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罗大圣
“下面为您介绍双方的首发阵容。”
“帕尔玛排出的阵型是4-4-2!”
“门將:布奇。”
“后卫:穆西、图拉姆、卡纳瓦罗、泽·玛利亚。”
“中场:斯坦尼奇、迪诺·巴乔、圣西尼、克里帕。”
“前锋:基耶萨、克雷斯波。”
“今天安切洛蒂把圣西尼推到了中场,与迪诺·巴乔搭档双后腰。”
“这很明显就是要跟罗逸为首的米兰中场进行正面对抗啊。”
“迪诺·巴乔作为近些年来义大利国家队的主力,必须要站出来。”
“我们再看ac米兰这边。”
“温格排出的阵型是4-3-3!”
“门將:布冯。”
“后卫:卡洛斯、德塞利、马尔蒂尼、卡福。”
“中场:罗逸、戴维斯、维埃拉。”
“前锋:罗纳尔多、维阿、罗伯特·巴乔。”
“由於有两个巴乔在场,所以这场比赛我们必须念出他们的全名了。”
“今天温格中场维埃拉,中卫用了德塞利,这应该也表明了他的一些態度。”
“那就是要用强硬的对抗和防守,来应对帕尔玛的进攻!”
伴隨主裁判的一声哨响。
比赛正式开始。
帕尔玛球权。
克雷斯波和基耶萨开球,然后回传圣西尼。
然后,克雷斯波侧身前进两步,观察过足球传递的线路后,便隨著阵型前移,侵入ac米兰的半场。
“克雷斯波拉边了!”
“泽·玛利亚前压到四十米区域,接球后稍作调整,起脚长传!”
“对角线轰炸!”
泽·玛利亚是一个来自巴西的边后卫,这赛季刚刚从弗拉门戈转会到帕尔玛。
听说他还有一个妹妹,叫小泽玛利亚。
(我瞎说的,而且也並不认识什么小泽玛利亚)
作为边后卫,他的传球能力还是不错的。
足球在半空中转啊转。
镜头隨著它的轨跡,一下子就移到了帕尔玛进攻方向的右半场。
卡洛斯的卡位很及时,在落点处干扰了克雷斯波的接球。
但克雷斯波还是转身一抹,过去了!
这主要是因为卡洛斯冲得太快了,一时没剎住车,反而被对手抓住了破绽,
塔尔迪尼球场內,顿时掌声如潮。
“克雷斯波並没有冲太远。”
“速度並不是他的长项。”
“罗逸的补防!”
“卡住位置,让足球滚出了界外,很合理的一次防守。”
“ac米兰的边线球。”
主要是克雷斯波拱不开罗逸。
罗逸太强壮了!
场边。
温格端坐在教练席,双手交叉在胸前,神色淡定。
“果然,帕尔玛先手抢开局,会主动压制卡洛斯这一侧。”
这其实都在温格的预料之中。
像卡洛斯这样攻强守弱的球员,就是一把双刃剑,要看教练会不会用。
霍奇森不会用,於是只能建议卡洛斯去踢边锋。
但温格会用,而且手上还有罗逸这样的超强“补丁”,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去发挥卡洛斯的进攻才华。
在他的这套4-3-3进攻体系中,两边对前场的支援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
“卡洛斯拋出界外球。”
“帕尔玛前场没有给到太多的压迫强度,全员退防。”
“罗逸把球传给了罗纳尔多。”
“圣西尼上来防守。”
“漂亮的转身摆脱!罗纳尔多灵性十足!”
“再分给中路的维阿!”
中度回撤的维阿在接球前,就观察到了图拉姆的位置。
在来到帕尔玛之后,图拉姆又踢回了原本的中后卫,但显然还没有完全找回踢中卫的感觉。
就像这次,他就压得太靠前,有点失位了。
因此维阿跟图拉姆之间是有较大的空间来调整射门动作的。
好机会!
维阿调整身体倾向。
摆臂。
起脚。
呼!
在三十米区域轰出了一脚世界波!
塔尔迪尼球场內发出了一阵阵惊嘆。
足球在半空中化作一抹黑影,飞向帕尔玛球门。
布奇奋力扑救。
啪!
疾行中的足球瞬间冷静下来,轻盈地飞出底线!
“漂亮,布奇!”
“神扑啊!”
“他在上赛季的后半段由於受伤而失去了主力位置,年轻的布冯取代了他。”
“但夏窗布冯又被ac米兰买走,所以布奇依然作为主力门將站在帕尔玛的门前。”
“这名老將还是很稳健的。”
“他扑出了维阿的这记大力远射。”
ac米兰的左侧角球机会!
罗伯特·巴乔站在角旗区。
脚法出眾的他,自然是米兰队內定位球主罚顺位极高的球员。
只见他举起手。
助跑。
啪!
“竞然是走地面。”
“这是一个战术角球!”
“维埃拉接球。”
“帕尔玛的防线开始扩大间距。”
“架炮!”
“给了罗逸!”
维埃拉虽然不是主进攻的球员,但其阅读防线的能力也是顶级的。
他捕捉到了帕尔玛防线间距扩大时的缝隙,於是就来了一个轻巧的横敲。
罗逸在禁区大弧顶左侧,迎球射门!
呼!
足球快速上升,剧烈旋转,即將兜出一道曼妙的弧线。
却击中了一张黑脸。
图拉姆!
“好险啊。”
“这次站出来的是图拉姆。”
“帕尔玛再次躲过一劫!”
