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李朗正低头看著报纸,为了短时间提高《景报》销量,他打算在报纸上开个专栏。
所谓专栏,就像后世的博客,说说,朋友圈,微博。
本质上就是从个人观点,去讲述,批评,讚扬一些事情。
比如《明报》上有金墉的社评,常常评价香江的政治和民生。
《星岛日报》有亦舒的《女人心》,主要写情感与都市生活的隨笔。
《成报》上有蔡阑分享美食见解和生活態度。
放后世这三位就是时政up主,情感up主,还有美食up主。
至於李朗嘛,当然评判娱乐圈,做个娱乐区up主,而且还得是攻击性极强的那种。
他的第一个对象,就是罗伟。
没办法,正好翻到《东方日报》的一篇报导,罗先生diss了洪晶宝和他,这种时候不回应一番,岂不是浪费罗先生的美意。
当然李朗讲究有理有据的黑,啊呸,是评判,绝对不会无中生有恶意中伤。
就当他提笔打算写的时候,外面门被敲响。
“李先生,阿达和他小弟来了。”
“进来吧。”
李朗放下笔,抬起头就见一个英俊的年轻人跟在张达荣身后。
张国嶸?!
香江还是真是小啊,哪都能见到明星。
“李先生。”
张达荣笑道:“这位是我十弟张国嶸!”
“李先生你好。”
张国嶸有些拘谨和紧张,衝著李朗微笑著伸出手。
“你好,张先生。”
李朗打量这张帅脸,心中暗道此人顏值不亚於我,也只有屏幕前的彦祖们才能更胜一筹。
“张先生,请坐。”
李朗做了个请的手势,然后转头看著还在一旁的张方芳。
“芳姐,还有事?”
“没有。”
张方芳又看了一眼张国嶸,恋恋不捨地走出办公室。
“张先生刚从英国回来?”
此时的张国嶸尚未出道,未经歷过社会的打磨,就像后世刚出大学参加面试的大学生,充满了忐忑和不安。
所以在听到李朗的问话后,赶紧起身回道:“是的,李先生。”
“坐,坐,不要紧张。”
李朗摆摆手回忆了一下,张国嶸確实在十三岁的时候,就被送到英国留学,先入读了诺域治学校,然后进入了利滋大学,学的还是纺织专业。
因为他父亲张活海,是香江有名的洋服裁缝大王,希望他能继承家业。
说起来张国嶸算是出身在罗马,不过童年也算不上多幸福。
因为他父亲娶了一房正妻,纳了两房小妾,先后生下了十个子女,张国嶸是老十。
他父亲常年忙於生意把家里当旅店,而他母亲因为家庭矛盾,常常鬱鬱寡欢,根本不关心他。
后来他长大些,家里乾脆就把他送到了湾仔道八十一號的唐楼。
和外婆,哥哥,姐姐,佣人一起住。
张活海一般就过年才会回来住五天,其中有三天还是喝醉了在睡觉。
而张国嶸在家中与其他兄弟姐妹的年龄相差很大,他跟大姐年龄相差了十八岁。
跟他年龄最相近的八哥也比他大了八岁,因为年龄相差太大,他跟他的哥哥姐姐们都玩不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