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贝皇的肯定
拜仁慕尼黑的球权。
克林斯曼开球回传马特乌斯。
两边球员都向前冲,双方阵型迅速重叠。
马特乌斯直接进行大范围转移。
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的上空勾勒出了一道曼妙优雅的大弧线。
科斯塔迪诺夫拔腿飞奔,迅速杀入ac米兰半场。
相比克林斯曼、马特乌斯这些球星,科斯塔迪诺夫会“小牌”许多。
但他也是保加利亚国家队的主力前锋。
虽然他的名气不如斯托伊奇科夫、巴拉科夫这些大,但他却是保加利亚能够杀进94世界盃並最终进入四强的大功臣。
在预选赛与法国的终极一战,在比赛还有10秒钟就將结束的时候,正是科斯塔迪诺夫打进致胜球,让保加利亚力压法国进入世界盃。
他的技术比较全面,在拜仁队中基本上都在克林斯曼的身后活动,作为“第二攻击点”串联中前场。
在雷哈格尔的手下,其实只有克林斯曼是绝对主力,另外一个锋线搭档会在齐克勒、帕潘以及科斯塔迪诺夫之间產生。
今天使用科斯塔迪诺夫,就是想利用他回撤接球组织和边路突破传中的能力,来对米兰產生更多的威胁。
而且保加利亚人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求频繁回撤参与防守反击的发起,其回追积极性和无球跑动意识远超普通前锋。
“帕努奇顶了上去!”
“他在单防科斯塔迪诺夫。”
“两个人撞到了一起!”
帕努奇和科斯塔迪诺夫都倒在了地上,但主裁判没有吹停比赛。
都是衝著球去爭项的合理衝撞,而且球也没有在谁的控制范围內,所以没有人犯规。
比赛继续!
足球也不知道是被谁顶到了,飞到了球场中路。
罗逸起跳。
斯福扎也起跳!
斯福扎是一名典型的“扫荡型后腰”,主要任务是在中场拦截、抢断、破坏对手进攻节奏,为后防线提供保护。
他身高体壮,头球爭顶能力突出,这一次就是要跟罗逸爭个高下!
duang
激烈的碰撞!
斯福扎倒地瞬间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这个面容清秀的亚洲小子,还真的就如主教练交代的那般硬朗!
“主裁判还是没有吹哨!”
“比赛一开场的节奏就非常快!”
“看看这球!”
“斯特伦茨对落点的判断很准確!德塞利晚了一步!”
“漂亮的停球!”
此时,拜仁已经有八名球员衝过了中圈!
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顿时爆发出了山崩海啸般的欢呼声。
足球在绿茵场上的传递速度非常快,
ac米兰整体阵型迅速后撤,只能破坏拜仁的进攻路径,根本没办法完美截下足球。
“太凶了!”
“照这个形势踢下去,ac米兰有可能抢不下球。”
“拜仁这群球员的实力太强了。”
“而且他们也有著德式足球的严谨,非常注重团队配合。”
在拜仁的这个4-4-2阵型之中,四名中场绍尔-马特乌斯-斯特伦茨-斯福扎技术特点就是依次从偏向进攻到偏向防守的递进。
比如绍尔就是介於中场与前锋之间,他以技术细腻、球风灵动和创造力突出著称,是拜仁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的核心攻击手之一。
马特乌斯则是主要的中场组织者,斯福扎是主要的防守者,而斯特伦茨就介於两者之间。
事实上拜仁的这个4-4-2,也更像米兰之间常用的4-3-1-2,就是三名进可攻、退可守的全能中场,搭配一个技术型的前腰,来支持前方的两名前锋。
他们配合嫻熟,也都有插上进行传球或远射的能力,所以一旦全部压上,攻击力也是非常可怕的!
不过米兰这边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
就比如用速度更快,对抗更强的德塞利,加上逼抢凶狠的安布罗西尼,也能保证米兰后防的稳定。
在双方高速的攻防转换中,时间流逝的速度很快。
第10分钟,拜仁获得了左侧角球的机会。
双方人马迅速在禁区聚拢。
绍尔主罚角球没有起高球,而是把球塞向三十米区域的马特乌斯!
