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跟老爷没有谈妥,但最后老太太好像说,让老爷找人,细细查一下大老爷的事,不知跟你可有关係?”
孙绍祖心里一紧,若涉及到贾赦,真被查出什么来,那不仅科举要完蛋,存身的根基都要动摇。
不过在贾惜春面前,他一副淡定的模样:“大老爷病重,我也忧心,查查也好。”
將她哄走。
等书房安静,想了半天,也没找到什么漏洞。
“下药的茶杯早被我打碎扔了。”
“也只有鸳鸯的诬告,才能让贾母这样上心,非要跟我为难。”
想到这里,更是对鸳鸯的出尔反尔火大。
但此刻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不过他也不慌:“只要会试高中,我还怕她这个老太太?”
只要成了进士,进入文臣晋升的快车道,他不信贾政敢做什么。
哪怕最后查出一点蛛丝马跡,最后贾府在他的声势前,也只能忍著。
文臣治国,不是虚言。
文臣的权势,更不是无用的勛贵,能撩拨的。
当然,勛贵也有好处,最起码他们跟皇帝可以直接交流,甚至亲近的勛贵,能影响皇帝的决策。
其盘根错节的关係,更是能对官职的晋升,產生影响。
不然贾雨村一个被閒置之人,何以能復起?
靠的还是贾府的关係网。
这也是孙绍祖,初来此地,跟贾府切割,到了今天,反而娶了贾迎春,跟贾府深度捆绑的重要原因。
“没有这一茬事,我连乡试中举,都是困难。”
他一个人在书房,想了很多。
最后天色渐晚,才打开邢夫人的信件看了起来。
“哦,还有这桩好处?”
原来这信提了一件事。
说贾赦通过旧日的关係,跟边军有些牵扯,涉及一些军需军餉的生意往来。
“昨晚收到的信件,商量明年的供应。”
“价值3万两。”
看到最后这个数字,孙绍祖心里狠狠抽紧。
倒卖军需是大罪,上一世贾赦似乎正是因为此罪,牵连到了整个贾府。
但是当孙绍祖看到3万这个额度,让他放手,那是万万不能。
“只要我縝密筹划,不愁此事不成。”
当看到数字的那一刻,他就已经下定了决心。
这也是源於现实的考虑。
別看他几次筹谋,到手数千两的银子,换了宅院,添了僕人,日子过得逍遥。
但对於见识过贾府繁华的他来说,现在的三进院子,不过是个鸟窝。
“不说贾府,就是周庭家,也是池亭水榭,雕樑画栋,若是將我这院子跟人比,那只是一个偏僻的角落的罢了。”
他虽一心科举为官,对於钱財没有那么大的欲望,但到了这一步,他就算只是为了面子,为了日后当官的脸面,也要融入当代官场陋俗。
多多筹划银钱,购买深宅大院,以示威严。
不同於后世的简朴做作,当代条件艰苦,你若是一心清廉,不仅会受到同僚的排挤,也会让那些低层次的人看不起,到时欺到门上,不知要惹多少祸事。
想到这里,孙绍祖已决意插手边军的军需生意。
“回信,可用贾赦的口吻先应付过去,等到明年得了官位,再操作此事不迟。”
眨眼之间,会试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