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借天书!
明月晦暗。
城城郊酒肆,昏暗的油灯把影影绰绰的人影投在壁板上。
墙壁被油烟燻染得漆黑,地上亦是灰尘十足。
桌上还有一层厚厚的油腻污渍。
手摸上去轻轻一搓就能留下一个印子。
总之,这是一个航脏的屋子。
唯有一盏掛在柱子上的青瓷灯称得上乾净,而光线就是从瓷灯中透出,给昏暗的屋子添上一些色彩。
呼呼。
有风透过壁板传了进来,侧耳倾听,那一阵风是从树梢悄悄掠过。
然后带著隱约的呼啸,从门缝,从墙壁缝,屋顶瓦片缝隙,丝丝缕缕穿入屋中。
而灯光也变得飘忽不定起来。
“宋押司无须多心,这里已经离城很远了,外面还有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树林。这种简陋的酒肆,只有每日砍柴的樵夫,入城返回的时候才会略作停留。现在已经是晚上,除了我们不会再有其他人来了。”
酒肆中最后一桌的客人忽地说话道。
“这样啊。”
宋江缓缓舒了一口气,他也不嫌脏,一只手搭在桌上,默不语。
对面的人也不说话。
周围不见店家小二,整个酒肆安静得让人心中生寒。
好片刻。
对面的人坐不住了,张口道:“金银不是问题,只要玄女教能借出天书。”
长桌对面。
领头的是个青袍道人,道人一侧站著九尺壮汉。
壮汉相貌端方如豹,身躯壮硕好似大蛟。
倘若李吉在此一眼就能认出,这个护持道人的汉子就是黄信。
战败的青州兵马都监。
那一日黄信被阮小五,石將军打入冰河。
本该是葬身鱼腹的地步,结果.—·
黄信这廝却也是命好被赶回梁山的一清道人给救下。
一清道人就是公孙胜。
如今黄信也就在公孙胜魔下效力,充作半个道童。
而眼下,耐心不够,直接问出话题的就是黄信。
公孙胜警了黄信一眼却也没责怪,而是笑盈盈看著宋江,另外手顺势一推,把桌上沉重的盒子推了过去。
啪嗒,盒盖弹开。
宋江眉头猛地一压,就见码得整整齐齐的银条,静静躺在盒子里。
一眼打去,怕不是有上千两银子。
重点是一一这些银子明显是重新熔铸过的,且都被打磨得乾净整洁。
上面看不到一丝官府库银的痕跡。
来路正大光明,成色也是十足,反射的银光甚至有几分晃眼,可谓是费了不菲的心思。
“这么多银子仅仅是让宋某牵线搭桥?如此多的钱財,抵得过某家数年的努力。”
宋江缓缓说道。
“看来诸位所图非小啊。”
宋江拿起一根银条,眼神清澈却是没有一丝的贪婪。
“我们做甚与你何干?你只需把我们引荐给玄女教的高层就是-抑或是帮我们把天书借出来就行。”
黄信直言道,语气中透著一丝冷硬。
“呵呵。”
宋江轻笑一声把银条给放下。
宋江的目光掠过公孙胜,掠过虎背熊腰的黄信,落在后方整整齐齐且用黑袍罩住皮甲的一群悍匪身上。
悍匪们笼罩在袍子里,高高的立领遮住半边脸颊,脸庞消瘦,皮肤褐黄。
眼神却又透著一股如雪原狼般的凶恶。
“诸位別急啊,天书之事非同小可,我得回头问问几位长老的意见。另外在借天书之前,我总得知道诸位是什么人吧?”
宋江不徐不疾地说道,並无半点害怕。
“宋押司难道真就猜不出我们的来歷?”
公孙胜轻授鬍鬚。
“倒也有所耳闻,离鄆城最近的是梁山,梁山已经易主,听闻白衣秀士王伦被人活生生挑杀,钉死在山头。”
“如今坐镇梁山的乃是晃盖,晃天王,不知宋某有没有说错?”
