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这个应该缺了点什么。”
李慕玄心忖一声。
他虽然没练过上清大洞真经,但存神之法绝对不会这么简单,毕竟是一派根基,而若是他猜的没错,完整的应该有淬链神魂的法子。
不过在这点上,他已经有了阳神法。
贪多嚼不烂。
没必要在这方面耗费心神。
思索间。
屋外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
“李道友,师父命我来送授籙仪式需要用到的物件。”
听到这话,李慕玄上前开门,一张鼻青脸肿的容貌出现在眼前,正是白天同师弟陆瑾互殴的郑子布。
论手段他比陆瑾要强上些许。
但不捨得用符。
“这是道服,经书,令牌,还有符咒,以及科仪的流程介绍。”
郑子布端著盘子挨个介绍起来,“经书是我派的早晚功课经,令牌是法职的证明,也是科仪必备之物。”
“至於这符咒。”
“乃是我上清派的入门基础,斩妖符,可凝聚一道剑气。”
“在授法籙时要当场画符。”
“难度不高。”
“只要授籙完成,按照符咒的斋醮科仪来做,就可画出此符。”
“嗯,有劳郑道友了。”李慕玄闻言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介绍符咒的小册子上,没想到授籙仪式还要实操。
“应该的。”
郑子布表现的极为客气。
隨后,寒暄了几句。
他快步离开,看到李慕玄那张脸,他就打心底里发怵。
而与此同时,李慕玄拿起『斩妖符』的册子翻阅,第一页是符咒的模样,第二页是咒词,然后还有罡步。
確实很简单。
只看一遍就能全部记住。
旋即,李慕玄脚踏罡步,再诵咒词,拿起硃砂笔在纸上画出符咒。
但並无异象。
就跟在纸上隨便涂画一样。
“看来必须要有籙职,画出来的符才能生效。”李慕玄心忖一声,但倒也没怎么在意,在记下所有內容后。
盘腿坐在床上静修。
很快,三日光阴转瞬即逝。
授籙仪式当天。
茅山主峰,九霄万福宫外。
彩旗、长幡飘飞相连,诵经声迴荡不绝,门人弟子身穿各色规制的道袍,一脸庄重肃穆的走进宫观內。
而需要授法籙的弟子则统一身著蓝色道袍,李慕玄和陆瑾两人也在其中。
其余人则在旁边围观。
“大个子呢?”
“怎么这两天都没见到他人。”
陆瑾好奇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寻,半天没找到张之维的身影。
李慕玄目光则落在宫观內供奉的牌位上。
茅山的情况有些特殊。
上清派是认魏夫人为祖不假,但茅山还有另外三位祖师。
分別是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小茅君茅衷,这三人又被称为三茅真君,据说生於汉朝景帝时期,比天师府的祖天师张道陵都要久远。
当然,是否確有其人不得而知。
只在神仙传记中记载过。
说得很玄乎。
又是王母授予真经,又是天皇大帝、太微帝君、太上大道君、金闕圣君授予衣冠、玉璽、金铃、神芝及爵位。
但在歷史中却没有过多的记载。
这多半和当时环境有关。
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佛门大举东入,弘扬佛法的时候。
在世俗王朝不停拉偏架的情况下。
道门都快被打懵了。
因此那时候神仙特別多,而且全是古时候得道成仙的。
通过扶乩、託梦等方式出现在大眾视野当中,孰真孰假不得而知,但以经文来论,也就天师道、太平道、上清派等祖师可以確定为实。
而这三茅真君。
地位上虽然与魏夫人等同,但自身並没有经文流传於世。
因此上清派在传承上,还是以《黄庭经》和《上清大洞真经》为主。
也就在这时。
李慕玄跟隨眾人进到授籙院內。
抬目看去。
他的眼神顿时古怪起来。
只见上清门长修静老道,身穿一袭黄色法袍,而他左侧,是一名不认识的老道,身穿印有宝塔、祥云、日月星辰的红袍,右侧则是身穿紫袍的张之维。
这里的黄袍、紫袍、红袍同籙职无关。
乃是按照古法。
授籙仪式至少由三位高功主持,分別是传度师、监度师、保举师
传度师负责为弟子传度开法,著黄袍,监度师负责监督弟子德行,著紫袍,保举师承担保举弟子的职责,著红袍。
“你怎么在这上面?”
这时,看到张之维,陆瑾瞪大了眼睛,一脸奇怪之色。
“严肃点!”
听到传声,张之维面无表情,眼中则闪过几分玩味。
他好歹是天师府高功,又被赐姓,年纪虽然不大,但在正一派的地位著实不低,主持个授籙仪式自然没问题。
而这个监度师,也是他费了三寸不烂之舌才拿到手的。
其目的自然是找乐子。
想到这。
他目光看向李慕玄,趁著旁人不注意,挤眉弄眼一番。
“.”
见状,李慕玄面无表情。
你就笑吧。
迟早有你笑不出来的时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