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谷感觉自己的肩膀似乎都轻鬆了不少,激动地道:“致远,你需要厂里提供哪些支持?只要能抢到认购证!厂里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方致远竖起三根手指:“第一,我需要500万资金,第二,我需要1万张身份,把北影厂职工的身份证收上来,再到其他单位借几千张,第三,深圳认购证一个人最多买10张,我准备从市场上招聘1000人,带著他们去深圳排队。我带这么多人去深圳,涉及到的资金又多,很容易出问题,到时候我要把保卫科带过去。”
陈志谷斩钉截铁地道:“没问题,都按你说的来!”
汪扬也道:“你放心大胆的去,北影厂是你的后盾!”
第二天上午,陈志谷召开北影厂千部大会。
陈志谷將方致远,以及管滸和刘思扬受到香江老板邀请,让他们去香江发展的事说了出来。他用无比沉重的语气道:“我们北影厂好不容易出了几个真正人才,第四集体给北影厂赚了2000多万,如果方致远他们能留在北影厂,那要不了几年,北影厂就能重塑辉煌!可现在我们留不住他们啊,北影厂復兴的希望就要没了!”
他看著在场领导,问道:“你们说现在怎么办?”
现场所有人都苦笑著摇头,根本想不出任何办法。
陈志谷双手在桌面重重一拍,大声道:“没有別的办法!只能改革!不改革就没有活路,不改革北影厂就是死路一条!首先要改的是分配机制,像《孤胆特工》这种为厂里赚回了巨额利润的剧组就应该奖励,应该让他们获得相应的报酬!”
陈志谷见到场干部都在点头,继续往下讲:“我和汪扬厂长专门找方致远深谈了一次,他表示可以留在北影广,继续给厂里拍电影,但他同时提出一个建议·..”
成立独立的电影製作公司的建议没人反对,大家觉得这是好主意;但製作公司只要45岁以下人员这一点,引发了激烈的反对,那些还在拍电影的领导反对声尤其强烈,毕竟失去拍电影的机会,他们的收入会少一截,损失非常大。
陈志谷拍桌子打板凳都不管用,他觉得这么吵下去不会有结果,最终选择妥协。他提出给製片公司12个指標,给厂里留3个指標,45岁以上的导演角逐这3个指標。
那些反对的人见陈志谷留了3个指標,就不再反对。
经过一天的激烈討论,北影厂的改革大纲正式出炉。
这份改革大纲详细分析了北影厂面临的问题和有利因素,明確了改革目標和原则,提出了调整產业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分配製度的全方位的改革內容和措施。
北影厂很快將大纲上报电影局,同时上报的还有成立电影製作公司的请示。
与此同时,汪扬再次向中央上书,讲述了北影厂的困境,以及北影厂改革的决心,表示北影厂愿意做电影改革的开路先锋,为电影改革探路,希望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也就在这一天,《北平日报》头版刊登了一则招聘gg:北影厂招短期工工作时间一个月,酬劳500元,包吃包住,退伍军人优先,工作期间表现优异者,
有机会转为正式工。
现在北影厂经营困难,如果不是第四集体给厂里赚了2000多万,连全额工资都发不出来。但普通人並不知道北影厂的实际情况,尤其最近两年北影厂推出了《目中无人》、《大撒把》这样的热门电影,很多人觉得那个风光无限的北影厂又回来了。
在招聘gg刊登出来的当天,北影厂招待所门口排起了长龙。
过来报名的人,可谓是鱼龙混杂,三教九流皆有。有满脸愁容的下岗职工;
有对电影感兴趣,以为有机会参演电影的影迷;有工厂效应不好,想另觅出路的工人;有退伍回来,正等待安排工作的退伍兵-——
招聘工作是由方致远跟保卫科科长陈洪明负责,他们招聘的首选是退伍兵,
其次是当过兵的人,然后是下岗工人,因为这几个群体管理起来相对容易,而且这次去深圳会非常辛苦,这些人都属於比较能吃苦的类型。
吃过中午饭,方致远坐在招待所门口跟陈洪明閒聊,手机突然响起。
电话接通,传来一个颇为耳熟的声音:“请问是方致远方先生吗?我是李联杰。”
方致远听到是李联杰,赶忙道:“我是方致远!本来我还说有空到《狮王爭霸》剧组探班,顺便拜访拜访你,毕竟我是看你的《少林三部曲》长大,只是最近事情特別多,根本没有时间探班。不知道你有什么事吗?”
李联杰呵呵笑道:“没什么事。就是你编剧和製作的《孤胆特工》在香江的票房破5000万了,已经锁定暑期档冠军和今年的年冠,这是史无前例的事,真的给我们內地电影人狠狠涨一把脸,真的太了不起了!”
李联杰补充道:“我给你打电话,主要是向你道贺,隨便想认识认识你,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不知道你晚上有没有空?我想请你吃个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