后者展现出了他很强的传球功力。
足球离地而起,直坠禁区!
好吧,马特乌斯也是公认的六边形战士了。
他出道时踢的是边锋和前腰,速度快、突破能力强,曾在门兴格拉德巴赫时期单赛季贡献16粒进球。
年龄增长后,他转型为中后场核心,既能担任攻防转换枢纽(如拜仁时期的“中场指挥官”),也能回撤担任清道夫(如1990年世界盃作为自由人夺冠)。
在职业生涯末年,他就主要踢中后卫,利用经验和预判弥补速度下滑。
可以说,这也是一名从前锋踢到后卫的全能战士!
现在他作为拜仁的中场指挥官,踢出这样精准的传球自然是不成问题了。
“马特乌斯远距离搓传找后点!”
“克林斯曼在那里!”
“德塞利来了!”
在一阵惊呼声中,足球被头球解围了出去。
克林斯曼有点鬱闷。
今天温格派德塞利死死地缠住了他,让他很难有机会舒服地顶到球。
足球坠落在了ac米兰三十米区域。
又是马特乌斯把球卸下。
然后,再传!
科斯塔迪诺夫那里空了。
克林斯曼和绍尔帮他吸引了大部分的防守力量。
拜仁球迷激动地紧了拳头。
紧接著。
发生了让他们意想不到的一幕。
足球在上升的过程中,被高高跃起的罗逸截断了!
是截断。
不是解围。
罗逸判断出了马特乌斯的传球线路,所以直接伸出了大长腿,在球还没完全飞起来的时候就拦下了它。
而且罗逸的球感非常好,在拦截的同时竟然还完成了停球。
足球被卸去了力道,落地后乖巧地黏在了罗逸的右脚。
马特乌斯呆住了。
“他怎么识破我的传球线路的?预判能力这么强?”
而罗逸已经同时完成了转身。
他赶在斯福扎和齐格协防到位前,送出了一脚直塞!
隨即整个人开始往前冲。
“漂亮!”
“穿透力太强了!”
“罗逸传球后的衝刺速度—太快辣!
ac米兰18號球衣,在风中猎猎作响。
速度越来越快!
中圈附近,维阿停下了足球。
他没办法直接冲。
拜仁的高位防线还有三个人:巴贝尔、海尔默、弗雷。
巴贝尔凶狠上抢。
海尔默和弗雷严阵以待。
维阿还是一个瀟洒扣球,晃过了巴贝尔。
“这个过人很漂亮。”
“但维阿应该还是没有办法再突过去了。”
“拜仁的防线还是很稳,两名中卫把位置站好了。”
“罗纳尔多策应过来了!”
“可以传球了!”
但维阿没有传给罗纳尔多。
因为齐格也一直跟著罗纳尔多一路跟防了回来。
维阿把球猛地扫向左路的无人地带!
为什么往那传?
罗逸来了!
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此刻爆发出了惊嘆。
罗逸一路传球后一路狂奔,现在已经插上来了!
他的速度没有放缓半分,看到球过来后右脚顺势一推。
开始爆趟!
海尔默和弗雷压力很大。
这两名中卫都是比较典型的德国后卫。
身体强壮,卡位意识强,擅长用身体阻挡前锋路线,尤其在防守速度型前锋时依赖经验而非绝对速度。
看到罗逸一路衝过来,似乎並没有变向的意思,两人对视了一眼:
一起上!
三十米区域。
海尔默和弗雷拦在了ac米兰18號面前。
但罗逸又是一趟!
从两人中间的缝隙中穿了过去!
这下他们没有办法了。
作为经验丰富的后卫,现在他们就只有一个选择了。
两人都伸出手,抓向罗逸的衣角。
“连拉带拽!”
“战术犯规!”
“哇—拽不住啊!”
“球衣被拉长了一大截,但罗逸还是没有被拉倒!”
“ac米兰的球衣赞助商是义大利本土品牌lotto,它的质量真的可以啊—·
啊!”
嘶!
球衣被撕裂了!
海尔默表情惊,掌心多了一块布。
“太可怕了!”
“单刀!”
“罗逸!他衝破了双人防线!”
