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对《危急使命》成功感到难受的恐怕只有北电。
由香江导演执导的內地电影《未知死亡》票房大爆后,国內电影厂纷纷邀请香江电影执导內地电影;现在由香江导演执导的內地主旋律电影票房成功,国內电影厂恐怕会大规模邀请香江导演执导內地主旋律电影。
国內各个电影厂对北电导演系毕业生本就有意见,觉得他们没有驾驭商业片的能力,根本拍不了商业片,甚至有个別单位直接拒绝北电毕业生。
现在能用香江导演拍电影,恐怕会有更多电影厂拒绝北电毕业生。
北电部分领导感到了危机,要是电影厂真的大规模使用香江导演,拒绝北电毕业生,那北电学生怎么办?他们岂不是刚毕业就面临失业!要是长此以往,北电岂不是会被排除在电影圈之外,那北电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不过北电大部分人依然沉浸在艺术迷梦中。
北电老师依然在疯狂贬低好莱坞,贬低商业电影,吹嘘欧洲艺术电影,至於学生毕业后是不是有饭吃,根本不是他们考虑的事;北电学生都沉浸在艺术大师的迷梦中,幻想著毕业之后,拍艺术电影去欧洲拿奖,至於毕业后是不是有电影拍,根本没有考虑过。
在《危急使命》上映第二周,电影口碑在继续发酵。
媒体上关於《危急使命》文章越来越多,央视和其他一些地方电视台都在播放抗联和杨靖宇將军的相关节目,这些都在吸引更多的观眾走进电影院。
在这一周,《危急使命》获得了1.34亿票房,累计票房2.16亿。
《危急使命》票房大爆,最大受益人无疑是林超閒。
从电影拍摄开始,林超閒就因为香江导演的身份引发关注。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就连內地导演真正能拍好主旋律电影的都不多,一个对內地根本了解的香江导演,怎么可能拍好主旋律电影。
现在《危急使命》票房大爆,林超閒在內地顿时家喻户晓。
今年夏天,两部內地电影统治了香江暑期档,打得香江电影抬不起头;现在一个毫无名气的香江新人导演,在內地大获成功,让香江媒体觉得扬眉吐气,觉得林超閒把香江电影掉在地上的脸捡了回来。
他们立刻进行对林超閒在內地的成功进行大规模报导,標题透著浓浓的得意:“香江新人导演征服內地市场!、“香江新人导演横扫內地,改写主旋律电影拍法!”、“香江新人导演林超閒成为內地追捧对象!”
香江媒体的大规模报导,让林超閒在香江一举成名短短几天时间里,林超閒就接到了几十个电话,有內地电影厂打来的,有香江电影公司打来的,都是邀请他担任导演,甚至有香江老板霸气的表示,你要多少钱,直接开个价。
为了让《危急使命》保持热度,剧组在12月27日举办庆功宴。
方致远以集团总经理的身份出席庆功宴,並向林超閒、李文化,以及剧组主创表示祝贺,他表示《危急使命》的成功,將彻底改变国產主旋律电影的拍法;隨后,他和剧组主创一起砸破代表2
亿元大关的坚冰。
庆功宴结束,方致远將林超閒叫到了自己家里。
讲了几句客套话,方致远直接道:“你师父陈嘉上今年拍了一部讲香江飞虎队的电影《飞虎雄心》,香江没有真正的大案,拍这种题材,很难拍出真正的好电影,內地不一样,有很多大案要案,可以拍出非常精彩电影。”
当初方致远对林超閒说,香江拍不了战爭片,要拍战爭片必须到內地;现在他听到方致远对自已说,香江拍不了好的特警电影,马上意识到方致远有新活给自己“你想让我在內地拍类似的电影?”
“没错,《王牌对王牌》票房大爆后,我就有了一个想法,以722特种部队为题材,將国內的一些重大案件搬上银幕,打造特战系列电影。你知道722特种部队吗?”
“没有听说过。”
“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发生了黑色九月恐怖袭击,恐怖分子持枪劫持11名以色列人质,可在西德警方极不专业的连环错误之下,营救人质行动变成了激烈交火,最终11名人质全部不幸遇难。
这个事件在全世界引发震动,大家都意识到,靠普通警察很难应对这种恐怖袭击,必须组建专职反恐特种部队来处理类似事件,德国gsg9、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以及香江飞虎队都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
受这股浪潮的影响,在1982年7月22日,中国成立了反劫机特种警察部队,也就是722特种部队,主要承担反劫机、处突维稳等任务,对外的称呼为spc或者红色尖兵。我就想以这支部队为原型,打造一个武装特警的系列电影。”
方致远看著林超閒,问道:“你有兴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