥好事?快告诉我们。”其实他知道二人打算结婚,故意调侃。
一旁的小飞也笑著附和:“没错,我们年底二十六就办喜事啦。”
林经没料到婚期来得如此之快,竟定在年底二十六。
他满心惊讶,原本以为两人至少要等到年后才能成婚。
林经走上前道:“傻柱、秦淮如,真为你们高兴!祝你们今后恩爱长久,携手到老。”
二人听罢欢喜不已,脸上洋溢著幸福的笑意,明亮而灿烂。
林经看得出这对璧人已真心相爱,否则不会有这般甜蜜模样。
傻柱问:“你们要去哪儿?做什么?”
“去市场买些年货,快过年了,想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做几道菜,让他们尝尝我的手艺。”
昨儿食堂开张,父母在家帮忙照看孩子,自己一直心存愧疚,想藉此机会报答他们的辛劳。
傻柱深知林经一向孝顺,父母不远千里从老家过来,放下田地和生意,只为帮他带娃,这份情谊让他格外感激。
傻柱提议:“巧了,我们正打算去买些年货,婚礼上也需要备些宴席食材,不如多买一些,过年时正好享用。”
於是,三人一同朝市场走去,谈笑间抵达目的地。
市场內商品琳琅满目,衣食住行一应俱全,恍若大型集贸。
傻柱感慨年味渐浓,如此早便铺展出热闹景象。
一旁的於莉闻言浅笑未语。
秦淮说:“既然有这么多好吃的,你就该多买些回去,家里还有好几个孩子,胃口都不小,將来你可有得忙了。”
傻柱听后心里不太舒服,那些孩子又不是他的,凭什么要为他们操劳?把自己的钱全在別人的孩子身上,他脸色沉了下来。
秦淮注意到了他的表情变化。
秦淮没多说什么,也没试图安慰他,只是独自走到一边,懒得理会他的闷闷不乐。
於莉看见这一幕,明白两人之间起了爭执,但这问题只能靠他们自己解决,外人无能为力。
傻柱见秦淮走开,意识到她是真的生气了。
但他心想,她是女人,哄哄就好。
於是,他屁顛屁顛地追到秦淮身边,可秦淮扭头不理他。
傻柱却不依不饶,像块年糕似的黏著他,秦淮往哪儿走,他就跟到哪儿。
秦淮无奈,索性站著不动,傻眼凑近一看,说道:“你生什么气?我只是隨口说说,你怎么就一脸不高兴?”秦淮觉得他根本不理解自己的担忧,他知道秦淮在意的是那些孩子,不然也不会一直掛在嘴边。
要是真这么关心,当初就不该结婚,结了婚也只会不断產生矛盾,因为傻柱这个人的心胸並不宽广。
傻柱心里装不下太多事。
秦淮如对他说:“傻柱,好好想想咱们的感情。
觉得值得就继续,结了婚也行;觉得適应不了咱这几个孩子,那就別勉强了。”说完她头也不回地离开,留下傻柱独自站在原地,望著她的背影渐行渐远。
傻柱明白,秦淮如是真的动怒了,否则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本是去买年货,却弄成这般局面,这也不是傻柱想要的结果。
但既然事情已发生,他也无法挽回,只能让她先走。
考虑到两人订婚的日子就在腊月二十六,还有几天时间,他决定先回去冷静思考,再给秦淮如一个答覆,希望能得到她的理解。
这时,林经和於莉来到傻柱身旁。
林经拍拍他的肩说:“大丈夫要豁达,別因小事闹彆扭。
强扭的瓜不甜,想通了就行。”傻柱知道这是安慰,可事情並非这么简单。
他已对秦淮如生情,还牵掛著她带来的几个孩子和老太太。
孩子的父亲已故,母亲又需要人扶持,傻柱觉得自己责无旁贷。
可眼下,他不知该如何向林经解释这一切。
內心繁乱的他想找人聊聊,却又不知该找谁倾诉。
毕竟这是他的私事,无论找谁,都难以完全理解他的处境。
他稍作思考,决定去找妹妹。
妹妹平日无事可做,他也尚未復工,钢厂假期已至。
或许妹妹正忙著整理家务,快过年了,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
傻柱犹豫片刻,对林经说道:“我要先去看看我妹妹,她应该很想我。”林经听后点点头,未多言语。
他知道傻柱的心情不佳,不愿强留。
於莉在一旁担忧地说:“这傻子会不会想不开?”二人因琐事爭执,闹得不愉快。
林经安慰道:“隨他去吧,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於莉认同地点点头,毕竟这只是邻里间的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