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没想到街道办会插手,好歹自己也算半个內部人士不是?一点同事情面都不留么?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低著头不敢说话。
这管事儿就一个传达员的名头,全是自己吹嘘的权利。大多数住户也就是吃没文化的亏。还都以为这沟通员,传达员是没解放前一样,像偽军管理时候选的里长相当的权利呢。大家当然愿意配合,叫这些坏种自己给自己取的尊称,不是权利压迫,谁特么愿意,头上多几个欺诈自己的爷?
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又对大家说道:“大家都是邻居,应该和睦相处。有什么问题,好好商量,別动不动就吵架,和乱喊口號,小孩子不懂事大人应该好好教育。这次就先这样,希望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吴力也难得和小卡米对线。也想快点结束,等去学校联络志同道合的同学,凑齐人数,找机会放学堵他们街道办事处。最少得让这三个鱉孙儿,没有虚假的外衣穿。
等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走后,院子里的气氛变得十分尷尬。易中海灰溜溜地回了屋,二大爷和三大爷也觉得没趣,只要好处到位,各自散去。
大家的目的都是非常鲜明,虎头蛇尾。
夜市,老槐树下。
两个面前两块破布地摊。
小老头老周告诉吴力,他已经联繫上了四合院的主人,对方同意让自己去看房。兴奋不已,立刻收摊,回去带著秦淮茹和秦京茹一起去了城东。
摆摊儿,摆个屁的摊儿,自己是缺那几个块儿八毛儿的人么?
一晚上也卖不了几双手套面罩。主要现在天气还未突破零下,北方老少爷们都有信心,无视现在寒冷。只要不冷著打摆子,勤俭节约的群眾。是不捨得,这三元钱一套的毛线手套和面罩。
城东民巷。
四合院,虽然有些破旧,但整体结构还算完好。三进的院落,布局合理,青砖灰瓦,充满了古朴的气息。吴力在院子里转了一圈,越看越满意。院墙够高,就是院子比较小,总共才二十几间小房间。还赶不上自己平行时空的乡下老宅。
也知道这城里和农村建房差距。在这都城,凑合住吧?
“怎么样,这院子还不错吧?”老周问道。
看你老小子这急切的熊样,怕不是有提成?等会得注意价格。
点点头主要確实不错:“確实不错,就是不知道价格怎么样?”
四合院的主人走过来,是一位头髮白的老人。老人看著吴力几人:“这院子我也捨不得卖,但是没办法,要搬到外地和孩子一起生活。这院子我心里的底价是两千块,要是你们诚心买,价格还可以商量点儿。”是跑路吧?这也没法问。不少大老板可是嗅觉超强。
当然那些徘徊纠结的,不是看不清,而是捨不得吶。跑路能带走多少財富?捨命不舍財或许是他们祖训,自己老吴家。可是识时务为俊杰的存在。最少比都城貔貅高一个档次。
两千块在现在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外面一套房才一百五到二百。小黄鱼还不到一百元一根,黑市也就一百一不到。当然这是四合院。自己还比较满意,皱了皱眉头,思考著该怎么和老人谈价格。秦淮茹在一旁开始杀价:“大爷,您这院子虽然不错,但是也太破旧了,需要修缮的地方太多,两千块確实有点贵。”
老人嘆了口气:“姑娘,我也知道这院子需要修缮,但是这毕竟是祖產,我也不想贱卖。”
吴力想了想:“大爷,我也看得出来您对这院子有感情。这样吧,我出十五根黄鱼,您看怎么样?我买了这院子,一定会好好修缮,让它恢復往日的风采。或许你还有机会还能回来住呢?反正我们认的乾亲,以后回来您老还是住这院里。保你吃喝不愁。”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吴力也是假大放小,这些上了年纪的老资本家,哪有几个有胆魄回来的?以后只会更加胆小。这种房屋纠纷少得很,稳妥。
老人犹豫了一下,最后点了点头:“好吧,看你小子机灵。非常人,就十五根吧。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这院子里的租户,我可没办法处理,得你自己解决。”主要还鱼省去不少麻烦。
赶紧高兴地回道:“没问题,大爷,您放心吧。”
通知院里住户,顺便做个见证。
吴力和老人签订了买卖协议,拜乾亲,干爷,秦淮茹负责给老人养老。老者自愿让贾梗继承大院。街道登记留档。现在都是为人民服务,这种事情大多数是隨叫隨到。没有下班时间这说法,当然特產是不能少的,要是没特產,这不是打人家领导的脸么。
听起来复杂,简单点付了钱,这四合院就算是买下了。不过,接下来还有很多麻烦事儿。这些住户和街道签署的租房协议,一间房一年也就几元钱。
只能软刀子进,软刀子出。这些当家人可不怕你来硬的。吴力的办法也简单,鸿门宴。请院里十几户住户当家人,前来喝茶,正好大家都没离开。
“各位大叔大爷,我叫贾梗,老家秦家村。家里也分了不少粮食,家里人多住不下啦,请大家行个方便。两天內,大家去街道取消租房协议,並且搬家,我们贾家,额外退还一份住房租金。一百斤麵粉和五元搬家劳务费。家里有粮心中不慌,老一辈说的话没错啊各位长辈。要是人手不够,我们会帮忙搬家。当然最先搬家的前三户,我们再送上二十斤以上的新被子,和新床单一套。这就是先到先得啦。这是老周,这院子隔壁大院的大爷。拿到退房协议找他登记啊。我们家今晚就通知乡下送粮食过来。”
“哎哟喂,贾东家这是啥话。我们院可是最通情达理的啦。你放心明天院里给你打扫乾乾净净的。你上午按时过来接钥匙就成。別的不说,我拐子熊第一个搬,一大早我就去街道换房。”一精壮老头,赶紧搭话。
这条件,可比开大会,威胁老房东的条件丰富多啦。这被子自己要定,这冬天有了厚被那得省下多少煤炭钱?百斤麵粉在乡下都娶上小媳妇了。才不能在贪得无厌啦,超过人家的底线,这些物资当销,请人帮著自己搬。怕不是要往山里头搬?
旧社会的过来人都有自己的底线。是因为现在,有些人可真没底线的啊。老百姓都知道自己不值钱,还有人比自己更不值钱。说不得几斤白面,就有人天天往你屋里头扔石头。没监控,可没地方说理去。院里难得统一搬家,明天大家都请假吧。毕竟这么的事儿不是。
或许家里就一些破衣服,烂袄。零零碎碎也是不老少。既然大多数都同意搬,现在可没人为块儿八毛的房子,当钉子户。
前面不搬是知道房东意图,算是集体讹诈那小老头。法律意识浅薄的眾人,这话算是夸奖他们,最少人家不少人认识字,所以还在感受法不折眾的误区徘徊。
真真大多数人是真的文盲,懂得生存之道,而忘记生活之道。目前的温饱,还不容许大脑有思考生活。人家现在只考虑能生,能活。特別是先刚刚秋收两月,就开始粮食管控。黑市玉米面都一路走高。59年粮食欠收的难熬日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