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浩你好不容易把齐鲁九郡打下来,我自然不能轻易夺走你的地盘,只能拆西墙补东墙,用这关西节度使跟你进行交易。”
田乾真总算明白姜天骄意欲何为,他情不自禁佩服道:“看来天下大势皆在大王掌握之中,末將愿为大王镇守长安。”
姜天骄觉得有必要给田乾真吃颗定心丸,他真情实意说道:“阿浩,只要你能守住关中四郡,
那这关西节度使永远是你的,当然也包括这西京长安,这是我给你的承诺。”
“若我姜天骄有朝一日能够问鼎天下,我愿意跟功臣们共享天下,绝不做那兔死狗烹之事,更不会出现鸟尽弓藏。”
田乾真对此保持沉默不语,他明显是不相信这套鬼话,都怪前人把路给走没了。
姜天骄意味深长微笑道:“阿浩,我知道你不相信这种鬼话,换做是我也不会相信,毕竟你我从来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別人的承诺之上。”
田乾真看见姜天骄说话还是这么直来直去,他不禁哑然失笑道:“大王还是跟以前一样没变。”
“只是我等节帅早已位极人臣,往上最多也是宰相之位,在这之后便是无官以赏其功,届时大王又该怎么办?”
姜天骄自信满满说道:“自古以来官以任能,爵以酬功,汉魏以来虽然推行的是郡县制,但有功者仍赐以土地,能够世代传给子孙。”
“贞观年间,太宗皇帝李世民想要恢復古制,分土为王,由於大臣异议而止,所以赏功臣多以官。但以官赏功有二害,非才则废事,权重则难制。”
“有功之臣居大官者,皆因不能传之子孙,皆乘有权之时以邀利,无所不为。为今之计,是在天下平定后,封爵分土以赏功臣。”
“这样功臣们能有封邑传给子孙,对於功臣来说也是万世之利,还不用担心兔死狗烹和鸟尽弓藏,两全其美何乐不为?”
这番言论瞬间说到田乾真的心坎上,他顿时两眼放光说道:“若是大王愿跟功臣们共享天下,
我田阿浩愿意带头表率。”
封邑和食邑差別是非常巨大的。
封邑是指君主授予臣属的世袭领地,包含土地与附属人口,享有税收和徵兵等实际权力,形成相对独立的家族势力或者城邦小国。
食邑是指君主授予臣属的经济特权,受封者只能收取特定户数的赋税作为俸禄或赏赐,不赋予实际的地方统治权。
换而言之,封邑乃是分封制的產物,食邑则是郡县制对於封邑改良,旨在削弱地方实权,仅仅保留经济特权,这样有利於维护集权统治。
例如西汉初年的列侯制度继承自秦,列侯属军功食邑贵族,仅有“食邑”而无“封邑”,言及封地概以食邑称之。
直到汉文帝时期这才始创侯国制度,列侯在封地上拥有朝廷官制、宫禁宿卫、军队、宗庙与社稷,这才摆脱食邑贵族的身份,正式路身“诸侯”之列,由此食邑变为封邑。
这些列侯权力与义务是对等的,需要在朝廷打仗的时候自备乾粮隨军出征,有点类似大唐朝廷的城傍制。
后来汉武帝时期通过中央集权,取缔列侯对於封邑的地方统治权,连同军事义务跟著取消,从此列侯再次变回只有收租权力的食邑贵族。
功臣们最喜欢封邑制度,更是天下儒生梦寐以求的先王之法,只有皇帝本人不高兴而已。
因为皇帝是要把全天下的人变成奴隶,所以自然不充许封邑制度的存在,更不充许功臣们拥有封地,撑破天就是让你当个收租的大地主而已。
至於说是皇帝为了百姓著想这种荒唐理由,最多只能骗骗傻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