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望著吴老二离去的背影轻笑,似是对他的轻信感到嘲讽。
他尚未开口,吴老二便已中计,这般易骗之事超乎张武意料。
“未曾想此人如此愚钝,竟未听我言便掉入圈套,看来我也能藉此大赚一笔。”
此次外出,张武亦遭骗局,如今回府,欲以这些旧帐为补偿。
无奈之下,他只能在四合院內寻求对策。
“林经,这是何主任托我转交你的资料,都在这儿了。
若有不解之处,可与我商议。”
“这些便是工时安排表?全员皆在此中?是否有所遗漏?或是另有未列者,请病假或休假的又如何?”
“並无遗漏。
近期工厂事务繁忙,何主任不准休息,有人慾休年假也被驳回,显见工程繁重。
若未按时完工而宣称休假,恐会被扣薪,故大家急於完成任务,假期全被取消,此册上无一人缺勤,你自行查阅吧!”
林经確认无误后接过名单,发现表格內容详尽,交接时间、人员姓名皆標註清晰。
他瞬间明了其中员工状况,部分老员工前已被做记號。
林经明白,通常做標记的是老员工,这样便於日后查找。
新来的工人,因为与部分老员工名字可能相同,通过这种方法在名单上標註,能迅速区分新老员工。
“张清,白班。”
“吴正,夜班。”
林经拿起名单,上面详细记录著日期及轮班工人的姓名(如钱得、赵四)。
他在仔细核对,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端倪。
“林经,需要帮忙吗?我可以立刻帮你看,否则我就回去干活了,有不明白的可以直接问我。”
“不用了,你先回去工作吧!有不清楚的地方我会隨时问你。
现在工厂这么忙,人手又不足,別耽误进度了,赶紧去忙吧!”
林经手中的名单上,每个人的日期、工作时长以及加班时间都清晰可见。
他可以逐一核查每位工人的工作时间和任务量,名单中还涉及部分换班的工人。
林经认真排查,不愿错过任何细节。
在这个过程中,他注意到多数工人按时上下班。
只是其中有两名工人曾调换过班次,而这件事似乎颇为巧合——换班时间恰好是手套丟失那天晚上,也就是设备被盗之夜。
难道这两名工人与此事有关?
“张清,六日换班吴正!”
林经拿到这份名单后,很快注意到其中的两人——张清与吴正。
但他也清楚,工人们之间的换班时间是有限制的。
经过仔细核查,林经確认当天確有换班记录,且张清与吴正正是在那一天互换了班次。
而就在设备丟失前的一个小时內,恰好是张清本该值班的时间。
由於临时有事,他便和吴正调换了班。
“奇怪,为什么吴正会和张清在同一时段换班呢?”
林经意识到其中必有隱情。
在厂长的协助下,他逐步理清了事情脉络:那天,吴正和张清因特殊情况互换了岗位。
此时,林经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件物品上——一只在现场被发现的手套。
它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是否是在转移设备时掉落的?但问题是,这只手套到底属於谁?如今人人都戴著手套,想找到答案並不容易。
於是,林经立即赶往现场查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只手套真的是无意间遗落的吗?
到达工厂后,林经看到工人们都在忙碌工作,不便打扰他们。
然而,当他绕厂一圈后,注意到一名工人只戴了一只手套,另一只看起来像是后来加上去的。
这背后是否有故事?
“你的手套怎么不配套?是跟別人换的吗?还是其他原因?”
当时工人们都专注於手头的工作,唯有林经发现了这个细节。
他走近询问时,那位工人感到惊讶,但並未觉得有何异常,回答道:
“你的眼力真好,怎么看出手套不配对的?我自己都没注意到,要不是你提醒,我都不会发现。”
“这副手套我已经戴了很久,以前也没注意到异常。
它只是个工具,只要能用就行,也没多想。
或许是在生產时就存在这种情况,具体原因我也说不清。”
林经仔细打量面前的工人刘大海。
他看起来老实本分,穿著普通工装,显然专注於本职工作。
然而,他手中的手套却与眾不同,这让林经起了疑心。
厂里的每名员工都配发专属手套,虽顏色各异但样式统一,唯独刘大海的手套有些特別。
“你是刘大海吧?稍后我派同事替你干活,麻烦跟我回办公室一趟。”
刘大海疑惑的应下。
他对突如其来的召唤感到不解,但並无他念,径直跟著林经走向办公室。
刚进办公室,刘大海愈发纳闷:“林经找我究竟何事?为何非得来这里谈?难道是关於那副手套?”
刘大海满脸焦急,他知道厂里的工作有多忙,而且每个人的工作量都直接关係到收入。
要是耽误时间,自己的工作完成不了,收入也会受影响,所以他恨不得立刻返回岗位。
“刘大海,不好意思,今天请你过来耽误你一点时间。
你的工作我已经安排人替你顶著,所以你暂时休息一下没关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