宋江道。
“没错,晁天王正是我们哥哥。”
公孙胜笑著说。
宋江闻言脸上露出一个果然如此的神情,他的一只手有节奏地轻轻敲打桌面,思片刻道:“此事虽是不容易,但既然是显天王的请託,宋某一定竭力促成。咳咳———“
故意咳嗽一声。
宋江话语一顿又道:“只是一点,宋某想知道诸位藉此物的用途。”
话音即落,一旁的黄信脸上表情变得凶恶起来。
瞳孔泛黄,好似某种野兽死死盯住宋江。
“不该问的別问,不该管的別管。知道了对你没有好处。”
黄信冷硬地说道。
宋江完全不在意黄信有几分森冷的目光,依旧笑盈盈地看著道人。
公孙胜自光微皱,却是沉吟不语。
宋江念头一转又道:“宋某知道大伙做的是把脑袋掛在腰带上的买卖。可天书到底不是凡物,想要借出胡永儿教主若是问起,几个长老总得有话来回才是。”
“宋某与青竹长老儘管相交莫逆,可公私之间亦有一道分界线,还请诸位不要让宋某难做。宋某也是发自內心想要帮助诸位兄弟。”
一席话確实是发自肺腑。
公孙胜闻言缓缓解释道:“六月十五是蔡太师生辰,生辰纲从大名府发出,怕黄河水泛滥,取道青州诸地绕路而行。生辰纲价值至少是十数万贯,其中亦是不乏种种奇珍异宝。”
“生辰纲?”
宋江眉头挑了起来。
十万贯听起来是一笔大钱。
实际上一地军阀养一支万人部队,每年最少也要消耗四五十万贯。
宋辽战爭巔峰时期。
渊之盟以前,一年军费耗钱三千至五千万两。
换句话说就是七八千万贯钱而朝廷最高总收入是白银八九千万两,一亿七八千万贯钱。
十万贯钱对於普通百姓而言,当然是天文数字。
可对於厉害人物而言。
却又算不得什么。
林冲买刀的时候,奸商喊价三千贯,林冲都有考虑过。
而一番討价还价之后。
林冲阔绰出手,一千贯,眼晴都不眨一下直接把刀子买走。
要知道林冲仅仅是中下层军官。
如此便能知晓。
蔡京过寿的话,十万贯其实算不得如何。
对於梁山而言,也用不著兴师动眾。
下山扫荡附近城池,打下东平府附近几个县城,凑上一凑就能有一个生辰纲。
仅仅是一个生辰纲如何能到兴师动眾借天书的地步。
光是今日这一箱银子,少说也得有两千来贯钱。
见宋江心头有疑虑。
公孙胜又言及:“十万生辰纲中有一尊玉清真王神像,能助人修行。”
他口中提及的不多,此物却是一件修道之人的神品宝物。
玉清真王又叫神宵玉清王。
道门中还有一个称呼叫做一一南极长生大帝,一缕青木之气,能点化阴魂为阳神。
“原来如此。”
宋江闻言这才明白过来。
錚。
简陋的酒肆中爆发出一道錚鸣,黄信拔出腰间宝刀,“我们也知道你的不易,可现在事情既然已经告诉你了,宋先生你若是不做,便犹如此案。”
咔咔。
刀锋斩过,木桌断裂一角。
雪亮的刀光夺人眼目。
宋江一脸微笑,拱手道:“诸位既然信得过我,宋某必定不让大家失望,天书虽难,
对於宋某而言,却也有几分把握。”
天书。
指的是宋真宗时期的天书疑案。
此事与擅渊之盟亦有关係。
渊之盟有利有弊。
弊端自然是动摇了千百年来中原正统的地位。
更是撼动了皇权天授一说。
可同样也用极小的代价,换来了百年和平。
儘管为日后养出一条史无前例且几乎併吞整个世界的金德大龙埋下十足的隱患。
可对於当时百姓而言,確实是利大於弊。
起初。
宋真宗前期却也认为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