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从防守外星人开始 > 第253章 决战慕尼黑

第253章 决战慕尼黑

第253章 决战慕尼黑

5月24日,罗逸和队友们抵达了慕尼黑。

提前两天来適应场地,就是要儘量降低场外因素对自己的影响。

多特蒙德毕竟是一支德国球队,至少在慕尼黑也算是半个主场,像气候之类的因素影响就会小一些。

米兰下榻的酒店距离球场的车程仅仅15分钟,也是方便球队的踩场训练。

来自世界各地的ac米兰球迷们等候多时,在酒店的警戒线外拉起了横幅与队旗。

安保人员们严阵以待。

不过还好,他们也清楚不能太过打扰自己的球员,所以也没有造成太多的骚动。

就是每当球员有外出的时候,就会被逮住,被要求合影或签名。

这问题倒不大。

反正这也是球员放鬆的一个过程。

很快。

两天时间过去。

决赛日来临!

慕尼黑之夜。

奥林匹克球场的顶部,亮起了一道道温和的白色光柱。

数之不尽的安保人员镇守在球场外围,表情紧张。

来自世界各地的球迷们小心翼翼、整齐有序地涌入球场,直至感受到激昂的欧冠主题曲、在风中翻腾的欧冠星芒旗帜,才宣泄出心中的激动。

正门处。

克鲁伊夫、贝肯鲍尔等足坛名宿走下了欧足联准备的商务车。

媒体记者们纷纷围了上前,踊跃提问。

“克鲁伊夫先生,您更看好哪一支队伍夺冠呢?”

“罗逸!”

克鲁伊夫,从来不说场面话,不必討好任何人。

安保人员们及时推开人群,护送足坛传奇入场。

紧接著。

贝肯鲍尔在欧足联官员的陪同下,出现在了媒体的视线中。

身后还跟著一大群西装革履的名宿。

两人作为在球场上爭斗了n年的对头,在退役后的排场也是不太一样的。

克鲁伊夫像是流浪剑客,我行我素,並不参与什么官场的事情。

而贝肯鲍尔却更喜欢当主席,而不是执教。

这也导致他在足球政坛的影响力也很大。

此时的他,也在竞选德国足协主席的位置,未来还去担任了国际足联执委。

今天的比赛是在慕尼黑奥林匹克球场,等於是他做东道,自然也是要出席了。

奥林匹克球场內。

数百名工作人员在草皮上铺开了黑色的群星背景图绿茵场两边分別平铺多特蒙德与ac米兰的球衣图案。

中圈线上,欧冠星芒旗帜缓缓转动。

“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观眾朋友们晚上好!”

“现在为您直播的是1996-1997赛季欧州冠军杯的决赛!”

“对阵双方是:ac米兰与多特蒙德!”

“欧洲巔峰对决!”

“经过一个赛季的奋战,这两支最优秀的球队走到了决赛场上!”

“让我们在今夜共同见证这场餐餮盛宴!”

球员通道。

多特蒙德队列中的几位球员和罗逸握手拥抱。

虽然除了保罗·索萨以外,他们跟罗逸基本上都没有打过交道,但只要是有看过他比赛录像的,无不为之钦佩。

大家都是职业球员,显然都是识货的,有的动作或射门自己能不能做得出来,都门儿清。

就说后来那么多的“梅吹”、“罗吹”吧,也不是每个人都跟他们做过队友或对手的。

就比如莱因克尔,他跟梅西不是一个时代的球员,但还是当上了“梅吹群”的副群主。

不过在寒暄过后。

紧张的氛围,就开始在偌大的通道迅速蔓延,

这毕竟是欧冠决赛!

ac米兰这边,在首发球员之中也只有马尔蒂尼、德塞利等少数球员踢过。

作为歷史上首次进入欧冠决赛的多特蒙德,更是全队都是第一次!

