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康熙要去处理军务,胤礽便抱著银糰子坐了起来。
“阿玛去忙吧,儿臣这儿有宫人伺候著。”他拢了拢鬆散的衣襟,指尖无意识地梳理著小狐狸的绒毛。
康熙回头看了眼,见少年脸色比先前好了许多,这才点点头:“朕去去就回,你好生歇著。”临走前还不忘叮嘱宫人,“盯著殿下把药膳用了,若敢偷倒进盆......”
“知道了知道了。”胤礽笑著打断,“儿臣保证一滴不剩。”
康熙离去后,帐內一时安静下来。胤礽將蜷在枕边的银糰子轻轻抱进锦被里,指尖抚过它毛茸茸的耳尖,小狐狸舒服地咕嚕一声,尾巴舒展开来,很快便陷入梦乡。
確认狐狸睡熟后,胤礽才悄然起身。
他赤足踩在柔软的地毯上,行至外间的铜镜前。
镜中人墨发半束,一缕青丝垂落肩头,衬得肤色如雪。
腕间一枚冰蓝色的玉鐲泠泠生光,那是康熙亲自从私库中挑出来给他养心脉的寒玉鐲,触手生凉,却与他体温相融。
腰间一枚银铃隨著动作轻响,声音清越,在寂静的帐內格外清晰。
胤礽低头看了眼,不由失笑——这是幼时康熙怕他乱跑,特意命人打造的“寻人铃”,没想到一戴就是这么多年。
月白色的衣袍宽鬆地罩在身上,衣摆处绣著暗纹的云海,行动间如雾靄流动。
漠北的夜风从帐隙渗入,掀起他垂落的袖角,露出纤细的手腕。
胤礽走到案前,指尖拂过堆积如山的奏摺。
这些都是康熙不让他碰的,可边关军情紧急,他如何能真的安心休养?
正要执笔,忽然听见帐外传来极轻的脚步声。
胤礽眸光微动,迅速將奏摺推回原处,转而从书架上隨意取了本《山海经》摊开。
“殿下?”梁九功的声音在帐外响起,“老奴来添些炭火。”
“进来吧。”胤礽头也不抬,指尖漫不经心地翻过一页。
梁九功躬身入內,眼角余光瞥见太子案前的书册,不由得暗自鬆了口气。
他轻手轻脚地换了炭盆,又添了盏灯:“殿下若是乏了,隨时唤老奴。”
“嗯。”胤礽淡淡应了声,待梁九功退下后,才从《山海经》的封皮里抽出方才藏起的军报。
烛火摇曳,映得他眉眼如画。腕间玉鐲隨著书写的动作微微晃动,在案几上投下细碎的蓝光。
不知过了多久,银糰子迷迷糊糊地从內室钻出来,蹭到胤礽脚边:【宿主,你又偷偷干活......】
胤礽笔下不停,只轻笑道:“就批完这一本。”
小狐狸跳上案几,用爪子按住奏摺。
胤礽无奈地看著案几上按住奏摺的小爪子,指尖轻轻点了点银糰子的鼻尖:“你呀,让你好好休息,怎么又跑出来了?”
小狐狸抖了抖耳朵,尾巴缠上他的手腕。
胤礽摇头失笑,將硃笔搁下,伸手把毛茸茸的一团抱进怀里。
银糰子顺势钻进他的衣襟,只露出个圆滚滚的小脑袋,琉璃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泛著暖金色的光晕。
*
回到內室,胤礽坐在床沿,將小狐狸放在锦被里,指尖轻轻梳理它蓬鬆的毛髮。
漠北的夜风掠过帐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他不由哼起一首江南小调——
“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阿囝莫怕夜色深,
阿爹守你到天明......”