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胡骑列阵衝锋策马奔腾,张弓搭箭射出数以千计的箭矢杀伤唐军。
仆固所部两千唐军一触即溃不是对手,仅仅不到半个时辰就结束战斗,连他本人都让阿史那从礼生擒活捉。
阿史那从礼出自突蕨王族阿史那氏,他曾经作为同罗首领李献忠的別师,因此跟关內道的河曲九府和诸藩部落非常熟络。
同罗也是铁勒诸部之一。
天宝元年,盛唐名將王忠嗣亲自率领大军討伐后突蕨汗国,他派人拉拢拔悉密、葛逻禄、回三个部落,相约攻打漠北突蕨瓜分其地。
阿布思作为后突汗国的西部叶护,他实在打不过王忠嗣,在权衡利弊后,决定裹挟突贵族,携带同罗部眾南下投奔大唐朝廷。
默啜之孙勃德支特勤、毗伽可汗之女大洛公主、伊然可汗小妻余塞匐、登利可汗之女余烛公主,以及阿布思、阿史德等部落五千余帐,並驼马羊牛二十余万,款塞归朝。
其中阿布思就是代指同罗首领李献忠。
他的真正姓名叫做“阿史那阿布思”,原来也是出自突厥王族阿史那氏。
李隆基对於阿布思来降十分重视,於是亲自在萼楼设宴款待,册封他为奉信王,赐姓名为“李献忠”,还把同罗部眾安置在关內道的河套地区。
无论是李献忠还是李归仁,他们两人名字皆为李隆基所赐。
献忠。
归仁。
两者意寓不言而喻。
王忠嗣为了能够討灭掉后突蕨汗国,他对於同罗部眾礼遇甚重,因此贏得李献忠、李归仁、阿史那从礼等人誓死效命。
后来李献忠、李归仁、阿史那从礼等人跟隨王忠嗣討灭后突蕨汗国,同罗部眾在此期间收降突厥遗民膨胀扩大,从五千余帐增加到两万余帐,部眾牧民数量达到十几万人,控弦之士高达五六万人。
自从后突蕨汗国灭亡,同罗部眾就在关內道的河套地区以放牧为生。
直到哥舒翰为了攻下石堡城,他徵调陇右、河西、朔方、河东四镇兵马及同罗骑兵共约六万三千人,同时派遣李献忠和李归仁两人带兵阻击吐蕃援军。
以李献忠和李归仁为代表的同罗骑兵,他们在阻击吐蕃援军中立下赫赫战功,从此开始声名远播。
不仅吐蕃人感到胆战心惊,就连安禄山都想將其纳入魔下,同罗部眾由此捲入大唐朝廷的斗爭之中。
安禄山想要吞併同罗部眾,他以征討契丹的名义,请求李隆基调任李献忠为副將。
李献忠自然知道安禄山包藏祸心,於是求助朔方节度留后李,希望让他出面拒绝。
李害怕得罪安禄山,他断然拒绝李献忠的求助。
李献忠作为突厥降將若是拒绝出征,那么就有抗旨不遵的罪名,他一怒之下乾脆叛唐而走,携带十几方同罗部眾回到漠北草原。
然而漠北草原已是回汗国的地盘,自然不允许突王族阿史那氏重新崛起。
十几万同罗部眾惨遭各方势力围追堵截,所有部眾基本死绝,就连同罗首领李献忠都被押回长安处死,妻女沦为歌奴妓任人肆意凌辱。
李归仁所部八千同罗骑兵同样受到回汗国的围追堵截,他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派人前去投降安禄山。
安禄山立刻派遣姜天骄出塞诱降同罗部眾,而这也是为什么同罗骑兵会有那么强大的战斗力。
这八千同罗骑兵皆为百战老兵,所有人都是歷经各方势力的围追堵截才存活下来,个个怀揣復仇之火,他们家人全部死於无妄之灾,在国讎家恨的加持之下能不厉害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