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工业部开会。
“这个星期,咱们四九城中的30家工厂都已经评级完毕了,其余的许多工厂也正在不断进行评级,剩下的都陆陆续续会在这个月內评级完毕。”
“这个制度的实行可以提高工人的积极性,使得工人能以更加热情的態度投入到工作当中。而且分级制度能將工件交给不同的师傅做,这样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咱们的良品率。”
“评级制度的实行是成功的。咱们接下来需要使得评级制度稳步推进,推进到全国。此外,咱们工业部的不少工程师也成功过了评级。”
“像是咱们工业部的凌风,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已经过了5级工程师的考核,整个四九城当中都没有多少个。像是王自强,今年刚刚入职了咱们的工业部,今年也考了12级的工程师…………”
周嘆表扬了好几个人,但是当中最显眼的是凌风,凌风的技术是真强,而且实力也並不差。
周嘆做了一遍总结,主要內容就是不断推进评级制度和表扬评级制度的。
这个制度本身就是工业部和国家部委推动的。
“接下来咱们就討论下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咱们国家对於那些高端的技术人才有很大的需求。”
“像是那些高级工种,四九城有接近好几十万工人,但是通过了六级工以上的只有不到2000人,能达到八级工的更是不超过300人。”周嘆直接確定了这次会议的议题。
眾人思索了一下,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这里坐的一个个都是大佬,也是实干家,而非是后世那种口头理论的专家。
“咱们已经实行了分级制度,高等级有著高工资,这样可以激发工作热情,接下来的高级人才肯定是越来越多的,而且高级工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有长时间才能看得出效果。”
“其实咱们可以效仿一下运动比赛嘛!有比赛就有提高,咱们可以开启相关的比赛,鼓励工人朋友提高自己的技术嘛!前几名可以给工人奖励一些东西嘛!”
“我也觉得这个比赛提议很不错,工厂內可以比,工厂和工厂之间也可以比赛。”
凌风也不是吃乾饭的,也给出了自己的提议。
“其实吧!我觉得工人之间有很大的一个问题,现在工人的培养主要是靠著师傅的帮带,一个教几个,但是民间有句话叫做学会徒弟,饿死师傅,很多时候,只会教一些基本的技术和东西,但是更高级的不会教。咱们要改变这种现状才行。”
“像是学厨方面,还得给师傅打工三年,徒弟確实学到了好东西,但是这在咱们的工业不適用。”
凌风的这句话刚刚说出来,就直接获得了大家的赞同,这种师徒传承有有利的一方面,帮著新人工人直接上手和熟悉机器,但是另一方面却是在阻碍徒弟朝著更高方面发展。
有利有弊。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只是这种情况,大家习以为常了,没有想到这种情况居然存在著那么大的弊端。
“凌风,你看到了这个问题,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给我提供一些建议吧!”一个心急口快的人直接问了出来。
“我有几个主意,大家看一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