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指点林超閒
刘思扬看了看故事板,知道方致远在说什么了,赶忙解释道:“我考虑过一气呵成的拍,先拍向著总部方向飞,然后拍直升机在城市上空飞,再拍直升机飞到总部上空,实施索降,但这么拍需要两架直升机,成本会增加不少。”
刘思扬顿了顿:“採用现在的拍法,我只要拍卓文伟在房间里听到直升机的声音,隨后,他透过窗户的信息看到直接飞过来,然后镜头就可以切到警方一边,拍飞虎队索降,这样能够省不少事,也不用租直升机。”
方致远没有评价,看著林超閒道:“你怎么看?”
林超閒没想到方致远会问自己,他心里更认同刘思扬现在的拍法,觉得这么拍简单省事,而一气呵成的拍会增加成本,拍起来会麻烦很多。香江电影拍摄讲究的是一个短平快,像这种不是特別重要的场景,不需要太多的功夫。
只是方致远看起来有点不高兴,要是我把实话说出来,会不会让他更加不高兴,以至於迁怒我呢?
林超閒有些迟疑:“这个,这个,我——·
方致远皱眉道:“你怕什么?怎么想的咋么说。”
林超閒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实话实说:“我觉得导演的想法是对的,这场戏不是很重要,就算一笔带过也没关係!导演的想法省时省力,而採用一气呵成的拍法,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金钱,完全没必要。”
方致远摇了摇头,林超閒这番话代表了大部分香江电影人的心態。
香江电影圈除了成龙等少部分人拍电影会精雕细琢外,大部分都赶工赶得特別厉害,而且轧戏特別严重,比如刘德华一年参演13部电影,人送外號“刘十三”,郑裕玲一天內赶拍九个戏,外號“郑九组”,张曼玉一年要拍12部戏,外號“张一打”,电影《战神传说》主演很少有同框镜头,因为主演要跑多个剧组,都是远景用替身,近景是主演。
更可怕的是他们不觉得有问题,反而觉得精雕细琢是错,吴思远曾经说过:“我参观北平和松江的电影製片厂,当时在拍《小》,我问他们谈,你们一天拍几个镜头?整个电影的程序是怎么样的?我大吃一惊,他们说我们一天拍4、5个镜头,他们对镜头的摆设,对打光完全还是以前那套东西,非常非常落伍,一部电影可以耗费很长的时间。
7
这种赶工赶出来的电影,被重工业化的好莱坞碾压太正常了。
方致远嘆了口气,道:“你们没有认识到这场戏的重要性。如果只是普通过场內容,划一下水没有关係,不会影响后续情节展开,可这场戏发生在第二幕开端,对情绪调动很重要。如果將这场戏情绪拉满,那整个第二幕观眾就会提心弔胆。”
方致远的语气严厉起来:“按你们的拍法,观眾情绪就拉不起来,代入感会差很多,而代入感的差距是会影响观眾的观影体验和评价的,也会影响电影票房。”
刘思扬汕笑道:“我確实没有考虑情绪调动的问题!”
方致远看著林超閒,问道:“如果你来拍,你会怎么拍?”
林超閒有点拿不定主意,看了刘思扬一眼。
刘思扬点了点,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林超閒沉吟了几秒钟,道:“我先拍一个直升机向著镜头飞来,然后镜头向左右摇,直升机向著镜头的左边飞去,接下来,我会拍警车向著镜头开来,然后镜头切到警察总部外面,已经抵达的警察正在布置防线·——“
听完林超閒的描述,方致远轻轻摇头:“这种拍法很平庸,这场戏有三股力量向警察总部聚集,开始的时候,应该用一个镜头来引导大家,让大家感到有力量正在向故事发生地逼近。用一个空镜头,向著警察总部的方向推去,是不是能达到这个效果?”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刘思扬眼前猛然一亮,觉得这个想法牛逼极了。
在恐怖片中,经常会出现推镜头。当镜头向主角,或者向角色所在的房子推去的时候,会让观眾感觉有什么东西在逼近,紧张感一下就拉了起来。
在这里用推镜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林超閒想了想,也体会到了其中的妙处,不禁拍手叫绝:“用一个向前推的空镜头,会给人一种有力量向警察总部匯聚的感觉,然后再拍直升机、警察和重案组,大家就会感觉几股力量在向警察总部匯聚,压迫感会进一步增强。”
“这样还不够,直升机、警察和重案组三组力量,可以拍三遍,第一遍三股力量的镜头长一些,10秒钟,第二遍的镜头时长6秒钟,第三遍直升机给3秒的镜头,然后拍警察抵达开始布置,再拍重案组到达,並进行布置,然后再拍直升机抵达总部上空,飞虎队索降,布置狙击手。你说说,这样是不是更好?”
“矣,確实更好!由於镜头是先长后短,会给人一种节奏加快,会给人一种敌人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的感觉,会极大的增强压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