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又少一个,这怎么踢?
另一侧。
温加达趴在场边,神色担忧。
这球进不进的,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
但罗逸不能有事啊!
他如果受伤了,就算三连胜也不能保证出线啊!
“没事!”
“罗逸站起来了!”
“哇,这身体素质太变態了,怎么挨铲都能迅速恢復!”
“真不愧是有小怪兽之称!”
队医一边给罗逸餵水。
一边转达教练组的意图:“后面隨便踢踢就好了,日本队没时间扳平了。千万不要受伤。”
罗逸点点头。
片刻后。
罗逸拿著球,站在了点球点。
“日本队少一人作战。”
“换下前锋华格纳·洛佩斯,换上门將奈良崎诚刚。”
“这个可怜的替补门將,一上来就要面对罗逸的点球射门。”
“啊———中田英寿看起来很难受。”
特写镜头给到客队看台上的日本球迷,同样眼眶泛红。
没有时间了。
这个点球进了之后,就更没有时间了。
而日本队在上一场已经输给了韩国。
这一场再输给澳门,那么就会完成两连败,
这无疑会对未来的征程造成阴影,出线会变得几乎没有希望。
2002年,日本將与韩国联合举办世界盃。
这是世界盃第一次在亚洲举办。
但日本队,到时候会成为歷史上第一支没能通过预选赛进入世界盃正赛的东道主!
这太丟人了。
“或许,罗桑会帮助我们击败韩国,帮助我们取得一线生机?”
很多日本球员不由地如此想到。
罗逸此时当然不会想那么多。
他站在球前。
数万名澳门球迷,齐声高呼著同一个名字。
胜利,就在眼前,
“罗逸。”
“罗逸面对这个点球。”
“他面对的是全世界华人球迷的目光,和期待!”
哗!
主裁判吹响哨声。
罗逸开始助跑。
呈现出一个无比完美的射门姿態。
身体中轴线保持与地面垂直,支撑脚会偏离身体中轴线30度,与击球脚和躯干构成一个几乎完美的角度!
呼!
所有人都张大了嘴巴。
奈良崎诚刚內心颤抖。
无法阻挡。
人们在称讚一个任意球大师时,经常会说他“把任意球当点球踢”。
但当罗逸真的踢点球时,那感觉还是要比任意球要猛多了。
距离更近,更没有阻挡!
足球轰入日本队大门。
2:0!!!
这一刻。
澳门球迷疯狂庆祝。
日本球迷绝望哀豪。
温加达激动得在场边跳舞。
有人欢喜有人忧。
加茂周和日本助教们呆若木鸡。
最后的一丝丝希望,也破灭了。
“漂亮!”
“球进了!”
“罗逸梅开二度!”
“比赛结束啦!澳门队获得了胜利!击败了日本队!”
“不负全体华人的期望,这个点球是一个绝对理论上的决杀,绝对的死角。”
“澳门队取得了三连胜!胜利属於澳门队,属於罗逸,属於杨晨,属於孙继海,属於所有热爱中国足球的人!”
“日本队也许会后悔的。加茂周失去了自己的勇气,面对澳门队和罗逸,他没有再拿出踢其它亚洲球队时猛扑猛打的作风,他终於自食其果。”
“他们该回家了。”
“让他们滚蛋吧!”
最后的声音很小,但还是被耳尖的球迷听到了。
bbs上马上开始了討论。
“我靠,黄健翔疯了吧。”
“作为解说员,確实不应该这么说。但作为中国人,我觉得他可以这么说。”
“没错,面对日本队,怎么说都不过分。”
“输了就是要滚蛋!”
“哈哈,罗逸踢哭了好多小鬼子,开心。”
“听说罗逸在日本还是非常受欢迎的,很多樱妹是他的粉丝。”
“罗逸越干他们,她们就越喜欢他。事实就是这样的。”
“日本人要回去反思了。”
“主教练得下课了。”
日本网友这边,则是齐刷刷的在刷屏。
“加茂周,无能!”
“卸任!”
“虽然第一场贏下乌兹別克斯坦时我刷过有能、名將,但现在就是无能!”
球放到中圈。
哗!哗哗主裁判直接吹响了全场比赛结束的哨声。
澳门队2:0击败日本队!
“比赛真的结束了。”
澳门队获得了小组赛三连胜。
“罗逸用两粒进球,击败了日本队。”
“不知疲倦的奔跑,最锋利的剑在亚洲舞台书写了澳门足球的歷史篇章。”
“澳门之光。”
“中国之光。”
“亚洲之光。”
“作为观眾,我们是幸运的,21岁的罗逸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把澳门足球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黄健翔看起来心情平復了不少。
逃仔体育场內。
温加达和替补球员们疯狂衝上绿茵场,激动地拥抱住罗逸。
工作人员与队医们前赴后继。
无比惊险的比赛,劫后余生的悸动,胜利的喜悦。
“我们击败了日本队!”
“我们获得了三连胜!”
“我们要去世界盃!”
球迷们欢呼声和掌声不止,不断呼喊著英雄的名字。
加茂周没有气,他很有风度地与澳门主帅温加达握手拥抱,没有直接走入通道,而是转过身去安慰弟子。
日本助教们紧隨其后。
“振作起来!”
