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张文远乃天下名將也!
东汉建安十三年时空。
巢湖。
七宝山和濡须山之间的濡须口军中大营。
张辽坐在军帐中,拿著一封由江夏商人代为传递的私人信件。儘管信上没署名,但他知道这是关羽写给自己的。
“有劳。”张辽向送信的商人点头。
“荡寇將军言重矣,您能允许我们白氏参与军输採买,区区一封信,不足表达白氏上下及小老儿之感激。”因为长途跋涉脸上颇带风霜的老年商人赶紧弯腰行礼,態度非常恭敬。
“作此书信之人,可曾有话?”张辽又问。
“小老儿未曾见到原主,半月前,有一近卫来找,问小老儿是否愿意代为传书。”商人回道。
“今后白氏商船可依常通行,不过採买价格须按此前规定,不得任意变动。”张辽知道关羽的为人,此时各为其主,为了保密,关羽不会轻易让一个商人带话给自己。如果真的有话,反有可能是別有用心之人的故意欺骗。
张辽手中的信件由特殊信封包裹著,信封质地细腻光滑,造型出奇的精致。
封口处密封了一圈火漆。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看书认准 101 看书网,101????????????.??????超给力 】
深红若血。
火漆印章明晃晃的压印在封口上,防止私拆。
“谢过荡寇將军,小老儿定恪守信诺,诚信买卖,供给军需,绝不作半分虚假。”商人闻言大喜跪下来给张辽磕了一个头。
此时两军交战,军需消耗极大。
无论粮草还是食盐。
又或者兵甲。
都是军中不可或缺之物。
每天从江夏过来的商船可以说络绎不绝。
白氏勉强也算是地方豪强,有点財力,但不能跟那些实力雄厚的世家相比。
有了张辽的许诺,白氏接下来就能继续保持稳定的商易运转。收益方面,一月进帐足可抵过往一年不说。更重要的是,白氏此前在江夏签下了商单,协议规定,若白氏贩卖商品超过原定指標,即可按照超额比例得到相关积分,同时还能在下一月增加相应的採购数量。
积分。
额外採购量。
这两者在江夏城中,那是多少世家豪族都求之不得的东西。
“下去吧~”张辽摆了摆手。
“小老儿告退。”商人又弯腰一拜,才高兴地退出大帐。
张辽慢慢拆开密封信件。
抽出信纸。
此纸比雪还要白,充满了细腻的质感,表面光滑,不仅带点韧性,隱隱还有种墨香。
信纸上的文字更加令人惊讶,它不像是以手书写出来的样子,更像是用某种力量,硬生生的贯入纸张,有种力透纸背的力量感。
文字极其工整。
若有信中有两个相同的字,那么它们必然一模一样。
张辽不知道关羽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只知道这种事绝非人手可以施为。
信中没有常见的开头。
甚至。
没有提及收信人。
见字如晤:北风吹雪霜满天,一別隔两地,不知君安,江水空阔帆影去。金樽纹起,案首对饮无人,昔时高杯,言笑晏晏,豪情长歌裂阵射星斗,终无言,
夜静思故里。战鼓春雷,旌旗举,年年刀兵舞铁骑,四百载星汉无光,路漫漫,
何时復开日,落笔重题。
落款是:知名不具。
张辽看完有点麻。
不是。
云长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文质彬彬的?
我心目中你一直是那个视天下英豪无物举著长矛冲开敌阵一下搠死顏良的神威关將军啊!
这封信好像什么也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张辽感觉这信刚刚好。
有些事。
不用说得太明白,意会即可。
他收起信,小心翼翼地纳入信封,又用一锦盒装好。
静静地沉思了一会,他忽然问帐里值守的亲卫:“你同自江夏返回,应有所见所闻,你来说说江夏此地,到底发生了什么?“
“將军,小人不敢言。”那名亲卫出列见礼。
“尽说无妨。”张辽表示自己在听。
看见亲卫仍然沉默。
挥挥手。
让其余几名亲卫暂时退出帐外,仅余前往江夏打探情报之人。
那名亲卫顿了顿,似乎在整理心中的词汇:“將军,江夏变化之大,令人咋舌。此城非同世间任何一城,纵然大如业城,集如许昌,与其相比亦黯然失色。
其民生机勃勃,奋发爭先,人人以劳动为荣,以兴汉为任。小人看见十数万人齐心协力,內心为之胆寒。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势如猛虎,士气如沸,出行两人成双,三人成行,乃天下无双之雄军。其官,爱民如子,务实能干,以身作则勤劳不息,小人从未见过如此捨身忘己之士大夫,若天下皆如此,大汉绝无黄巾之乱,绝无战火纷飞之乱局。
张辽很惊讶。
你仅去一趟江夏,竟然给予它如此之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