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泰带兵到哪里了?”周遇吉下去之后,第一时间询问控制勇卫营的孙应元。
“建奴已於十里外安营扎寨,人数得蒙古各部加入,超过6万。再加上右翼,此战建奴犯境总人数不下10万。”孙应元之所以情报那么准確,那是勇卫营临时指挥部有几个种家友好交流团派遣过来的平头保安,他们主动请缨,表示可以在上班的休息时间和业余手段,帮忙收集敌方情报。
登上城墙。
周遇吉往外望去。
敌人的游骑斥候正肆无忌惮地靠近过来。
以往明军除非出动大量的精锐家丁,身披重甲,佩戴铁面具,持重兵方能驱逐,否则普通的夜不收並非是他们的对手,想驱逐他们,往往会被擅长射骑的他们反杀,代价不小。
“前前后后才五十多人,你们不派人將他们赶走吗?”张飞看不得下面那些蛮子囂张的態度。
区区蛮夷。
也敢在俺大汉猛土面前放肆?
黄得功和孙应元都向周遇吉请战。
他们皆是驍勇善战之人,別说现在有刀枪不入的仙甲护体,即便是过去,他们亦敢披上重申带著亲兵与敌对冲。
“我去吧!”赵云想试试这些囂张之极的游骑斥候到底是什么水准。
什么白甲红甲。
在他眼中。
这些人似乎只是恃著自己身穿重甲,並不是真正有多强。
被称为白甲兵的据说身穿三重甲,內里穿丝绸防箭。
赵云只看见一个。
发现那个白甲兵的体格的確要稍稍强壮一点点。
红甲兵梢微差点但同样算是不错的精锐。
只是这些人蛮壮之余。
似乎有点矮小?
他们的强壮和力量似乎只是较长年吃不饱的大明士卒优胜,跟那些亲兵或者家丁相比,其实並没有任何两样。也许他们的態度更凶狠一些,野蛮且自信。
“子龙將军,杀鸡岂用牛刀?”周遇吉还想劝这位一身是胆的季汉虎將先別著急。
“我去去便回。”赵云抱拳作礼,然后大步走下城墙。
周遇吉赶紧让人备马。
赵云骑上。
又隨便拿了一支矛。
开关门,赵云骑马缓缓的走出,不徐不疾。
天空中飞艇这边,通过无人机可以看见直播画面。
朱元璋对於阵前斗將这种做法有点不太感兴趣,因为他知道战爭是人数的游戏,人越多,炮越多,那么组合起来发挥的力量越大。像过去项羽、刘裕那种一人杀通军阵,嚇得几百上千人逃跑,又或者像三国时期阵前斗將,通过斩將夺旗来一战定输贏,那种事在后世越来越难发生了。
除非军队已经烂到任对方宰割。
才可能让勇將肆意衝杀。
否则。
面对大炮火枪,什么天下猛將都是靶子。
对面阿巴泰派遣前来收集情报的游骑斥候让赵云气疯了。
你敢一个人出来单挑我们?
是你疯了?
还是我们看了眼?
当年明军勇猛如刘大刀,號称大明第一猛將,在萨尔滸之战中,亦被我们一箭爆头。
你敢如此托大?
单骑出战?
真不是什么阴谋?
再说你们这些明人不是学聪明了吗?自此之终,只敢像懦夫那般用火枪应对,今天为何如此胆大生毛单骑出阵,难道你以为我们手上的强弓重箭射不死你个楞头青?
几乎在发现赵云的一瞬间。
被激怒的斥候。
马上有三人衝锋而来。
两人持弓,同时张弓搭箭瞄准赵云,一人射人一人射马。
第三个人抽出弯刀,准备在衝锋过程中来个探身割首,將赵云的人头悬掛在自己的马颈下。
赵云同样在加速。
神色平静。
等射向自己面门的重箭离弓,微微將头一偏躲过。
矛尖前探挡住另一支射马的利箭。
长枪旋转一圈。
在与弯刀斥候即將接近时,等对方挥刀,才旋矛洞穿对方的咽喉。
两马交错而过的瞬间。
赵云伸手抓过对方悬掛的飞斧。
回予。
在极限距离挑飞对方户体倒下后显露出来的大弓。
飞斧信手扔向斜斜跑开同时回身张弓搭箭射第二箭的那个斥候,正中对方的面门。
那人丧命。
失控鬆手。
强弓尚没打开,射出的箭矢歪歪扭扭毫无力度。
赵云策马顺势將之抓住,再將矛尖挑飞天空的敌弓接在手中,开弓,与另一名斥候互射,箭头巧妙地碰在敌人箭杆上,將来箭射爆拋飞,然后余势未尽地盯入持弓斥候的左眼窝·持弓斥候仅存的右眼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然后从此定格,翻身落马。
不仅是他一个人感到难以置信。
被他杀死的另外两名斥候同样如此,他们万万想不到有人竟然能在战场上这般廝杀。
別说三名斥候。
远在飞艇之上观战的朱元璋、朱棣和朱由检等人同样目瞪口呆,
不是。
你们三国是这样打仗的吗?
我们还以为你们三国是歷朝歷代以来最弱的土兵和军阵,才能让两军对垒出现斗將之举,比如关羽刺顏良。
你现在却告诉我。
猛將打仗杀人如杀鸡。
难怪歷史中的项羽和刘裕他们那么猛一人敌一军。
原来真有人可以强到这等程度常遇春要是还活著那该多好,他看见了肯定会很高兴“都上,杀了他,我要他死,我要拿他的人头做我的酒壶!”那个白甲兵愤怒了,你敢当著我的面虐杀我的部下?此仇不报,我还有脸回去见他们的族人?
他不相信自己几十个人杀不死对面一个。
无论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面前这个大明猛人。
都必须死。
而且这个傢伙的人头必须放到奉命大將军阿巴泰的案桌上,否则他的皮鞭绝对饶不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