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猜到朱元璋撑不了多久。
“陛下,请稍候片刻,我还有一千字左右的更新任务,完成后立刻告诉您。”
说完,他又投入写作。
虽然朱元璋有点急不可耐,但他了解韩成的性格,只能耐心等待。
过了一会儿,韩成终於完成了更新。
放下笔,他看著朱元璋说道:“永乐大帝嘛,其实就是你的四儿子,燕王朱棣!”
朱元璋:???!!!
朱標:??!!!
月底了,有月票的朋友不妨投几张,满一千章就可以抽奖啦,都快一年没抽了,嘿嘿,感谢各位的支持!
我会尽力多写一些,只要条件允许。
寿寧宫偏殿內,韩成的一句话如同平地惊雷般炸开:“永乐大帝,就是你们的老四,燕王朱棣。”
等待答案的朱元璋和朱標,被这个完全出乎意料的结果弄得目瞪口呆。
朱元璋脑海中如雷鸣电闪,耳中嗡嗡作响,眼前一片眩晕。永乐大帝竟然是老四?朱棣?!
这是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啊!
朱標同样感到一阵晕眩,万万没有想到永乐大帝竟与他们毫无血缘关係。
片刻沉默后,朱元璋声音带著些许颤抖,情绪十分激动。
“这绝不可能!即便將来我不在了,皇位也只会传给朱標的孩子,绝不会给老四!”
这是朱元璋始终坚守的原则——长子长孙才是正统,唯有嫡长房有资格继承皇位,其他人皆需退居其次。
即便標儿这里无人承嗣,按长幼之序,还有老二、老三,断然轮不到老四。昨夜,经马皇后提点后,朱元璋与马皇后便围绕永乐大帝的身份展开了诸多合乎情理的揣测。无论他们如何推敲、假设,纵使设想了许多恶劣情形,却从未曾往那方面想。他们从未料到,未来的大明皇帝会不再是標儿一系的人。毕竟標儿尚有两个儿子,且其生育能力並无异常。即使按照旧事发展,標儿仅余十年寿命,在这段时日里再生几个后代亦非难事。无论如何计算,他们绝未想过大明皇帝非標儿后裔。更不曾预料,竟会落到老四头上。见朱元璋情绪激动,韩成毫不惊讶,深知以朱元璋的性格,面对此等事態必有激烈反应。“陛下,此事千真万確,您所言不虚,皇位定然只传给太子殿下之子,而非燕王。然而世事多变,难以预料。”“且慢,你莫要讲什么重大变故,令我在世之时,標儿后裔尽失,不仅是標儿,连同老二、老三及其子孙,皆消逝无踪!”
朱元璋目光微红,凝视著韩成,语调透著几分严厉与怀疑。
韩成摇头道:“绝不可能,这样的事怎会成真?
殿下离世时,太子的后人尚有几个健在。
除朱允炆、朱允熥外,后来太子又添了两个儿子。
你在世时,確实传位给太子之子,允炆承袭大统,年號建文。”
昨日睡足,今日神清气爽,韩成正无他事分心,朱元璋又问及永乐之事,他自然毫无隱瞒,直言相告。
竟然是传位给允炆?
允炆年號建文?
如今允炆仅五岁,与老四相差甚远。
按理说,允炆远不及老四先登基的概率很低。
那么,几乎可以肯定,是老四从允炆手里夺了皇位?
眉目浓重的老四,会做出此等事来?
“不对!韩成,你错了!”
就在韩成话音未落之际,朱標突然开口,声音里带著难以掩饰的激动。
他无法接受老四登基的事实。
这並非因为他对皇位执著至极,认为必须由自己后代继承。
这一切,並非偶然。从韩成刚才的话语中,他察觉到,在未来,老四与允炆之间,很可能爆发一场血腥的爭斗!
皇位之爭从来都是冷酷无情的,胜者为王败者寇。
既然后来是老四取代允炆登上了皇位,
那么允炆那孩子,恐怕难以善终。
朱標性格仁厚,若是在某些特殊状况下,老四当上皇帝,他也並非完全无法接受。
但他始终忧虑的是,亲人之间是否会反目成仇,刀兵相见,甚至陷入生死对决。
一直以来,朱標都感到无比庆幸,
觉得自己十分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