“输给罗桑,並没有丟掉日本队顏面。”
“能够拥有这样的对手,我们应该感到幸运。”
“还有后面的比赛。我们也没有完全失去进军世界盃的希望!”
“好好总结比赛、研究失误,不久的將来,日本队会击败罗桑!”
眾人齐应:
“嗨!”
中田英寿与城彰二等人纷纷站起身,拳头紧,眼神重新焕发出斗志。
只有井原正已摊摊手,低声嘀咕道:“说得轻鬆,你们来防一下罗逸?防一下试试!”
看台上的日本球迷,或悲伤,或愤怒。
嘰嘰呱呱地不停抱怨。
瀰漫著强烈的负面情绪。
世界盃的梦想,真的就这样破灭了吗!
赛后新闻发布会。
温加达一脸自信。
“澳门队接下来的目標,是继续击败韩国队!”
“如果能够取得四连胜,那我们就很有希望拿下小组第一,直接进军世界盃。”
“当然,罗逸是取胜的关键,他值得所有掌声与喝彩!他会率领澳门队创造歷史!”
“感谢澳门球迷、和全中国球迷的支持,球队会拼尽全力,爭取更好的成绩!”
加茂周则是不断鞠躬。
“向全日本球迷道歉!”
“我没有带好队伍。”
“请大家原谅我!”
次日。
澳门队击败日本队的消息,迅速在各大体育报纸上占据头条。
《罗逸,带我们去法国踢世界盃吧!》
《日本队后卫:罗逸给我做了一场噩梦。》
《我要打十一个!罗逸独破全主力日本队!》
《伟大的澳门18號,技惊四座的挑球转身凌空抽射!》
《梦想照进现实,东方利剑。》
《不断攀升的商业价值,体坛第一人:罗逸。》
《韩国球迷:罗逸没什么了不起,我们的球员会让他尝尽苦头。》
很快,另外一场比赛的结果也出来了。
中国队在主场以1:0击败了沙特队!
中卫张恩华,顶进了全场的唯一一个进球,
双喜临门!
虽然不像澳门队在小组中遥遥领先,但至少中国队可以凭藉这场胜利,可以继续留在爭夺小组出线权的队伍之中。
没有被提前淘汰出局!
大街小巷,灯火通明。
家家户户都在庆祝澳门击败日本、和中国队击败沙特。
电视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著罗逸的两粒进球,和张恩华的头球,振奋人心。
各大论坛上也是聊得飞起。
“你们说,如果国足跟澳门队一起进入世界盃,那该多好啊!”
“別做梦了吧?国足就是那样,你对他燃起一点希望的时候,他就会给你拉一坨大的。”
“还是澳门靠谱一些。毕竟有罗逸啊!”
“罗逸是我这辈子最喜欢的球星。”
“棒子今年的实力怎么样?上次亚洲杯被澳门队搞得小组都没出线,估计一直想復仇吧。”
“好像又出现了几个新星。崔龙珠,高钟秀什么的。”
“管他这的那的,棒子再强,也强不过罗逸!”
又过了两天。
韩国,汉城。
这个时候,韩国的首都还叫汉城,
到了2005年,韩国官方正式宣布,將原本沿用了六百多年的首都中文译名“汉城”,改为“首尔”。
这是他们“去汉字化、去中华痕跡”所做的努力之一。
只可惜,这其实並没有那么容易割捨。
一个名字的背后,是文化的记忆,是歷史的归属感,一旦轻率动刀,留下的,往往是割裂和后遗症。
直到今天,韩国人还是无法摆脱汉语言文化对他们的影响。
最关键的问题在於:韩语虽然在写法上用的是拼音系统,但它本身並不具备汉字那种“表意”的能力。
就跟我们如果都用拼音一样,重名太多了。
所以在韩国人的身份证上,现在还是要標明汉字。
在一些重要场合和文件上,也是要用汉字。
回到正题。
现在有很多韩国球迷,正隔著绿色铁丝网拍摄正在公开训练的韩国球员。
还有一群像是女团的成员高举著横幅,发出欢呼。
这些便是韩国球员的快乐源泉。
韩国主教练车范根,坐在板凳上发呆。
他是上世纪70-80年代的韩国著名球星,可以说是歷史第一。
但当球员,只要把自己球踢好就行了。
而主教练考虑的事情就多了。
不光是要安排好自己的阵型、阵容、打法;
还要研究每一个不同的对手。
“罗逸对澳门队的改变,让我想起了贝肯鲍尔。”
助教听到这句话,说道:“但贝肯鲍尔也不会踢九號半。”
车范根瞪了他一眼。
继续思考。
要贏澳门队,就一定要限制住罗逸。
亚洲杯上的悲剧,绝对不能再重演!
与此同时。
已经到达汉城的澳门队上下,也在一起认真观看韩国队的比赛录像。
温加达拨动著战术板上的棋子。
“韩国队的防守很好,踢得也很顽强。”
“跑动非常积极!”
“车范根很稳健,即使是面对阿联、乌兹別克斯坦这样的球队,他们依旧坚持防守反击。”
“但我们的战术不会有太多改变。”
“记得把球给罗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