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刑部照磨所正八品照磨,一人,主管刑部文书,卷宗。
工部宝源局正九品大使,一人,铸造钱幣的机构。
太常寺正八品协律郎,一人。
鸿臚寺主簿厅从八品主簿,一人。
这些还算正常的,接下来就不太正常了。
僧录司正八品左讲经,一人,这和尚派去东瀛讲经去?
道录司正八品三茅山灵官,一人,这是干啥呢,我又不修道。
教坊司正九品奉鑾,一人,咳咳咳,系统你看你,这么客气干嘛。
苑马寺牧监九品监正,一人,整个寺也没几匹马,监个屁的正。
接下来就是地方官员了。
各省、府、州本级机构官员,推官、经歷、知事、司狱、判官、吏目等官员,共计18名。
县级及以下官员,云南、湖北、福建三地,知县5名,安徽、山东县丞2名。
再就是武官方面,共计34人。
都指挥使司都事、司狱,卫指挥使司知事、吏目等丛属官员13人。
从百户到把总,共计21人,他们和知县等官员,才是死侍来源的大头。
一名知县丛属死侍平均算下来,有两百多人。
一名把总和知县差不多,丛属死侍多的有三百人,少的也有一百多人。
一名百户魔下,也差不多有五六十名兵丁转换为死侍,
丛属死侍最少的是京官,不知道是不是京內官员各有心思,还是背后各有大佬。
反正忠心自己上司的人真不多,像李守中那样,能把控大部分国子监官员的,属於是能力极强的。
这批官员质量都还行,许多年富力强的官员,可以往陕甘那边调,还有部分军官们往各地新建的关口调集。
年后,各地关口准备开始重建和任命驻守主官了,这批人正好符合要求。
贾璃查看了一下,这个年过下来,自己魔下势力又增加了不少。
首先是地图点亮了不少,现在几乎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根据地,也就是知县一级的官员,还不包括省府直属机构的官员。
单单是死侍,也增加了万名左右,能用於军事的死侍有4000余人。
抽调走这4000名死侍去陕甘地区和关口驻军后,其他的就不能动了。
他们还要帮助上级官员维持住基本盘,还要负责本地的土地兼併,把控地方经济命脉,可谓身兼多职。
还好忠心不成问题,贾璃他们也放心的將银子给他们,支持他们把控当地的经济。
收购土地后,死侍们逐渐將手伸进了百姓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
衣等各行各业。
碰到有商人和他们竞爭,那来自徽州地区的商人们,联合当地死侍,往往採取降维打击方式,
迅速打击对手。
比如一家当地米铺,再怎么控制成本,也不可能与能调集全国最便宜的米粮的徽州商人竞爭。
隨便一个降价,就能將当地米铺搞的从此没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