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收购谈判
在《意见》出炉后的第三天,方致远接到刘承鹏的电话,市里面已经同意北影厂收购市电影公司电影院的部分股权,不过市里面也表示,价格必须合理。
方致远鬆了一口气,只要市里点头,那一块好办。
如果市里面不同意,那方致远只能跳过市公司,跟那些不归市公司管的电影院合作,这样一来,就必然得罪市电影公司和市文化局,会给院线后面的发展带来巨大隱患。
都说县官不如现管,北影厂是广电直属电影厂,如果只拍电影,那方致远完全可以不给市文化局面子,但方致远准备搞院线,將来会不断新建电影院,而电影院的放映资格是归文化局管的,如果得罪文化局,那新电影院就建不成。
类似的例子非常多,比如西安电影公司和西影厂在2000年的时候准备合资建一家发行公司,他们已经在广电拿到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但因为西安电影公司跟省电影公司是竞爭关係,这家新公司一直无法当地註册,最终只能胎死腹中。
在市里面点头后,方致远立刻聘请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请他们对北平电影公司旗下的电影院进行资產评估。现在国內没有专门的资產评估师,而国有资產评估都是由持有“资產评估证”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做。
北平电影公司旗下有十多家电影院,但有將近一半的电影院不是市电影公司独资,而是几家共同持股。比如大观楼电影院在1987年由中影公司、北平电影公同和区文化局三家共同出资600万进行重建,公司就有三位股东。
如果要入股跟大观楼类似的电影院,就必须跟儿位股东谈判。
方致远觉得跟这么多股东谈判太浪费时间,还是先把院线建起来更重要,他放弃了这些股权复杂的电影院,让会计师事务所只评估北平电影公司独资的八家电影院。
由於都是国有企业,而是都是一个系统的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轻鬆拿到各家电影院的帐本,搞清了各家电影院的收支、债务和资產等情况。在掌握八家电影院的財务状况后,方致远立刻让会计师事务所对这八家电影院进行资產估值。
电影院的资產不多,除了电影院本身,以及电影院的各种设备外,剩下的就只有电影拷贝值钱。只是这些拷贝怎么估值是一个问题,毕竟一部电影的全新拷贝就几千块钱,但拷贝在电影院里放映,可以带来收入来,方致远给出的答案是按拷贝本身的价值算钱。
经过精心测算,会计师最终准確给出了八家电影院的估值。
掌到详细估值报告后,方致远跟陈志谷,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商议一番,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谈判方案,然后约北平电影公司正式谈判。
谈判时间是1月20日下午2点,地点在北平电影公司会议室。
谈判开始后,北影厂和北平电影公司分別坐在会议桌两边。
会议桌左边坐著北影厂代表,陈志谷是北影厂厂长,他坐在正中间,在他左边坐著方致远,右边则坐著负责资產评估的会计师。陈志谷面前,放著一杯清茶;而方致远面前,堆看一厚厚的资料,显然方致远是主谈,陈志谷负责压阵。
会议桌另一边坐著北平电影公司的人,一共五人,坐在正中间的是总经理刘承鹏,而且他两边坐著的都是电影公司的副总经理。对北平电影公司来说,跟北影厂结成同盟,是腾飞的机会,他们对此次谈判非常重视。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双方见面后,並没有急著直接开始谈判,而是聊起来了电影发行改革和《北平爱情》后期的进展。毕竟只要双方达成合作,那以后大家就是盟友,没必要一上来就搞得剑拔弩张的,反而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多多沟通,为以后得合作打下基础。
双方聊了十多分钟,终於真正开始谈判。
陈志谷笑呵呵地道:“还有几天就要春节了,现在厂里有一大堆事等著要处理,我们特別希望儘快把这件事定下来,不要拖到过年后。”
刘承鹏也笑著道:“是啊,马上就要春节了!我们也有一堆事等著,我们也希望能够儘快谈完。只要你们给的价格合理,我们肯定不会拖泥带水,只是不知道你们准备以什么样的价格收购?”
陈志谷淡淡一笑,对方致远道:“致远,你来说吧。”
方致远知道该自己这个白脸登场了:“根据我们的估值,我们准备收购包括紫光电影院在內的四家电影院70%的股份,我们对这个四家的估值是800万,70%就是560万,而我们对首都电影院在內的四家影院估值是1700万,30%就是510万,一共107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