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乐年间。
朱棣很是意外。
明朝的人殉制度竟然是朱祁镇下令废除的。
而朱祁镇的名声,还因为此事好转了一些。
想到这里,他果断下令道:
“人殉,陋习也。”
“理应废除!”
......
【然而,到了清朝时期,又又又死灰復燃了。】
【努尔哈赤曾让四位婢女给他的大福晋殉葬。】
【等努尔哈赤去世以后,又有三位嬪妃,包括多尔袞的生母,被要求殉葬。】
【到了顺治时期,董鄂妃的离世让顺治帝悲痛欲绝,顺治皇帝下令让董鄂妃的太监宫女30多人殉葬。】
【人殉这个恐怖的陋习、恶习,大概率是止於1673年。】
【康熙帝下令,禁止八旗包衣佐令以下的奴僕隨主殉葬。】
【而在此之后,殉葬制度便退出了歷史舞台。】
【没想到吧,咱大明战神朱祁镇还能在这儿翻个身。】
【所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歷史的残酷远超我们的想像。】
此时,弹幕弹出。
“其实始作俑者就是儒家骂秦始皇的,殊不知始皇帝这一行为恰恰说明他是明君。”
“朱祁镇:想不到吧,以后骂我的时候轻点啊。”
“都说紂王是暴君。可是他却废除了殉葬制度。”
“我翻开歷史一查,每页上都写著仁义道德......我横竖睡不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著两个字是“吃人”。”
......
各朝古人似乎明白了。
单从人殉这个制度来看,暴君和仁君並不是绝对。
仁君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会推行人殉,而不会管殉葬者是否出於自愿,是否有家人。
而暴君却会觉得人殉残忍而心生怜悯,用俑殉或是禁止殉葬。
所以,有些仁君未必真的仁,有些暴君也未必真的暴。
史书经由后人编纂,难免存在增刪改易、虚构杜撰之处,或许其中所记载的儘是仁义道德的光辉形象。
真实性到底如何呢?
谁也不得而知。
正在各朝古人思索之际,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
【大唐军神李靖打仗有多无聊。】
......
贞观时期的朝堂上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
程咬金一边揪著大腿,一边笑著指著李靖,乐不可支地喊道:
“哈哈哈......药师啊,后人竟然说你打仗无聊!”
在程咬金夸张笑声的带动下,一些武將也跟著笑起来,连李世民都险些有些绷不住了。
李靖虽面带几分无奈之色,心底却不由自主地泛起一丝委屈。
他明明被誉为“大唐军神”,为何后人要说他打仗无聊?
......
【为什么大唐军神李靖的名气,远远不如卫星、霍去病?】
【因为李靖打仗实在是太无聊了。】
【不管打谁都像砍瓜切菜一般,以至於大家都以为是对手太弱,而不是李靖太强。】
【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战功”,这就是对於李靖最贴切的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