片刻后,裁判组率领双方球员踏上通道出口的台阶。

自下而上。

墙壁两侧的刺眼灯光仿佛把通道与球场隔绝成了两个世界。

顷刻间。

慕尼黑奥林匹克球场的欢呼声、掌声,如同浩荡的雪崩,自四面看台疯狂滚下,瞬间淹没了场上的球员。

这座球场可以容纳八万名观眾,是1972年德国慕尼黑夏季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以颇具革命性的帐篷式屋顶结构闻名。

这里也曾举办过1974年世界盃足球赛和1988年欧洲足球锦標赛的决赛,以及3届欧洲冠军联赛的决赛。

分別是1979年的诺丁汉森林对阵马尔默,1993年的马赛对阵ac米兰,以及今年的多特蒙德对阵ac米兰。

也就是说,马尔蒂尼和德塞利在1993的时候,是作为对手出现在这里的。

罗逸与大耳朵杯擦肩而过。

他忍住没有去摸。

据说有一个魔咒,赛前摸了冠军奖盃的,最后都不会夺得冠军。

虽然这只是一种“倖存者偏差”一一因为摸了以后还是夺冠的例子其实也不少。

但罗逸还是觉得就不要给自己不太好的心理暗示了吧。

毕竟这也是自己第一次站在欧冠决赛的赛场之上!

【监测到你正在准备参加一场决赛,特殊属性决赛之王启动!】

【属性隨机中—】

【你在本场比赛中的强壮能力会得到提升,提升幅度为30%】

看来是要给强壮的德国人上上强度了·

“下面为您介绍双方的首发阵容。”

“身穿红黑色球衣的ac米兰,排出的阵型是4-3-3!”

“门將:布冯。”

“后卫:卡洛斯、德塞利、马尔蒂尼、卡福。”

“中场:罗逸、戴维斯、维埃拉。”

“前锋:罗纳尔多、维阿、巴乔。”

水木清华bbs。

“巔峰红黑军团,我感觉比三剑客时期还要强。”

“如果在游戏里用这样的一套阵容,我会觉得有点要赖。”

“太强了。罗逸+戴维斯+维埃拉,这中场连一只蚊子都过不去啊。”

“他们又不仅仅会拦截。罗逸就不用说了,戴维斯和维埃拉的推进和传球能力也不弱啊。”

“太可怕了。这个阵容会统治欧洲足坛多少年?”

“唯一的隱患就是锋线吧?毕竟维阿和巴乔都已经三十岁了。”

“我觉得巴乔这种细腻的踢法,还可以再顶几年。就是比较依靠身体的维阿,確实在年纪大了后会下滑比较快。”

“没关係,温格会再补充人员的。替补席上还坐著亨利呢!”

电视机里。

黄健翔继续介绍著阵容。

“身穿黄色球衣的多特蒙德,排出的阵型是4-4-2!”

“门將:克罗斯。”

“后卫:科勒尔、萨默尔、克里、罗伊特。”

“中场:海因利希、穆勒、兰伯特、保罗·索萨。”

“前锋:里德尔、查普伊萨特。”

这里有几个常见的、重名率比较高的姓氏。

门將克罗斯,当然不是未来皇马的那个托尼老师。

他的全名是斯特凡·克罗斯,是一个现年26岁的德国门將,多特蒙德的青训出品。

后腰兰伯特来自苏格兰,同时也可以踢中后卫。

而作为德国大名鼎鼎的“穆勒”这个姓,能叫这个名字的自然也都不是泛泛之辈。

古早的德国神锋盖德·穆勒,未来的拜仁神童托马斯·穆勒,都可以在足坛歷史留名。

今天多特蒙德这个安德雷斯·穆勒,可一点也不差。

他是德国足球史上最具爭议却又不可替代的中场大师之一。

他以全能的技术、诡异的球商和“大场面属性”闻名,既是90年代多特蒙德与德国国家队的双料核心,也是“绿茵场上的艺术家与斗士的混合体”。

穆勒的技术没有明显短板,既能担任攻击型中场,也能客串边锋或中前卫,这种全能性让他成为教练眼中的“战术万金油”。

穆勒的职业生涯恰好覆盖了德国足球从“高举高打”向“技术流”过渡的阶段。

他既继承了德国球员的纪律性与执行力,又融入了南欧球员的技术细腻度,成为“全能中场”的標杆。

在正常的时间线,他为多特蒙德贏得2次德甲冠军、1次欧冠冠军,为德国队贏得1次世界盃冠军、1次欧洲杯冠军,个人3次当选德国足球先生,是少数能在“俱乐部+国家队”双领域达到巔峰的球员。