“ac米兰的左侧边线球!”
“围攻的態势即將展开!”
图拉姆笑了笑,衝著罗逸竖起了大拇指。
罗逸也冲他竖起了大拇指。
两个老队友之间的默契。
图拉姆身子硬著呢,当然不会因为这次射门而受到什么伤害。
当然了,主要还是因为罗逸这次选择的是弧线射门。
如果是那种正脚背的大力抽射,还真不好说—.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渐渐地,ac米兰对帕尔玛展开围攻。
以现在米兰的这个中场能力,真的很少有球队能够做到对他们场面的压制。
安切洛蒂神色愈发严峻。
他不得不让自己的球员们开始低位防守。
如果给米兰太多的后场空间,后果不堪设想。
罗纳尔多、罗逸、维阿、戴维斯、卡洛斯、卡福—
好像每个人都可以把帕尔玛衝出一个篇窿!
还好今天门將布奇的状態不错,高扑抵挡,
只可惜转换进攻中的出球能力还不够优秀,导致化解险情后帕尔玛也打不出快节奏的反击威胁,无法维持落点精度,从而让ac米兰能够源源不断地进行二次进攻。
这就是门將没有出球能力的劣势。
帕尔玛大多时候发球只能走地面短传,重新从后场组织推进。
当然了,现在拥有出球能力的门將还非常稀少,也不能苛求了。
总的来说现在帕尔玛还没有丟球,所以情况还算不错。
但是·
安切洛蒂刚刚有这个念头。
场上。
罗逸在三十米区域接到了戴维斯的传球。
一时转不过身。
因为圣西尼这时候迅捷地冲了上来。
而且他没有轻易出脚,而是干扰罗逸的出球速率,用身体封堵向前的传球角度。
这名阿根廷的国脚,比赛经验是很丰富的。
而罗逸也没有硬转。
顺著身体朝向,往前踏出两步,拉开了与圣西尼的间距。
然后,一脚长传!
“漂亮!”
“背身长传!”
“罗逸的浑身上下似乎长满了眼睛!”
“这记手术刀般的传球,撕碎了帕尔玛最后一道防线!”
“维阿的神级跑位!”
“他从图拉姆和卡纳瓦罗之间钻了过去!”
“没有越位!”
“直面门將!”
塔尔迪尼球场內,响起了一阵阵惊嘆。
维阿在禁区內接到了足球。
布奇没有出击,站位挨著近门柱,从容冷静地观察著这名赖比瑞亚前锋的脚型变化。
呼!
但维阿的射门总是那么的朴实无华。
就是一脚闷!
足球宛若一支离弦的箭矢,擦过了布奇的手套,轰入了球门。
0:1!!!
“球进了!”
“世界足球先生,维阿!”
“一记近距离的左脚重炮,轰破了布奇把守的球门。“
“助攻者,依然是罗逸!”
“罗逸灵犀一传,维阿神奇跑位。”
“传得好。”
“跑得好。”
“射得也好!”
“二人联手攻破了帕尔玛的铜墙铁壁!
“我估计啊,接下来的比赛,场面会更加开放。”
“除非帕尔玛甘愿在主场让出三分。但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
南看台的米兰球迷顿时欢呼声如潮。
热烈的掌声,反衬著帕尔玛球迷的沉默。
维阿激动地转身拥抱住罗逸。
队友们纷纷围了过来。
“好球啊!”
“打得漂亮!”
“太强了!”
最近米兰的进球数有点多,大家都没词了。
翻天覆地就这么几句!
正如“奈何本人没文化,一句臥槽行天下”—
有人欢喜有人忧。
帕尔玛门將布奇坐在草皮上,表情无奈。
图拉姆表情严肃,跟卡纳瓦罗討论著刚才防守上的问题。
场边的安切洛蒂皱了皱眉头,准备做出调整。
现在落后一球了,再低位防守也就不太適合了。
而且对面的控场能力极强,越往后拖越被动。
比赛中圈重开。
克雷斯波开球回传斯坦尼奇。
ac米兰前场球员们迅速往前压,展开逼抢。
“图拉姆和卡纳瓦罗拉开了宽度。”
“圣西尼后撤居中。”
“注意看泽·玛利亚与迪诺·巴乔的跑位。”
“帕尔玛这个加强后场平行传接点的站位,与ac米兰的维阿深度回撤,有异曲同工之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面对高位逼抢时的出球问题。”
“好的,现在迪诺·巴乔拿球。”
迪诺·巴乔之所以会被定义为工兵型中场,主要就是他有技术短板与风格局限。
首先是盘带与突破能力较弱。
这导致他持球推进以稳为主,极少尝试个人盘带过中场,更多依赖传球转移,这也导致他在面对高压逼抢时有时会出现失误。
此外就是创造力稍显不足。
相比皮尔洛等“艺术型中场”,他的传球以功能性为主,关键直塞或创造性挑传较少,进攻端更偏向“中转站”而非“策划者”。
作为一名团队型球员,迪诺·巴乔在进攻上的贡献,主要是在传球组织与后插上的威胁上。
他的短传以稳为主,擅长在中场通过横传、斜传调度边翼卫或前锋(如给克雷斯波、基耶萨输送直塞);
他的长传视野开阔,尤其擅长从后场发动对角线转移,找边路的两个边卫,是帕尔玛快速反击的重要发起者。
这一下,迪诺·巴乔就是看了一眼前方,就大脚把球开到了拉到边路的克雷斯波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