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领导表態
向樺胜听完专家们的评价,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没想到五位专家对解码晶片的评价如此之高,
没想到专家们如此看好vcd產业。他很想大声对方致远说,我们成功了。只是这种场合没办法大喊大叫,他便抓住方致远的胳膊用力摇了摇。
方致远感觉胳膊被向樺胜抓疼了,笑著冲他点点头。
跟专家们的激动相比,主管部门的领导冷静得多。毕竟科学家只考虑技术和行业前景,而主管部门要考虑產品能否落地,產品是否有市场等实际问题。
广电部科技司李司长给眾人泼了一瓢冷水:“事情没有想像的容易。我们国家从1979年开始搞录像机,现在国內有九家定点生產录像机的企业。但录像机的销量一直不高,去年全国销量不到一百万台。原因在什么地方呢?”
在场眾人都看著李司长,等著他给出答案。
李司长顿了顿:“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录象机太贵,要4,5千元钱,其次就是片源问题,租录像带需要2块钱租金,ld则要20元,而且片源特別少,因此,录像机在国內的销量一直不高。这个问题同样会出现在vcd身上。”
李司长看著方致远,问道:“请问片源问题怎么解决?”
田崇明也微微点头:“是啊,如果不能解决片源,等於有弹无枪!別人买你们的影碟机,却找不到碟片,没办法唱卡拉0k,没办法看电影,那谁会买呢?”
方致远暗暗点头,这些领导很有水平,看问题是一针见血,直接点到了vcd推广的命门,vcd机器做出来不难,真正难的事如何解决片源。
只有市场上有充足片源,用户才会放心大胆购买。
要是没有足够的片源,那用户根本不敢轻易购买。
上一世,姜万勐为解决片源问题,向11家音像公司购买版权,推出97种卡拉0k碟片,然而对市场来说,光有卡拉k影碟,没有故事片影碟,依然缺乏吸引力。
整个1994年市场反应非常冷淡,万燕vcd销量不到2万台。
直到1995年,盗版vcd在中国沿海城镇大规模出现,用户能够轻易买到或者租到碟片,能够通过vcd看港產片和好莱坞大片,才接受並熟悉vcd这一新生事物,vcd產业才迅速发展起来。
方致远知道vcd片源的重要性,才拉向家兄弟入伙。
方致远指著向樺胜,解释道:“这位是香江永盛电影老板向樺胜,除了永盛,我们还会邀请北影厂,以及香江的嘉禾,邵氏等影视公司入股。这些影视公司入股后,会將电影的vcd版权交给我们,而我们会第一时间推出碟片。”
田崇明眼前一亮:“你们准备联合內地和香江的电影企业一起搞?”
方致远微微点头:“是的,我们研发解码晶片的时候,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如果把影碟机做出来,没有碟片,肯定不会有人买。要解决问题,就必须跟电影企业合伙,把他们电影的vcd版权拿到手,第一时间推出影碟。”
影碟还有一个来源,方致远没法讲,那就盗版。
方致远之所以拉向家兄弟入伙,除了想要永盛电影的vcd版权版权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做盗版。拉永盛、嘉禾等香江电影入伙,只能解决港產片的片源问题,无法解决好莱坞大片的片源,要想获得好莱坞片源,唯一的办法就是做盗版,
方致远不是让向樺胜、向樺强兄弟去做盗版,他们两个现在做的是正经生意,肯定不愿意干违法的事,方致远也不可能让自己的合伙人去做盗版,要是这件事传扬开,他不但会名声大损,而且会成为业界公敌。
他真正的想法是利用向家兄弟,让新义安去做盗版。
他相信新义安肯定愿意做盗版生意,毕竟从90年代中期到2010年左右,盗版是香江黑社会最重要的生意,也是最赚钱的生意。
在这个时期,几乎香江所有黑帮都做盗版生意,因为一盘vcd成本一元左右,批发价三元到六元间,利润简直比毒品还厚,並且被抓到后的量刑也比较轻。
电影《黑社会》中吉米仔就是做盗版光碟的,他的生意是社团最赚钱的。
做盗版生意需要一个高效又安全的通道,一个分工成熟的跨国组织,甚至需要地下信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