正如恩师希斯菲尔德所说:“穆勒是那种能“让球队提升一个档次”的球员一一他不需要控球90分钟,只需10分钟的闪光,就能决定比赛走向。”

如今,球迷提起德国中场,总会想到克罗斯的精准、巴拉克的全能,但穆勒的“诡异球商”与“大场面统治力”,仍是德国足球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在今天的这场比赛中,穆勒与罗逸领衔的米兰中场的对抗,无疑也是会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走向!

伴隨著主裁判的一声哨响。

比赛正式开始。

慕尼黑奥林匹克球场,再次爆发出山崩海啸般的欢呼。

多特蒙德球权。

查普伊萨特开球回传萨默尔。

ac米兰前场迅速展开压迫。

“多特蒙德经过两次传递。”

“再把球交给保罗·索萨。”

“视野很好,迅速传给了右路插上、处在空档区域的罗伊特。”

“穆勒往左侧边线移动,拉开空位。”

“兰伯特顶上来。”

“多特蒙德横向转移球的速度很快!一瞬间完成了从右到左的转移!”

“今天的多特蒙德中场,位置轮转的幅度也很大。”

“ac米兰拦截的速度也很快!”

穆勒的背身持球能力,是世界级的。

他的脚下技术细腻且实用,控球时如同“球黏在脚上”,即使面对多人包夹,也能通过连续的踩单车、拉球转身或突然变向完成摆脱,

他的核心力量极强,能在身体对抗中保持平衡,例如在中场混战中,他常能用一个隱蔽的“沉肩”动作晃开防守者,为自己或队友创造出球空间。

这种“在拥挤中製造空间”的能力,让他成为球队由守转攻时的“第一发起点”。

现在,戴维斯及时顶向德国中场的屁股。

穆勒没有强行转身进行技术爆破,更没有进行重心欺骗。

为什么?

因为戴维斯的重心低,而且对抗能力很强,

“没有跟戴维斯硬碰硬。”

“穆勒很聪明,把球往回带了几步,碎步弧线绕圈。”

“这一退,让戴维斯不敢继续追,追的话会露出身后空档。”

戴维斯没想到对方会这样进行处理。

他左右转动,预判著多特蒙德接下来的推进路径。

同时碎步调整,隨时准备垫步蓄力拦截。

“科勒尔前插!”

“和穆勒进行了轮转换位。”

作为参加了90世界盃决赛的老將,科勒尔现在更多的是踢中卫的位置。

但今天希斯菲尔德把他摆在边后卫这里,就是要利用他丰富的经验来进行突然袭击。

ac米兰的前场拦截线在此刻被调动。

阵型重心继续朝著一侧倾斜。

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穆勒没有把球传过去,也没有回传给后卫。

而是找出了一个超乎常理的传球路径。

啪!

“漂亮!”

“外脚背,地面弧线长传!”

“像一把餐刀,精准地切开了中路这块蛋糕。”

“穿透力与隱蔽性的完美结合。”

“令人难以揣测的传导路径!”

“这就是顶级中场的意识、决策。”

“保罗·索萨接球!”

“多特蒙德在这一刻提速!推进的空间一下子也打开了。”

不过就在保罗·索萨接球的瞬间。

ac米兰防线已经做出了应对。

德塞利紧贴查普伊萨特。

马尔蒂尼与查普伊萨特保持间距,身体朝向海因利希前插路径的那一端。

如果画面定格。

会发现海因利希试图前插的空位区域,隨时会有被马尔蒂尼和卡洛斯封锁的危险。

“保罗·索萨没有立即传球!”

