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关中四郡换取齐鲁九郡
姜天骄认为康英俊的担忧不无道理,可他眼下实在顾不得这么远,哪怕大唐朝廷要拿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换取援助。
因为姜天骄又不准备长期待在长安,所以他对河西道和陇右道不是那么迫切,更不会为了关中而把更多兵力投入到西北大地。
欲保秦陇,必固河西。
欲固河西,必斥西域。
这十六字永远都是维护西北稳定的重要方针,奈何不是姜天骄最要紧的事。
既然关中地区是个烫手山芋,那还不如拿来跟田乾真进行交换。
姜天骄要跟田乾真做个交易,以关中四郡换取齐鲁九郡,让他坐镇长安担任关西节度使,这样西北战事便可交给各路节师。
关中四郡是指京兆府、华阴郡、冯翊郡、凤翔郡。
齐鲁九郡是指北海郡、济南郡、淄川郡、东莱郡、东牟郡、高密郡、琅琊郡、东平郡、鲁郡。
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田乾真待在齐鲁大地,姜天骄早已把河南道视为囊中之物,他要把河北道、
河东道、河南道占为己有,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膏之地。
“康將军,这件事情本王已有打算,你不必过多忧虑!”
姜天骄沉著冷静安慰道。
康英俊还不死心追问道:“不知大王有何打算?”
“你们先退下吧!”
姜天骄索性屏退诸位將军,只留自己跟康英俊单独对谈。
“是,大王!”
诸位將军纷纷退了出去。
姜天骄看著眾將离开以后,他心平气和说道:“康將军,本王姑且问你一句,你认为关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回稟大王,关中之地拥有八百里秦川,自古以来得关中者得天下,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天下形胜,莫过於此。”
康英俊毫不犹豫说出自己意见。
姜天骄摇了摇头反驳道:“康將军,你这套说辞在秦汉时期倒还站得住脚,然而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凡事有顺有逆,形势有常有变。”
“在本王眼里关中已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往后千年再也不可能作为京畿之地。”
康英俊略微不解询问道:“大王,您为何会这么看待关中呢?”
姜天骄唉声嘆气解释道:“在过去上千年的歷史里,王侯將相都想占据关中这块富庶而险要的土地,皆因八百里秦川乃是天府之国。”
“可惜自隋唐以来关中地区日渐式微,大量良田水土流失,碍於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实际上已经无法做到自给自足,难以承担京畿之重任。”
“况且雪域高原的吐蕃强势崛起,若把京畿之地放在关中,那就需要把全部精力放在西北边境,重走大唐朝廷的灭亡之路,实乃不智之举。”
康英俊得知姜天骄这是要放弃关中,他眉头紧锁反问道:“既然大王不想以关中为基业,为何还要接替安守忠兼任关西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