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上影节求助
早上八点半,方致远接到於本真的电话,说他已经到瑞金宾馆。方致远从楼里出来,
走到停车场,就看到了於本真站在一辆桑塔纳的旁边。他走过去,跟於本真打了个招呼,
然后打开车门,坐了进去。
汽车开出瑞金宾馆,於本真看著方致远,艷羡地道:“我看报纸上说,你们已经完成对飞乐音响的收购,以后飞乐音响就是你们的了!你们真的够厉害,直接把老八股变成你们的了!有人说,你们这回赚了上亿元,是不是真的啊?”
方致远笑著摇头:“收购飞乐音响確实已经完成,不过说我们赚了上亿元纯粹胡扯。
我们收购飞乐音响是为了推广5.1声道系统,为了让国內的电影院更新换代,不是为了割股民的韭菜,我们买的股票一股都没有卖。”
於本真嘿嘿笑道:“能掏上亿元收购老八股,足以证明你们是多有钱!我们为了拉赞助费可是跑断了腿!你们这么財大气粗,是不是应该赞助我们一点?”
方致远爽快地道:“可以啊,你们要多少钱?”
简单聊了几句,於本真讲起松江电影节的创办始末。
1983年吴毅弓导演带著《城南旧事》去参加马尼拉国际电影节,当时马尼拉电影才刚刚创办第二届。他当时就有了一个想法:松江作为中国电影的诞生地,为什么就不能有自己的国际电影节呢?
1987年底,吴毅弓导演和李前宽导演到北平开会,他们在会上提出中国要有自己的国际电影节。他的想法得到了电影局和文化部领导的肯定,但当时办国际电影节的条件不成熟,没有大型的多厅电影院,嘉宾来了住哪里也是问题。
1992年松江影城正式落成,相邻的银星假日酒店也顺利开业,创办电影节的条件已经成熟。松江便向国家提出申请,创办松江国际电影节。今年年初,在对柏林电影节深入考察后,松江电影节的筹备工作便轰轰烈烈展开。
汽车在松江影城门口停住。
於本真带看方致远走进影城,来到地下一层的办公室。
这是一间十来平方米的房间,里面摆桌七八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堆满了各种资料,
看上去显得有些凌乱,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埋头工作。
於本真將方致远带到一个五十来岁,带著眼镜,看上去不像导演,更像大学教授的男子面前,道:“吴局长,我把方致远同志请来了。”
吴毅弓上前握住方致远的手,热情地道:“致远,久仰大名!最近几天,你们北影厂简直统治了松江的媒体,只要打开报纸,就能看到你们收购飞乐音响的新闻!你们对飞乐音响的收购太漂亮了,简直可以拍成电影啊!”
方致远知道眼前男子正是松江电影局局长吴毅弓,也是第四代导演的代表性人物,最有名的作品是《城南旧事》。只是他从1984年起就开始担任行政职务,先是担任上影厂厂长,后来又成为松江电影局局长,作品相当少。
方致远笑著恭维道:“当初《城南旧事》出来的时候,我们北影厂的人都惊呆了。很多人说这是明明是老北平的故事,可我们北平的导演没有拍出来,人家松江的导演却拍出来了,简直是耻辱啊!后来有不少人想学,但根本学不了!”
吴毅弓虽然是电影局局长,但他心里始终把自己当成导演,听到自己的作品震惊了北影厂,心里说不出开心,摆了摆手,谦虚地道:“现在我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咯!后来我拍的《少爷的磨难》可是被骂惨了。”
寒暄两句后,吴毅弓让工作人员搬了一张椅子过来,招呼方致远坐下,並亲自给他泡了一杯茶:“致远,我们筹备松江国际电影节的事,老於跟你说了吧?”
方致远点头道:“说了,需要我做什么,你儘管吩咐!”
“现在我们有两个麻烦,作为国际电影节,嘉宾肯定不能都是中国人,只有大量的外国电影人参与进来,才能体现国际性,才能叫国际电影节。我们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
发出很多邀请函,邀请五大洲的一流艺术家参加电影节。
我们的评委阵容还不错,评委会主席是谢普导演,评委有好莱坞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东瀛导演大岛渚、中国香江导演徐客、澳大利亚导演保罗-考克斯、俄罗斯导演卡伦-
沙赫纳扎洛夫、巴西导演赫克托-巴本科,都是电影行业的翘楚。”
“这个评委阵容比三大电影节某些年份还要强。”
“这些评委们接到我们的邀请,都爽快地答应了。不过邀请明星就麻烦多了,现在接受我们邀请的国际大明星就三个,法国的索非亚-罗兰、东瀛的桃井薰,以及美国的德博拉一拉芬。”
方致远听到吴毅弓口中的国际大明星有些懵:“索非亚-罗兰是大明星没错,毕竟拿过奥斯卡,但桃井熏和德博拉-拉芬是干什么的,听都没有听错,算哪门子大明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