球门线上的卡恩,不敢出击。
罗逸经常吊射,还会盘带过门將,出击感觉更容易失败!
还是留在门线上,用自己超强的反应速度来解决他!
罗逸放缓速度。
摆臂。
起脚。
响彻天际的爆鸣,让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七万多名观眾血液沸腾。
足球呼啸著轰向拜仁的球门!
卡恩的反应很快,身体倾向左侧,
但罗逸打出的球速实在是太快了!
拜仁门神扑救动作刚完成到一半,就只能是眼睁睁地看著足球从自己的手底下漏了过去,轰入球门!
0: 1!!!
雷哈格尔目光呆滯。
温格双手抱头,一脸的难以置信。
那个样子,就像是在旧时间线,罗纳尔多在西甲对阵孔波斯特拉时被连拉带拽后依然连过数人进球后,时任巴萨主帅罗布森那抱头的神情。
今天这个场景,被罗逸先用了!
“难以置信!”
“罗逸用一个暴力的突破,和一个暴力的射门,攻陷了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
“维阿获得了一次助攻!这个也太轻鬆了吧。”
“罗逸打破了僵局!ac米兰取得了领先的优势!”
罗逸衝到了角旗边,正准备做他的弯弓射鵰动作,突然感觉后背凉溅的。
转头一看。
球衣被撕裂了一大截!
但也没关係,庆祝动作还是要做的。
就是有点像“战损版郭靖”就是了。
队友们也在此时扑了上来,疯狂揉著他的头髮。
罗纳尔多更是又跳到了他的背上:“小罗,这个球太漂亮了,我感觉有我的风采!”
罗逸笑道:“咱俩一起练了这么久,还分什么你我呢——“”
ac米兰没有庆祝太久。
罗逸还得抓紧时间去替补席换球衣,
破了的球衣,当然是不能继续穿著踢比赛的一一虽然女球迷们並不介意。
只是lotto品牌相关的人员看到这一幕就有点鬱闷了。
这感觉是一个反向宣传啊!
场边罗逸一边换球衣,一边也受到教练组和替补球员的轮流祝贺。
而另外一侧,雷哈格尔瞪了罗逸一眼:
这小子,每次都是他坏我的好事!
但奥托大帝的表情保持淡定,並对场上的弟子们做出手势,示意大家踢得没问题!
继续注意保持高位防线的层次感,继续保持对米兰的压制!
vip包厢里。
贝肯鲍尔按捺著鼓掌讚嘆的强烈衝动。
他抬了抬金丝眼镜,说:“如果罗逸加盟拜仁,拜仁慕尼黑能够再次统治足坛!”
一旁的拜仁名宿,同时也是拜仁副主席的鲁梅尼格则点头说道:“刚才罗逸的这个进球,真的有你年轻时的风采啊。
1
贝肯鲍尔也轻轻点头:“没错,但我在这个年纪的时候,可没他厉害。”
这可以说是对罗逸最大的讚誉了。
要知道,贝肯鲍尔年轻时是足球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被称为“足球皇帝”。
他的身体强壮,对抗中不易失衡,其绝对速度非顶级,但步幅大,长距离奔跑能力强,体能充沛,全场覆盖范围惊人。
贝肯鲍尔虽然主要踢的是后卫,或者说清道夫的位置,更多的是以防守为主但他持球推进能力远超普通后卫,常从后场带球突破中场,利用节奏变化摆脱防守,然后进行远射或传球製造威胁。
在1970世界盃小组赛对阵摩洛哥时,贝肯鲍尔在中场右侧接球后,面对摩洛哥球员逼抢,连续横向盘带摆脱3人防守,带球杀至禁区弧顶。
在观察门將站位后,突然起右脚劲射,球直掛死角入网。
更典型的类似进球出现在1973-74赛季德甲对阵门兴格拉德巴赫时。
贝肯鲍尔在本方禁区右侧解围后,直接带球启动,沿右路长途奔袭至中场,
连续晃动过掉门兴4名球员。
进入禁区后,他面对门將冷静推射远角得手。
这次奔袭长达70米,全程无停顿,技术动作一气呵成,真的是一记马拉度纳式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