“继续往中路带!”

“他摆脱了维埃拉!”

“可以传了!”

保罗·索萨在上个赛季的尤文图斯是中场核心,来到多特蒙德同样也是。

他的技术实在是好!

几步带球后,改变了正前方的传球角度。

“德塞利和马尔蒂尼的间距收缩!”

“漂亮!”

“保罗·索萨的手术刀般的直塞,找到了海因利希!”

“海因利希单刀了!”

“卡洛斯过来了!”

卡洛斯那粗壮的大腿一蹬,速度非常快。

直接一个飞铲,连人带球地把海因利希给铲倒在了草皮上。

然后,卡洛斯飞速起身,大脚把球解围!

海因利希鬱闷地爬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草屑。

他知道对手是先铲到了球。

主裁判也迅速摆手,示意没有犯规。

卡洛斯如释重负。

第一次踢欧冠决赛,他其实也很紧张。

海因里希其实主踢的是边后卫,但由於他助攻能力很强,也可以踢边前卫,

今天希斯菲尔德排出这样的阵容,就是希望增强边路的攻击力,去压制巴西双卡。

毕竟米兰的巴西双卡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进攻犀利的同时,总是会留下防守上的隱患。

温格站在指挥区,大力扬手,让弟子们注意阵型间距。

別慌。

压上去!

既然使用了巴西双卡,就是要大力发挥他们的攻击力!

以攻代守,才是正道!

多特蒙德的界外球。

科勒尔撩起衣服,把球在怀里擦了擦。

猛地大力一拋!

“很果断!”

“直接找到前场的里德尔!”

“这是一名德国的顶级射手!”

作为多特蒙德90年代锋线的標誌性人物之一,里德尔以“禁区內的精准杀手”形象闻名。

他的技术特点完美適配了希斯菲尔德时代多特蒙德快速反击与立体进攻的战术体系。

里德尔最核心的特质,是对“进球机会”近乎本能的捕捉能力。

他从不执著於控球盘带,却总能像幽灵般潜伏在对方后卫的盲区一一当队友的传中球划过弧线、或是中场的直塞穿透防线时,他总能在最关键的0.5秒內突然前插,用脚尖、膝盖甚至头部完成终结。

这种“无球跑动”的精准度,让他成为禁区內的“机会主义者”。

同时,他也能適配多种进攻模式:

反击战中的突击手:多特蒙德的快速反击中,他能利用爆发力从后插上,接长传后形成单刀;

阵地战中的支点:当球队需要阵地攻坚时,他能顶在最前端,通过头球摆渡为中场球员创造二次进攻机会;

定位球中的威胁点:他的头球爭顶能力很强,对落点的判断精准,常能在角球、任意球中抢前点完成攻门。

他也代表德国队夺得了1990世界盃的冠军,並且在1992年欧洲杯荣膺最佳射手。

只不过,卡洛斯在刚刚铲断海因利希之后,正处於兴奋之中。

这下里德尔拿到球想过来,卡洛斯又是一铲!

又铲到了!

而且这次更是一个乾脆利落的铲留球,连球权都没有给对方。

啪!

卡洛斯果断把球传给了罗逸。

ac米兰阵型在温格的扬手指挥下,依旧保持著前压之势。

自多特蒙德界外球发起之前,ac米兰主帅就大胆地缩减回防人数。

罗逸停下球,准备策动转换进攻。

但很快,他就看到多特蒙德10號正朝著自己飞奔而来。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霍格沃茨:从落榜美术生开始制卡 留子与变形金刚 军工:打造六代机,鹰酱你別跪啊 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 四合院:五零开局,悟性逆天 末日边缘客 亡灵法师:从骷髏分身开始成神 一人之下:让你链气,你成仙了? 四合院炸了,我被逼着重建宇宙! 刚成全县第一,第四天灾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