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晏毫不畏惧反问道:“孔融是被曹操杀死,但不知我大夏谁又是曹操呢?”
大宏临脱口而出冷笑道:“自古来杀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恐怕不只是曹操,莫非尚书令还没意识到,你跟阿史那承庆这是犯了眾怒吗?”
刘晏对於大宏临的威胁毫不在意,他慷慨陈词说道:“话虽如此,但这人总有一死,那就要看他死得有没有意义。若能为国捐躯,我刘某坦然受之。”
这话一出,大宏临满脸红温怒斥道:“你也敢跟我奢谈为国?各路节帅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是我们在想方设法消洱兵祸,而你们却在釜底抽薪,你们几时想过国?几时想过我大夏朝廷?”
刘晏对此之以鼻,他一脸不屑说道:“我倒是要听听,你们是如何为我大夏朝廷消弹兵祸,
我们又怎么釜底抽薪了?”
大宏临觉得刘晏怎么会如此心胸狭隘,他气急败坏怒骂道:“安守忠、安太清、安思义、田乾真、蔡希德、牛廷等人皆是燕主旧將,昔日跟陛下是平起平坐的一军统帅。”
“而今燕主选择禪让退位,陛下登基为帝建立大夏。年初仪事的时候,你也是赞同以荣华富贵换取各路节帅的兵权。”
“陛下登临大位尚且不久,施政应以安定祥和为主,当今各路节师多为陛下的往日袍泽,更宜以和为贵,藉此机会封爵分土拉拢人心。”
“没想到你跟阿史那承庆这两个不要命的却拼命阻挡,你摸著自己胸口好好想想,不给人家封爵分土,各路节帅岂肯乖乖交出兵权?功臣们岂会这么轻易善罢甘休?”
“而你所做一切只不过是为了拱倒我们,不惜拿出周勃废少帝来恐嚇陛下,此乃离间君臣,其心可诛!”
刘晏听著大宏临完全讲完,他嘴里发出短促而刺耳的冷笑声:“大令公,昔日周勃和陈平诛灭诸吕,安定刘氏江山,亦有莫大之功,彼时谁不称其忠心耿耿!”
“为何孝文皇帝却不重用他们?那是因为孝文皇帝非常清楚忠心亦会隨势而移,所以才把列侯们通通赶回封地。”
“酬功当厚,然须以不伤皇权根本为限!厚赐金银、虚衔荣职、恩荫子弟皆可酬功,亦可示恩羈摩。唯裂土食邑,使私门坐拥巨財,形成与国同休之勋爵,此乃遗祸无穷之根!”
“陛下岂愿后世子孙,受制於今日所封之勋爵,再次重蹈汉少帝覆辙?还望陛下三思而行,终不以此事遗子孙。”
大宏临情不自禁笑道:“尚书令,你所说的厚赐金银、虚衔荣职、恩荫子弟皆是虚的,此乃浮云!唯有世袭食邑,方是安身立命和传家守业之基。”
“我等功臣百年之后,陛下若要效仿孝武皇帝行削藩推恩之策,徐徐收权,功臣自然也是无话可说!”
“然若连此根基都不肯赐,空口白话便要各路节帅的兵权,隨便给点名分就要打发掉功臣,那就请陛下准许微臣辞官返回渤海国。”
姜天骄坐在玉阶之上看著刘晏和大宏临打擂台,他居然无法分辨到底是谁对谁是错,更不知道到底要不要给功臣们封爵分土。
本来姜天骄是下定决心封爵分土,可偏偏刘晏和阿史那承庆两人拼死反对,这让他开始动摇起来,毕竟隋唐以后给功臣们赐予封邑食邑这种事情已经是越来越少。
可是大宏临完全说到姜天骄的心坎上,他要是连这点诚意都不拿出来,安守忠、安太清、安思义、田乾真、蔡希德、牛廷等人岂会乖乖交出手中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