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案內容为:一旦卡萨米尔国內局面彻底失控,需第一时间派遣舰队撤侨,商討其中的撤侨细节,突发变故及处理方案等。”
“胡参谋,你先给大伙介绍一下卡萨米尔的局面。”
老將军说完,將话语权给到会议室一侧,一个四十多岁,眼晴很有神的中年军官。
“是,首长!”
胡参谋抱著一个泛黄的笔记本起身:
“卡萨米尔的混乱局面並非一两天內形成,牵扯很多因素,当然,这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重点是基於上述事態,我们在卡萨米尔的公民人数並不多,並且在外交部发布回国建议后,大多数公民,华侨都已经撤离回国,只剩下大使馆外交官员,港运公司、铁路公司的部分工人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先行撤离。”
“根据统计这部分人共517人,可能有统计疏漏,但最多不会超过550人。”
说罢,胡参谋又看向地图,指向地图海岸线的某个点:
“这里是伊胡玛港,卡萨米尔唯一的港口,我们与卡萨米尔合建的港运公司就在这里,港运公司员工距港口不到四百米距离,只要舰队赶到,就能第一时间撤离。”
“铁路公司位於卡萨米尔首都利加基,其中半数工人已经转到港运公司办公,必要时可以直接与港运公司工人一同撤离。”
“另外半数工人按照安排,一旦撤侨,会第一时间前往同样位於首都的大使馆,与大使馆的大使和工作人员一起赶往港口离开。”
“各位首长,我的介绍结束。”
“胡参谋,有港口距离首都的具体路程吗?”一名军官问道。
“130公里。”
“130公里不算远,但以卡萨米尔的路况,这段路恐怕不好走”一个老军长缓缓开口。
“是,港口公司那边的人好说,四百米的距离,从舰队上派海军下来护送也来得及。
十“但利加基那边大使馆和铁路公司,人数多,路程远,撤退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意外。”
有人附和。
“最稳妥的考量,是派遣一支部队,从港口先行赶到大使馆,再护送大使馆和铁路公司工人返回港口,登上撤侨舰队。”
刚才的老军长右手轻抚下巴。
“我同意刘军长的看法,卡萨米尔政府的情况,他们估计无力派人来护送我们的人员,还是要自己派兵。”
“对,靠天靠地,都不如靠自己安心!”
又有几名军官开口,会议室內大多数人都赞同老军长的想法,便敲定派部队前往护送大使馆官员及铁路公司员工的方案。
紧接著,老军长又提出新的问题:
“这支护送部队人数不能太多,但要具备应对各种突发事態,比如应对叛军,流寇的能力,確保护送人员不受伤害,能安全撤离。”
“如果要从咱们军区里派遣部队,诸位觉得那支部队能胜任?”
此话一出,便有不少人提出建议:
“我认为138师师侦一营可以胜任。”
“31师93军钢刀连,英雄部队,连里还有南方战场下来的老兵,都是精锐!”
杨卫国目光扫视眾人,清清嗓子:
“诸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支能打仗的队伍,而是一支精简、专业、高效,能应对各种特殊情况,包括战斗和非战斗事態的部队。”
“综上,我认为这项任务可以交给神剑特种大队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